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负荆请罪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4895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负荆请罪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负荆请罪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负荆请罪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负荆请罪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负荆请罪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负荆请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负荆请罪(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3.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剧本的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学习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2.学会阅读剧本。3.能够抓住对人物的言行、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概括人物的特点。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负 荆 请 罪 剧本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各自的身份。时间战国时代。地点蔺相如的府邸。人物蔺相如:赵国的上卿。廉颇:赵国的大将军。韩勃:蔺相如的门客。 廉颇自恃功劳大,瞧不起蔺相如,而蔺

2、相如的位次却在自己之上,心里很不服气,于是上朝时几次阻挡蔺相如的车道,所以用上“一再”来表示。也正因为廉颇一再挡道,致使韩勃忍无可忍,“实在”一词表明他已忍让到无可忍受的程度,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剧本开头交代了什么?第一幕幕启。蔺相如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旁边站着的韩勃气呼呼的,好像受了许多委屈。导读:这部分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和人物活动情况。“幕启”就是幕布拉开,剧情由此展开。韩勃(气愤地)大人,别怪我多事,廉将军一再挡我们的道,太欺负人了,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一再”说明了什么?韩勃为什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蔺相如的话表明他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蔺相如(笑笑)韩勃,干吗这么生气?从这句

3、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什么态度? 面对蔺相如毫不在乎的态度,韩勃很纳闷儿,因而提出这样的疑问。导读:从开头至“干吗这么生气”,是第一幕的第一部分,写蔺相如劝韩勃别为遭廉将军挡道而生气。韩勃大人,您是赵国的上卿,职位比廉将军高,为什么那么怕他呢? 韩勃的话说明他觉得蔺相如不该避让廉颇,应该和廉颇针锋相对地斗争。韩勃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蔺相如(依然笑笑)我并不是怕他。韩勃刚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让廉将军的车子吗?要是我呀,才不让他呢! 说明了蔺相如让路的原因。反映了韩勃内心的不平,他对蔺相如的做法很不理解,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的人。蔺相如以反问句的形式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加强

4、了语气。韩勃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廉颇?蔺相如还是和为贵嘛。这句说明了什么?韩勃(不满地)我真不明白,大人您为什么变得这样怕事。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这句反映了什么?蔺相如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反问句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导读:从“大人,您是赵国的上卿”至“我会怕廉将军吗”是第一幕的第二部分,写蔺相如告诉韩勃,避让廉将军并不是因为怕他。 韩勃还是不明白原因,他百思不得其解。韩勃(不解地)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见到廉将军嘛!到了这个时候,韩勃明白了吗?蔺相如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

5、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在蔺相如的心中,国家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话表现了蔺相如心系国家、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在蔺相如的心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话表现了什么?韩勃(若有所悟地)噢,原来是这样!对,对,大人您做得对!幕落。 导读:从“(不解地)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到幕落是第一幕的第三部分,写蔺相如告诉韩勃自己避让廉将军的原因。第二幕幕启。几天以后。蔺相如在客厅踱步。一会儿,韩勃匆匆走上。韩勃(紧张地)大人!大人!蔺相如什么事? 踱步:慢步行走。韩勃廉将军来了!蔺相如(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韩勃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6、。 荆条:荆的枝条。性柔韧,古代用来制作刑杖。蔺相如快请廉将军进来!韩勃是!韩勃下,一会儿工夫领廉颇上。导读:从开头至“一会儿工夫领廉颇上”是第二幕的第一部分,写廉颇背着荆条来见蔺相如。蔺相如(迎上去)廉将军!廉颇赶忙跪下来。句导读:一“迎”“一跪”两个动词描写了两人当时的动作。廉颇的初次亮相就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蔺相如(吃惊地)哎呀,廉将军,您这是廉颇蔺大人,请您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 廉颇行为感人,言辞也情真意切,表现了他的悔过之意。廉颇的言行说明了什么?蔺相如(连忙取下荆条扔在一边,伸手去扶廉颇)廉将军,别这样,快请起,快请起。 宽恕:宽容饶恕。廉颇(不肯起来)蔺大人,我实在对不住您

7、。蔺相如(双手扶起廉颇)请起来,廉将军,请起来吧。廉颇蔺大人,请您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您。现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过错。 廉颇能直接说出自己的错误行为,证明他是一个知错就改、勇于承认错误的人。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廉颇?蔺相如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廉颇蔺大人,最初我还以为您怕我哩,后来经人提醒,才明白您这样做完全是为我们赵国着想。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达了廉颇对蔺相如的由衷赞叹。此时此刻,廉颇又是怎样看待蔺相如的?导读:从“廉将军”至“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是第二幕的第二部分,写廉 筵席(yn x):指酒宴时陈

8、设的座位。泛指酒席。颇向蔺相如认错。蔺相如哈哈哈,廉将军,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实在太高兴了!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这里的“心思”指什么? 句中的“心思”指与廉颇和睦相处,共同维护赵国的利益。韩勃应声下。蔺相如拿了一件衣服替廉颇披上,两人紧紧地拉着手,坐下来亲密地交谈起来。句导读:一场风波终于平息,两个人比以前更加团结、更加亲密了。幕落。导读:从“哈哈哈”至幕落,是第二幕的第三部分,写廉颇与蔺相如言归于好。1.初读课文,了解剧本的一般特点。2.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毫不惧怕、唇枪舌剑、侮辱”等词语。3.理清剧本的层次。有关廉颇、蔺相如的资料。一启发谈话,揭示课文

9、题目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人物。剧本开头和中间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的。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味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2.板书课文题目,启发谈话。看了课文题目,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读这个剧本就知道了。二自读课文,理解词句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

10、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想想“负荆请罪”的意思。(3)边读边思考上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赵廉韩惧唇庸)(2)用钢笔描红生字,教师巡视指导。(3)给生字组词。(4)指名读课文,理解词义。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惧怕:害怕。宽恕:宽容饶恕。昏庸:糊涂而愚蠢。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1.理解“负荆请罪”。(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背着荆条向人请罪,表示认错赔礼,愿受责罚。)(2)本文讲谁向谁“负荆请罪”?(赵国的将军廉颇向上卿蔺相如请罪。)(3)为什么要“负荆请罪”?(4)结果怎样?(两人言归于好。)

11、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个两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每一幕又分别讲了什么。(1)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3)小结。初步体会两幕之间的关系。四指导书写,课堂练习1.讲解书写生字的要点。 2.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3.教师评价、指导。 4.学生强化练习。 负 荆 请 罪廉颇蔺相如背着荆条向人请罪,表示认错赔礼,愿受责罚1.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利益而不计较私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2.要讲清楚文中的重要词语。“府邸”不仅是指做官人家的住宅,只要是有权有势人家的住宅都可以叫府邸。“宽容大度”就是心胸很宽广,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12、,大肚之人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昏庸”就是糊涂而愚蠢。“上卿”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大概相当于宰相。“惧怕”是说内心很恐惧,非常害怕。1.看拼音,写词语。lin p(廉颇)j p(惧怕)w r(侮辱)shn mn d y(深明大义)chn qin sh jin(唇枪舌剑)2.比一比,再组词。3.按要求转换句式,但句子的意思不变。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改为反问句:您难道不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吗?改为设问句:您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吗?是的。4.趣味字谜。(1)将相和(打一字)(斌)(2)镜中人(打一字)(入)(3)齿孔(打一字)(穿)1.通过学习剧本,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

13、语的来源。 2.通过阅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排演小话剧。1.“负荆请罪”的故事录像片段。2.由本课中的重点语段做成的幻灯片。一回顾“负荆请罪”的含义1.指名回答:“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战国时候,赵国的大将军廉颇背着荆条向遭其侮辱而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请罪。)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的第二幕。二学习第二幕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中作简单的批注。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中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内容。 3.指导学生归纳出不懂的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说蔺相

14、如“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2)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4.讨论。(1)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廉颇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从廉颇的动作、语言中可以看出。)(2)出示句子:“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理解“深明大义”和“宽容大度”。(深明大义:深切明白做人处事的大道理。宽容大度: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能容事。)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和“宽容大度”体现在哪里?他看见廉颇来了,连忙取下廉颇背上的荆条扔在一边,将廉颇扶起来,并且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和“宽容大度”仅仅体现在这里吗?还体现在课文的什么地方?(第一幕)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哪一种说法好。A.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B.您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A句好,表现了廉颇对蔺相如真诚、强烈的赞美之情。)5.剧本第二幕主要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示。下面我们来看文中的插图,想象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及心理活动。(重点是廉颇的满面羞愧、满心悔恨,蔺相如的满面惊讶、满心欢喜。)三学习第一幕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从而理解第二幕中“负荆请罪”的缘由。2.分小组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