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词二首》《浪淘沙 北戴河》教案 长春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05035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词二首》《浪淘沙 北戴河》教案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词二首》《浪淘沙 北戴河》教案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词二首》《浪淘沙 北戴河》教案 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词二首》《浪淘沙 北戴河》教案 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词二首》《浪淘沙 北戴河》教案 长春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浪淘沙北戴河一、导入齐背诗歌沁园春雪。二、复习词及诗人的相关文学常识1.词,又称长短句。词谱的名称叫词牌。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2.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三、背景介绍1953年,党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年2月,党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了七届四中全会,彻底粉碎高竿,饶漱石的反党联盟.同年夏天,毛泽东来到北戴河,一边休养一边工作。毛泽东在北戴河疗养期间,一日时逢海滨风雨大作,浪涛翻涌。他极目幽燕缅怀魏武,兴致倍增,顿起击水之兴。因风浪

2、太大身边警卫人员劝阻他不要去游泳,他却说道:“风浪越大越好,可以锻炼人意志。”,于是下海游泳,于风浪搏斗。上岸后意犹未尽,有纵笔挥毫,写下了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四、朗读诗歌1、听范读,扫清生字词的读音障碍。2、自读诗歌。指导:读出昂扬豪壮的风格。注意重音、停顿、速度、节奏。3、齐读诗歌。五、整体感知提问:词作的上、下阕的侧重点各有什么不同?明确:上阕:写景:描绘风雨中的海上景象。下阕:抒情:抒写怀古颂今的豪迈心情。六、诗歌研读1.上阕写景,前两句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体现了怎样的意境?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气度?明确:大雨、白浪。雄浑壮阔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高昂的精神,宏大的气度。2.诗人的前两

3、句写景有什么特点?明确:随着视角的变化,从上而下。由近而远,渐次推移,富层次感。3.“秦皇岛外打鱼船”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确:含蓄地赞美了解放的人民不怕艰险的豪情。4.“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一句,引发了诗人怎样的联想?明确: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陆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5.“挥鞭”一词有什么深意?明确:它概括了人物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作为瞬间动作,它显示了人物沉雄豪放、威猛赢武的性格特征。6.下阕先写“往事”,再写“今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通过古今对比,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7.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哪句?明确: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8.从词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对新时代新生活的歌颂。七、作业1.背诵并默写全诗。板书设计: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上阕:写景风雨中海上景象下阕:抒情怀古颂今的豪迈心情对新时代新生活的歌颂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