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8赤壁之战 语文s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5296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8赤壁之战 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8赤壁之战 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8赤壁之战 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8赤壁之战 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8赤壁之战 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8赤壁之战 语文s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壁之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理解重难点词语,梳理文章结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文言的魅力,从曹操失败的事例中明白做事不能大意。二、教学时间一课时。三、教学重难点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梳理文章脉络。四、教学过程一、谈话,交代故事背景。(板书课题)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战例。你们一定想知道它发生的历史背景,交战双方是哪些人,战斗的过程怎样,结局如何?请听: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船

2、不可。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他只等兵士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周瑜手下有一员老将,叫黄盖。他对周瑜说:“曹军号称八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把船连在一起,只要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一仗怎样打,还得想个计策。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那么,“火攻”这一仗是怎么打的呢?黄盖是怎么办的呢?让我们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了解故事情节。读第一遍,注意生字新词的音,把每一句话读通顺,自己觉得有困

3、难的地方多读几次。读第二遍,注意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可在每段旁边作简明的批注,想想故事的发展、高潮和结果是什么。三、细读,认识故事人物。再读课文,思考:在赤壁之战过程中,曹操的神情动态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个体默读、画句、思考之后,教师可组织全班交流。四、练读,深入理解故事。1、回忆故事情节,看看“火攻”计策的实施主要有哪些关键的步骤?2、从“火攻”计策的制定与实施,你对周瑜和黄盖有怎样的印象?3、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为什么能够获得胜利?4、抄一抄,背一背。(1)词语采集:满江火滚 喊声震地 火须兵应 兵仗火威(2)诗句采集: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

4、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3)片段采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