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最美好的礼物 冀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5297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最美好的礼物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最美好的礼物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最美好的礼物  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最美好的礼物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最美好的礼物 冀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美好的礼物 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小兔子收到不同礼物的心情。2、享受听故事的乐趣。教学重点:能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小兔子收到不同礼物的心情。教学难点:享受听故事的乐趣。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A、认识生日礼物的含义。B、认识手套、帽子、毛衣、鞋子和恐龙。2、教具准备:A、分享阅读大书B、兔子手偶C、实物手套、帽子、毛衣、鞋子活动过程:一、 利用手偶导入。小朋友们下午好!刚才你们吃了什么?好香呀。(生日蛋糕)是谁过生日?(谢晓成和黄旭菲)哎呀,今天还有一位小客人也过生日,猜一猜它是谁?出示兔子手偶,用小手帕遮住。“大家好,我长着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最爱吃萝卜和青菜,猜

2、一猜,我是谁?”(小兔子)是谁呀?(小兔子)真的是小兔子吗?确定吗?我们来看一看,揭开小手帕。哇,真的是小兔子耶,好棒哦!(全体一起念)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二、讲述故事。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关于小兔子过生日的故事,你们想听吗?那你们要竖起耳朵,仔细听一听小兔子收到了哪些礼物。故事最好的礼物三、讨论故事情节。1、故事里谁过生日?小兔子的朋友是怎样帮它庆祝生日的?它收到了什么礼物?2、看,小手套是谁送的礼物?(出示小手套)小兔子戴着合适吗?请一位小朋友来扮演小兔子试一试这对小手套吧。(请个别孩子试试)哎呀,手套怎么样了?(太小了)这样的手套更适合谁戴?(小老

3、鼠)3、谁送的帽子?当当当当出示自制大帽子。请一位小朋友来扮演小兔子试一试这顶帽子。哎呀,帽子怎么样了?(太大了)尝试让每一个孩子都试一试大帽子。这样的帽子更适合谁戴?(大恐龙)4、长长的毛衣是谁送的礼物?谁来扮演小兔子试一试?毛衣怎么样了?(太长了)这件毛衣谁穿更合适?(小蛇)5、运动鞋是谁送的?谁来试一试?鞋子合穿吗?是的,这双运动鞋穿在小兔子的脚上,不大也不小正好合适。6、大家来说一说:你们认为最好的礼物是什么?(让孩子自由讨论发言)7、小结:让我们听一听小兔子是怎么说的吧:每一件礼物我都喜欢,谢谢好朋友们。我最喜欢的礼物是小猪送的运动鞋,不大也不小,我可以穿着它去做运动了。四、完整地欣

4、赏VCD中的故事。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最好的礼物这个故事讲了小兔子过生日的时候,收到了很多礼物,有的礼物太小了,有些礼物太大了,只有小猪送的运动鞋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是最好的礼物。所以买礼物给别人的时候,记得要买适合别人的礼物哦。我们再一起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吧。(播放VCD)五、 结束。今天小兔子过生日这么开心,我们也一起为它唱一首生日歌吧!(全体唱生日歌)小兔子,今天和你玩得真开心,我们下一次还要一起玩游戏哦,88。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完成得较为顺利,孩子们能够理解故事情节,也能够通过讨论、体验学会体会小兔子收到不同礼物的心情,享受听故事的乐趣,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要练说

5、,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活动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比较好,因为我是抱着和孩子们一起愉快分享一个故事的放松心态,孩子们在活动中很投入,活动气氛比较活跃,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托班幼儿少开口说话的难题。小手套、大帽子和长毛衣的实物教具能够让孩子较为直观地感受“大、小、长、合适”的含义,最大程度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整个

6、活动增色不少,环节3讨论故事情节是本次活动的亮点。本次活动存在不足的地方是: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

7、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1、在讲述故事环节,老师应该讲述更完整一些,无需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否则会破坏故事的美感。2、老师的组织语言和提问还可以更精简一些,每出示一件礼物可以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3、结束环节为小兔子唱生日歌的时候,不要关上电视,保留VCD上小兔过生日的画面会使活动更完整,唱生日歌的时候更有气氛。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