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开题报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205467 上传时间:2017-10-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开题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研究开题报告九台市兴华小学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组2009.8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研究开题报告(一) 课题名称: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研究(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小学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 为习惯的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包括各种习惯的培养。如培养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 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教育者重视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但常常付出巨大努力而收效甚微。 这可能是对养成教育内容的特点缺乏认识的结果。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 须讲科学,而不

2、是教育者脑袋一 热就能解决的问题。小学生养成教育当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的责任感教育更应该尊重这一规律,必须讲科学,只有科学、系统的对学生实施责任感教育才能达到小学教育阶段养成教育目标。为了在工作中科学、系统、有效的对小学进行责任感养成教育,只有通过探索、实践、总结 、发现 运用严谨、 规范的研究手段,总结出具有实效性、可推广性的一套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才能更好的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中养成教育工作,形成我校独特的德育教育特色,并通过论 文、研究 报告等形式形成 经验材料,推 动小学生责任养成教育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三) 国内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小学生责任感教育这一内容一直是教育工作中一项重

3、要的内容,但是作为养成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没有一套更好、更有效的教育模式供我们一线教师参考;没有一套可操作性强、系 统的模式供我们小学德育工作者去参考、去实践。因此,探索出一套更高效、更科学的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为我们当前小学生养成教育模式研究丰富基础数据,提供更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从我们学校当前德育养成教育工作实际出发总结出供更多研究者参考的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为全国重点课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提供参考性基层资料具有重大意义。教育研究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为推动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四)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支

4、撑理论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 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 本,教育和引 导未成年人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 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

5、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意见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和文明行为。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之一,明确指出“引导每个公民自 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 强社会责 任感。 ”“五爱”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

6、律义务和道德责任。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 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新课程标准就要改变以往教学中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知识获得、 轻能力培养、责任心培养的局面,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里,教育将继续担负着振兴经济、振兴民族、振 兴中华的历史责任。4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社会心理学认为:从儿童期到青少年期,个体社会化中亲

7、社会性发展要经历个发展阶段:只关注自我的享 乐主义阶段 以他人需要 为定向期水平阶段以对他人刻板印象和他人赞成与否为定向的水平阶段以移情 为定向并从移情到内化的过渡阶段水平阶段深度内化阶 段。其中 阶段主要出现在儿童时期,而 阶段则为中学阶段,这时的学生依据内化了的价值观、社会准则、 责任感为依据做出行为的决定。5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从心理学规律看,青少年道德的自我修养和提高,是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的过程。作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责任心”方面的知识,教育青年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身体力行, 让学生感受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坚持有“责任心

8、”的实际行为。通过这种道德行为的实践,使学生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初步形成对国家、 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巩固和强化“责任心”意识,养成良好的责任行为。(五)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研究内容:1探索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教育内容(1)对自己的责任在认识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的基础上能满意地接受自己;能利用一切条件和各种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关心自己的健康,谋求必要的生活条件;自尊、自爱、自制、自 强。(2)对家庭的责任尊重、体贴、帮助父母;关心、照 顾长辈和兄弟姐妹; 热爱家庭,努力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履行和担负起家庭的各种责任。(3)对他人的责任接受和信任他人,

9、富有深厚的怜悯心、同情心;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 风俗习惯,尊重并愿意考虑他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平等待人,有事大家商量;同学、朋友 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谦恭礼 让,敬老 爱幼,尊重 妇女,关 怀残疾人;珍惜时间,信守诺言。(4)对集体的责任关心集体,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社团、社区的各项集体活动,行使好自己的各项权利,承担并完成集体赋予的任 务;为集体的建设和集体活动的开展出注意、想办法。(5)对国家的责任了解祖国的悠久文化和历史,维护珍贵的传统文化价值;认识中国的国情、国体、政体和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忠于宪法,尊重国旗、国歌、国徽;关心时事政治,了解祖国建设情况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10、,了解世界的重大事件;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履行公民职责。(6)对人类社会的责任对人类社会有深刻的理解,热爱世界上所有的人;利用一切机会参与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尊重和欣赏别国文化,努力为世界和平和人 类幸福做出贡献。(7)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对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进行深刻的反省,确立人和大自然互相依存的观念;爱护动植物,关心其它生命物种;搞好环境卫生与绿化,减少环境污染,明智地利用能源。2探索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力图从课堂教学、班级活动、主题班会、社会 实践等多个环节着手,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3探索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效的培育模式。

11、在具体操作上,采用不同的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不同的目标。通过明确责任- 强化责任 -实践责任的教育活 动,增 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使责任要求内化为责任情感,并自觉落实于责 任行动,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研究方法:1. 调查研究法通过开会调查、家访、问题答卷等方式,摸清情况,有步骤地进行实验操作等。2、 比较分析法通过横向、纵向、同类比较,寻找规律, 获取新发现。3、 个案分析法通过对典型事例或人物进行分析,找出理论依据,采取相应措施,了解其中的 规律,取得实验效果。4、 行动研究法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 动者来研究。使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和眼光,反思研究过程,不断改进

12、方法,进一步解决问题。5、实验法为方便调整,积累数据,采取实验法,确定已有成果,再度推广。6、 经验总结法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进一步的分析、 归纳,科学地总结出可供他人借鉴的有益经验。(六) 研究工作的步骤 1准备阶段 (2009 年 8、9 月)课题小组成员对学生对他人、对社会漠不关心,责任感缺失的成因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分析。查阅研究资料寻找责任教育的理论依据,努力使之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构建以强化学生责任意识为贯穿的责任教育体系。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课题论证和骨干力量培训。2实施阶段 (2009 年 10 月-2012 年 8 月)(1)抓好师德建设。组织教师

13、通过学习相关内容,树立正确的三观,对责任教育认识到位,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自己的 责任感和 责任行为言传身教,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启迪教育,用实际行动实践为学生一生发展负责、为学校发展负责、为社会负责的要求。(2)课题研究组完成基本内容、目标、操作的初步确立, 进行方案论证和实践完善。(3)组织各年级组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思想状况制定各自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并逐步 实现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4)课题组成员对实验进行指导和调控,搜集资料,借助于问卷法、 调查法、测验、实验等方法来收集资料,不断积累资料,跟踪、调查 、分析试验效果,肯定试验成果,并适时进行修正。在研究进行中不断地检讨工作并加以改进,写出实验记录、体会和 论文。3中期评估阶段 (2011 年 8 月)课题组定期鉴定实验效果,对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个案、 论文等的形式进行推广,进行中期评估。4总结汇总阶段 (2012 年 8 月-2012 年 10 月)汇总研究资料,形成结题报告,进行成果鉴定。(七) 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课题组长:范国良副组长:王伟平 王非 张书英 景艳梅 李梅 温玉华成员:全体班主任 学科任课教师(八) 经费保障:根据预算总体课题预算 1500.00 元,从学校三年教科研经费中按年度预算支出。九台市兴华小学200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