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2 示儿 苏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5293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2 示儿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2 示儿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2 示儿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2 示儿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2 示儿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2 示儿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2 示儿 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示儿教学设计1、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了解:北宋的历史 陆游的生平4、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课题古诗两首之示儿三、教材分析示儿这首诗,诗人的感情丰富而深刻,陆游在古诗中除了抒发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外,又有对南宋政权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对故土老百姓身为亡国奴,处在水深火热

2、中的担忧和同情,以及对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所以,引导学生走进陆游,走进古诗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应该作为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和线索。另外,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篇,借此首诗可以让学生复习、积累、学习,并且加深对陆游这个爱国诗人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重点,领悟诗歌的意境是难点。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学懂示儿的诗意,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2、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课前在百度网上搜索示儿的相关教学资料:1、陆游图片2、诗人陆游简介.:3、北宋的灭亡视频:4、陆游的爱国名句:观大散关图有感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5、

3、关山月 6、古诗题临安邸四、教学方法古诗教学四步法:1、揭题解题;2、初读感知;3、细读解意;4、品读悟情五、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 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的作品。理解“临终”吗?诗的题目理解吗?诗人陆游临终前想告诉儿子什么呢?二、引领自学 检测反馈(一)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用两分钟把诗读两遍(默读、放声读、同桌齐读都可以) 一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把诗读正确。同时注意生字的字形。二读:把诗读流利,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读进行完后,用一分钟时间同桌互读检测,比比看谁读的最好。再用一分钟告诉同桌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的书写。(二)课

4、件出示自学指导(二)先结合注释理解下列词语:元知 万事空 但 九州同 无忘 告乃翁 再独立思考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前后四人小组讨论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讨论后仍然理解不了的句子举手请教老师。5分钟后比比看,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这首诗。1、指名讲2、同桌互相讲一讲三、观看视频 阅读资料 深化理解过渡小结:我们常人在临终时通常会对子孙们说些什么?(交代后事,分家产等)诗人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呢?交流你们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然后观看视频。(北宋的灭亡视频播放)小结:陆游在两岁时北宋就灭亡了,他从小就目睹了

5、人民流离失所,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的场面。他幼小的心灵便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直到85岁临终的时候,还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你们说诗人的悲伤中还蕴含了什么?(痛恨、愤怒)你会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四、拓展阅读 体会感情(一)、出示陆游的经典诗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1、课件出示经典诗句师生引读第2/4页师:陆游20岁就立下了报国壮志写道:20岁写道:(引读) “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书”52岁时写道:(引读)“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67岁时写道:(引读)“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sh)轮台”68岁时写道:(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人85岁时,他知道生命即将终

6、止,遗憾的是祖国仍未统一,于是,他写道(引读示儿)师:同学们再读读这些诗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指名答)2、想象说话过渡:算算有83年了,这是996个月呀,是3万多个日日夜夜啊!陆游和所有的百姓都是怎么度过的呢?3、配乐诵读关山月mp3播放过渡:当北方大片领土被匈奴人践踏,百姓们在匈奴人的铁蹄下背井离乡时,我想问:那些南宋王师、南宋朝廷都干什么去了?你们知道吗?(不知道)这里有一首诗最能回答我们的疑问。(二)、课件出示题临安邸,对比阅读 体察诗韵题 临 安 邸(d)(宋代诗人:林 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师:放声读几遍,知道

7、那些南宋权贵在干什么吗?(饮酒取乐、花天酒地) 过渡:当这两首诗同时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北方的壮丽山河沦陷了西湖边上却是歌舞升平;北方的老百姓在金人的欺压下度日如年南宋的统治者们却在寻欢作乐。同学们,面对终日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滥杀无辜的侵略者,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写下来)。课件出示:想象写话我想对南宋权贵们说:_。 我想对沦陷区的老百姓说:_。 我想对侵略者说:_。 我想对两位诗人说:_。3、感情背诵。五、板书设计:悲不见九州同示 儿 爱 国盼北定中原日同学们,如果想深入地了解陆游,阅读他的诗作,可以通过

8、百度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学习。六、教学反思示儿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临终之作,其诗中充分流露出来的至死不渝的爱国热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在教学中我力图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对高段语文教学的突破:1、淡化诗意解释,强化情感体验。我们通常的古诗教学往往强调对古诗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这样做固然使得我们的理解变得清晰,但同时也是对诗歌美感的一种破坏,因此,今天的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学,自己去弄懂课题和诗句的意思,把诗意的解释进行淡化处理,着力于引导孩子们去体验、把握诗歌情感的脉搏,利用百度搜索搜集诗人陆游的生平简介及有关北宋灭亡的影片和文字资料制成课件。把北宋灭亡的视频,现场放给

9、学生观看,使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对陆游赤诚的爱国热情的敬佩。2、适度拓展阅读,力争全面感知。示儿这首诗之所以感人,我认为并不仅仅因为这首诗本身,其实感动一代代人的,更是它的作者诗人陆游。陆游一生是悲剧性的,他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可以说是在对收复中原的渴望中度过的,然而这种渴望却最终成为了千古的遗憾。示儿,正是这一生的渴望和千古遗憾的集中爆发。因此,要真正读懂示儿,就必须读懂陆游,就必须读懂他的渴望和他的遗憾。所以,在这堂课上,我用百度搜索了陆游的几个不同时期的却拥有共同主题的诗句和林升的题临安邸,使学生对此有一个全面的感知。让学生在关山月音乐的播放中反复诵读古诗,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理解体验诗人陆游的临终之“悲”。总之,课堂上利用百度搜索的相关图片、文字、视频、mp3等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更好地理解故事,体会诗人壮志未酬的遗憾和赤诚的爱国热情。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