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方向与位置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4896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方向与位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方向与位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方向与位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方向与位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方向与位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方向与位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方向与位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某个点的位置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0页例2情境图和21页的全部内容,通过例1了解了方向和距离的含义之后,会根据给出的某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在方位图上找到该点的位置。例2保留了例1中台风的行进轨迹,承上启下,为例3学习路线图打下基础。(二)核心能力自主探索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某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位置的方法,实现数形结合,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三)学习目标1.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根据方向与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过程,掌握标出位置需要的步骤,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坐标思想。2利用作图工具,根据给出的某个点相对

2、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在方位图上找到该点的位置并正确绘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四)学习重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中正确标出物体的位置。(五)学习难点理解方向中度数的绘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 预习任务A市附近的B市和C市也有可能受台风的影响,为了预防灾害,预报员想画出B市和C市位于A市的位置。已知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 km。C市在A市正北方, 距离A市300 km。(1)请你在图中试着标出B市、C市的位置。(2)思考:在标B市和C市位置时,分几步来操作?你认为最重要的一步和比较难的一步是什么?为什么?(二)课堂设计1. 情境导入出示情景图(课件出

3、示:)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生汇报。师:台风到达A市后,改变方向,向B市移动,而且受台风影响,C市也将有大到暴雨。为了预防灾害,我们还需要确定B市和C市位于A市的位置,课前大家已经试着标出B市和C市位置。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出示: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 km。C市在A市正北方, 距离A市300 km。请在图中标出B市、C市的位置。)【设计意图:延续例的情境,情节连贯,随着现实情境的发展,自然引出数学问题。考查目标1】2. 问题探究(1)确定观察点师:在图中标出B市和C市的位置之前,要先找到谁的位置?为什么?交流小结,先找到观测点A市,否则没办法标出B市和C市,是比较

4、重要的一步。同时,师介绍十字方向标的作用。(2)确定方向师:确定好了观测点,根据题中的信息,是先画方向还是先画距离,为什么?预设1: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预设2:先确定距离,再确定方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引导思考形成:由面(北偏西)线(北偏西30)点(200 km)的思考顺序。师:北偏西30是以那哪条边为起始边?向哪个方向旋转?旋转多少度?请同学上台演示,重在引导明晰量角器的位置怎样放,才能画出北偏西30。师:大家认为画角度是比较难的,在画角度时,先确定起始边,再确定向哪个方向旋转,最后确定度数。现在请同桌互相检验所画的北偏西30是否正确,如果有误,请修正过来。(3)确定距离师:确定好了方

5、向,开始画距离,你们认为在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交流讨论。小结:先看图中所画的图例,1(或几)厘米代表多长?然后确定画几厘米。再次检查修正课前预习任务。(4)归纳小结师:回顾我们画的过程,根据给出的某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在方位图上找到该点的位置时,分几步来操作?小结:应先找准观测点,再根据给出的方向画出一条射线,最后根据给出的距离,在这条射线上找到该点。【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方向知识和已经具备了的一定的作图经验,课前预习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尝试自主探索根据给出的某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在方位图上找到该点的位置,在这过程中暴露学生学习的难点,课中采取边交流边引导的方法,逐步

6、明晰作图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考察目标】(5)综合应用在图中独立标出C市的位置。同桌互相检查标的是否正确。师:找到了B市和C市,你还想知道什么信息来帮助他们预测台风的动向。(课件出示: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再次感受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作用,也为例进行很自然的情境连接。考查目标2】3.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为了帮助B市和C市预测台风,利用学过的确定位置的方法,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成功的定位了B市和C市,在这个过程中,明晰了根据给出的某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

7、方向和距离,在方位图上找到该点的位置时,分3个步骤来操作,及在作图中比较重要的步骤和难的步骤应该注意的问题。【设计意图:结合预习作业中的问题,让学生再次巩固并理解了怎样用作图工具帮助确定位置。考查目标和2】(三)课时作业1. 某勘探队在A城北偏西40方向约45千米处发现稀有金属矿。请你在平面图上确定金属矿的位置。答案:解析: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在平面图中标注位置的方法,形成绘图的技能,感受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考查目标2】2.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小彬家在广场西偏南30方向2500米处。小丽家在广场西偏北20方向2019米处。柳柳家在广场东偏北40方向1500米处

8、。答案:解析:熟练应用所学知识,根据给出的某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在方位图上正确找到该点的位置,提高正确绘图的技能。【考查目标2】3.按求做一做。(1) 在方格图上标出下列物体的位置:公园(4,3)体育馆(1,8)小华家(10,0)(2)邮局位置是( , )。医院在学校以东( )m,再往 方向 m处。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

9、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3)如果一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大约长140米,商场距离学校980米,并且商场在学校北偏东45方向上,请标出商场的位置。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10、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

11、,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答案:第(1)和(3)小题如下图所示。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

12、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第(2)小题答案:(7,2),800米,正北,500米。解析:确定位置,有两种方式,一种用“列”与“行”,一种用“方向”与“距离”。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对”和“方向与距离”两种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明确两种确定位置的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考查目标1、2】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