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圆锥_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50780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圆锥_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圆锥_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圆锥_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圆锥_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圆锥_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圆锥_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圆锥_人教新课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圆锥“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

2、,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第1课时 圆锥的认识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

3、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内容】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

4、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科书第3132页例1及

5、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正确地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与圆柱的区别和联系。2.学会测量圆锥的高,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圆锥高的测量。【教学准备】教师:圆锥、多媒体课件。学生:圆锥模型、垫板、直尺、用硬纸张做一面直角三角形小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我们已经学习了物体的哪些特殊形状?(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你能在生活中找出具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吗?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看到这样形状的物体。(投影出示教科书第31页情境图)师: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一个共同

6、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为什么取名叫圆锥呢?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锥。(引导学生认识圆锥的底面是圆的,上面像锥子一样尖尖的。)(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二、探索新知1.圆锥形状的认识。(1)观察圆锥。取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让一生上来边指边说,回答后师板书:顶点:1个面:2个侧面(曲面)、底面(圆)(3)同桌互相指着说一遍。2.圆锥高的认识。(1)圆锥的高在哪里?两人一组指一指,说一说。谁愿意指给大家看?他指得对吗?有没有不同意见?(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吗?(在学生回

7、答的基础上,电脑显示,闪烁顶点和圆心,再连起来画一条虚线。进一步明确圆锥的高的概念。)(3)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板书:高指的是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只有一条)3.测量圆锥的高。(1)像这样的物体,它的高看得见吗?看不见怎么能知道它高多少呢?你有办法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测量自己准备的圆锥的高。小组内先讨论一下,再利用手中的工具,动手试试看,有困难的可以看教科书。(2)汇报测量的步骤及测量结果。(指名上台演示测量的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课件演示测量高的过程。一边演示,一边强调需要注意的问题。4.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1)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

8、个圆柱,那么你们知道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2)学生转动直角三角形小棒;说说各自的发现。(通过交流发现:转动直角三角形小棒可以得到一个圆锥,作为转动轴的直角边就是圆锥的高,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圆锥的底面半径。)5.比一比。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三、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圆锥的认识 顶点:1个面:2个侧面(曲面)、底面(圆)高: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只有1条)【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无论是问题的引入、圆锥概念的定义、高的寻找及测量方法的探索,老师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尝试、研究和讨论,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交

9、流。这样的过程,不仅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信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二是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开展协作、探究式课堂学习。在本课教学中,老师积极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或者去探究问题。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指一指”“说一说”“猜一猜”等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问题有目的地大胆猜想、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分享信息,培养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第2课时 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4页例2、例3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2.能运用圆锥

10、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情趣。【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和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圆柱和圆锥教具。学生: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个圆柱形容器,三个圆锥形容器(其中一个圆锥形容器和圆柱形容器等底等高),每个小组准备一小桶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投影出示圆锥形小麦堆。师:看,小麦堆得像小山一样,小麦丰收了!“你能算出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立方米吗?”猜一猜: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先测量出这个圆锥形麦堆的什么呢?你的猜想对吗?我们带着这些猜想一起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

11、法。二、探索新知(一)独立思考,提出猜想。1.根据学生的各种猜想,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过计算哪些图形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哪种图形的体积有关?2.进一步观察、比较、猜测。师举起圆柱、圆锥教具,把圆锥体套在透明圆柱里,让学生想一想它们的体积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生猜测,圆柱的体积可能是圆锥的2倍、3倍、4倍或其他倍数。)(二)实验探究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1.开展实验,收集数据。(1)提问:圆锥的体积究竟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亲自验证。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桶水,还有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各种圆柱、圆锥的容器。实验要求:各组根据需要选用实验用具,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轮流操

12、作,做好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每组发一张实验记录单)(2)各小组先议一议如何实验,再动手。(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2.分析数据,作出判断。(1)观察全班的实验结果。各组说说各种实验结果。观察全班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圆柱能装下三个圆锥的水,也有两个多或四个等不同结果。)进一步观察分析,什么情况下圆柱刚好能装下三个圆锥的水?(各组互相观察各自的圆柱、圆锥,发现只要是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都是圆锥体积的3倍,也就是说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是不是所有符合等底等高条件的圆柱、圆锥都具备这样的关系呢?(师用标准教具装水实验一次)(2)总结

13、结论。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教师板书: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3.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生汇报,师板书:圆锥体积V=1/3Sh)4.加深理解。(1)在1/3Sh中,“Sh”表示什么?为什么还要乘1/3?(2)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还要注意什么?(三)解决问题。1.出示例3。指导学生读题、审题,交流解题思路,并说说解题步骤。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进行板书:(1)沙堆底面积:3.14(4/2)2=3.144=12.56(m2)(2)沙堆的体积:1/312.561.2=5.0245.02(m3)(3)沙堆的

14、重量:5.021.5=7.53(吨)答:这堆沙子的体积大约是5.02立方米。这堆沙子大约重7.53吨。4.教科书第34页“做一做”第1、2题。(1)独立解答。(2)交流解题思路。三、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中揭示了一般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问题直觉猜想实验探索合作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了知识,同时获得了最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思想和方法,更发展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小组自我评价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来,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