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计划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205524 上传时间:2017-10-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计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徐碧碧 2013.09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由两篇精读课文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两篇略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口语交际习作一及回顾拓展一组成,选编内容都紧紧围绕阅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窃读记以“窃读”为线索,生动、细致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小女孩和北大着名学者季老的访谈录,是一老一少对阅读的交流,使读者得到了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以新鲜的比喻反复地读一本书,然后说明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我的“常生果”通过着名作

2、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日积月累中的读书名言和口语交际都体现读书的重要性。学生分析:学生自识字以来一直在阅读,然而学生读书还缺乏习惯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本组教材将其作为一个专题,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进行读书的交流,学习和体会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教学目标:1、认识 26 个生字,会写 23 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作者

3、对阅读的热爱,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情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5、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2、 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3、 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建议:(一)窃读记首先,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时间,而后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然后,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让学生找一找“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

4、,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最后,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本文作为略读课文,是对话形式的访谈录,通俗易懂。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还可以布置课外实践作业,自己选择一个主题采访一位长辈。在班会课上进行交流。(三)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前可先与学生交流,如果你自己出去施行你会带一些怎样的东西?如果只能带一样,你又会带什么呢?为学习课文作好辅垫。“阅读链接”中的诗歌神奇的书,对课文学习的拓展。可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交流神奇在哪里。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结合实际

5、谈理解和感受,在多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加强积(四)我的长生果本文为略读课文,是着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本文情真意切,饱含作者的真情,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五)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话题征集,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最后确定一个话题展开交流。先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已见,相互评说。再选小组代表进行班级交流。最后指导学生写下来。(六)回顾拓展一交流平台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就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自己的所得,明确自己的不足。交流的过程中,还应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所得。日积

6、月累在教学时,应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还可以谈谈各自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再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赏,使所有人得到激励。课时安排:1、窃读记 2 课时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1 课时3、走遍天下书为侣 2 课时4、我的“长生果” 1 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一 3 课时回顾拓展一 1 课时第二单元计划教材分析:本组课文是以“思念故乡”为专题编写的。由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组成的。 古诗词三首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思乡情,无法尽诉。 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思乡寄托在梅花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眷恋。 桂花雨写

7、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美好回忆和深深怀念。 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口语交际与习作也是紧紧围绕思乡进行的。学生分析:本班大多数学生来自外省,几乎都只有过年才回一次家,所以我这个单元关于故乡的文章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更加熟悉的,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激起学生对自己故乡的思念。体会诗人、作者的感情,领悟写法,也能将自己的思乡之情清晰地表达出来。教学目标:1、 认识 21 个生字,会写 18 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唯独、慈祥、稀罕、灵魂、骨气、欺凌、衰老、梳理”等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背诵诗词。3、 通过对比阅读

8、,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4、 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5、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背诵诗词。2、 领悟不同文章的思乡情,思乡方式,寄托的对象上的异同。3、 体会作者的思想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建议:(一) 古诗词三首基于这三首诗词都是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教师可将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也可以按顺序一首一首进行教学,有导有放。(二) 梅花魂课前可先让学生搜集关于梅花的诗文,了解梅花的品格,以便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感情。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9、首先让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然后再进行交流讨论。(三) 桂花雨本课是略读课文,首先,应让学生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大意,知道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然后再通过一些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进一步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四) 小桥流水人家同样也是略读文章,首先让学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然后想象作者家乡景色的美好。(五) 口语交际习作二先回顾学过的课文,总结课文内容的共同特点。然后再进行讨论,分组列出节目表格进行交流。习作中尽量安排不同形式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比如:采访、结合诗文进行描述等。(六) 回顾拓展二日积月累中都是表达思乡的诗句,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反复读一读诗句,思考诗句

10、的共同点,并说说从哪里体会出来的。课时安排:5、古诗词三首 3 课时6、梅花魂 2 课时7、桂花雨 1 课时8、小桥流水人家 1 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二 3 课时回顾拓展二 1 课时第三单元计划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编排了 4 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 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学生分析:学生对于动物和科技本身就比较大的兴趣,这些文章唤起了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要

11、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教学目标:1、 认识 23 个生字,会写 18 个生字,正确书写“上腭、垂直、经验、判断、犯罪、嫌疑、窗帘、奇迹、废水”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4、 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5、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并学着运用。教学重难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认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并学着运用。3、 感受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教学建议:(一) 鲸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弄清课文讲了些关于

12、鲸的什么内容,之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深入研读,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最后为海洋馆写一则关于鲸的解说词。(二) 松鼠先搜集资料,了解松鼠的相关信息,为了加深学生对松鼠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就课文某一部分内容绘制一幅图,给它起个名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再引导学生划出自己喜欢的片段,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三) 新型玻璃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以扩展知识,然后再感知课文。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思考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用途和特点,自己为它们设计一个表格,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全班进行交流。(四) 假如没有灰尘这是一篇略读课,思路清晰,说明有序,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加

13、以适当点拨。导入时,可以先讲讲灰尘的危害,再提出没有灰尘的设想,然后再默读课文,从中总结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五) 口语交际习作三本次习作是围绕本组专题设计的,要求学生练习写一篇说明文,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先选好自己要介绍的物品,通过一系列的途径去了解它们,教师也可以读几篇范文,让学生更深刻明确说明方法的正确运用。(六) 回顾拓展三本次交流平台设计了两个内容,教学时,可以把这两个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总结,小组总结归纳后,再全班交流。此次日积月累这首诗描写了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待学生熟读后讨论四时之风有什么特点,最后知道学生朗读,背诵。课时安排:9、鲸 2 课时10、松鼠 1 课时11、新型玻璃 2

14、 课时12、假如没有灰尘 1 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三 3 课时回顾拓展三 1 课时第四单元计划教材分析:本组课文有钓鱼的启示和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和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如此,做人不能只能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学生分析:现在班级的学生只知道如何玩得爽快,碰到什么事情也没想过如何去得到最好的解决,对生活的启示总是不深刻,通过这单元的学习,希望他们懂得生活也是一本书,一本永远读不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是学问。教学目标

15、:1、 会认 29 个生字,会写 21 个生字,正确书写“附近、捕捞、争辩、告诫、诱惑、沮丧、收获、榨油、石榴、爱慕”等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体会句子中所包含的情感。3、 能够学习四篇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4、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待人真诚,诚实做人的重要。5、 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学重难点:1、 正确书写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所涵盖的道理。2、 联系生活实际,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学建议:(一) 钓鱼的启示课前先让学生去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生长的意义。结合课文读懂句子,然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切实受到教育。(二)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本篇为略读课文,由于课文是译文,语言表达的习惯有所不同,跳跃性较大,所以,教师应先帮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引导理解、欣赏重点词句。(三) 落花生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但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先把花生的品格理解到位,然后再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四) 珍珠鸟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理清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有什么变化。进而思考珍珠鸟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再深入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