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语文s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4890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语文s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语文s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语文S版)本单元主题是 : 的开国大典, 的香港回归, 的“天下第一关”, 的东方第一哨所有这一切,无不充满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母亲赤诚的爱。一、生字词复习q gn qng zhe din ni x x shngshng q zh jin yu 旗 杆 擎 着 电 钮 徐 徐 上 升 旗帜 检 阅s lng hun hun pi shn do hi gu shng ch r x m司 令 缓 缓 排 山 倒 海 国 殇 耻辱 寻觅din zhu r zh jng j b f g ru fn l z qing b x 点 缀 乳 汁 荆 棘 步 伐 骨 肉 分 离 自 强

2、 不 息yn hung zsn wi rn sng l wn yn wyn bbwn qng炎 黄 子 孙 魏 然 耸 立 蜿 蜒 无垠 碧波万顷kuji hn wi mng bxchun hn rn yt lin min qf 盔甲 捍卫 名 不 虚 传 浑 然 一体 连 绵 起 伏yng ro jn xi o yu yil shn bi xing r ku xn xing萦 绕 锦绣 遨 游 一缕 陕北 向 日 葵 馨 香Zo bng凿 冰二、辨字与组词1、擎着 警惕 真挚 2、电钮 扭动 纽带3、徐徐 除夕 蟾蜍 赊账 4、旗帜 纺织 南橘北枳 知识5、缓和 暖和 支援 6、耻辱 嘴唇

3、海市蜃楼7、寻觅 妥善 8、点缀 辍学 拾掇9、判刑 荆棘 10、巍然 北魏 魁梧 11、蜿蜒 饭碗 委婉 豌豆 手腕 12、熄火 峰峦 锋利 13、捍卫 凶悍 焊接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排(山)倒(海) 骨肉(分)(离) 自强(不)(息) (永)(志)不忘 名不(虚)(传) 气势(雄)(伟)(举)(世)瞩目 可(歌)可(泣) 顶(天)立(地)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开国大典是一篇新闻特写,记叙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典礼的盛况,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大众为新中国的诞生无比激动、自豪的炽热情感。文章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大会前大典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2、望大陆是中国国民

4、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一首绝唱,是一首以爱国诗人屈原的“骚体”为样式写成的诗歌,饱含着他期望落叶归根和祖国统一的深情。诗人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表现了他深沉的怀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情感。3、明天更辉煌是为纪念香港回归而作。全诗充溢着为香港回归祖国而兴奋激动、欢欣鼓舞的浓浓深情。本诗在写法上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拟人,把香港当作人来写,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香港与祖国的骨肉关系,祖国时刻都在关注香港的发展;二是呼告,通篇都用作者与香港说话的口吻,表现出令人感动的亲切、亲近、亲和之情。4、山海关选自峻青的雄关赋抒发了作者对山海关的赞美之情,写了“我”的赞叹,“我”的所见,“我”的所想,“我”的歌颂。全文先

5、写“我”的所见,后写“我”的所想,开头是以赞叹总起,结尾是以歌颂收笔。作者按先总起(赞叹山海关),再分述(山海关的威武风貌山海关的动人历史),后总结(歌颂山海关)的行文思路叙述。本文先写“我”的(眼)中所(见),描绘了山海关的(风貌);后写我的(心)中所(想),回忆了山海关的(历史)。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山海关的(赞美)和(歌颂)之情。 5、太阳和士兵以我们祖国的边防哨所的军人生活题材,用角色对话的方式行文,表达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忠诚,歌颂了他们对人民作出的贡献。主要写了哨歌、国旗、升旗场、士兵几方面内容,大体是按“哨歌国旗升旗场士兵”的思路来安排材料。“东方第一哨”士兵的形象:他们英姿焕发、意志

6、坚强,他们无私奉献、无比忠诚。三、按课文内容填写序号。( 2 )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1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4 )阅兵式开始,朱总司令和聂荣臻将军检阅部队。( 3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5 )毛主席和群众一起观看礼花表演,检阅游行队伍。 四、比较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括号里的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直奔更能反映出急迫、兴奋地心情。)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表现投向更能人们热切盼望见到毛主席的心情。)3、场中挺立(直立)着一根电动旗杆。(挺立包含着一种站起

7、来了的自豪的感情,状物中表达出人物的心情。)4、“两股红流”(两只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用“红流”来比喻游行队伍,更形象地说明了游行队伍的声势浩大的场面,表达出游行人们的欢快愉悦的心情。) 五、理解句子。1、两个半钟头的阅兵,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喊哑”与“拍麻”这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群众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用“红流”比喻什么?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红流”指的是群众游行队伍。更形象地

8、说明了游行队伍声势浩大的场面。表达出游行人们的欢快愉悦的心情。3、“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中“你”指香港,“母亲”指 祖国大陆。 。4、山海关,将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伟大的体魄”指什么?“忠贞的灵魂”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伟大的体魄”指:“我”眼中见到的山海关的样子、形象; “忠贞的灵魂”指:“我”心中想到的山海关的过去、精神。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山海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六、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

9、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联系课文,理解词语。肃立指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恭敬地看。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肃立(静立) 瞻仰(敬仰)3、短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表示解释或说明。4、用“”画出描写人们行动的句子。5、“五星红旗升起来了”的意义是什么?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从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qng(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谷、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

10、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汉字。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汇集(聚集) 预定(预设)3、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4、“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人们怎样的感情?“直奔”更能反映出急迫、兴奋的心情。5、这段话是按 时间顺序来写的。6、缩句:“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广场上汇集了群众。7、用“ ”画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是用什么比喻什么?用海洋比喻人群;用波浪比喻红旗。 8、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从早上六点钟起,就

11、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句中的“早上六点钟”说明参加典礼的群众来得早。( )“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谷、通县来的”“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说明参加典礼群众的路途远。()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先说那城楼吧:它是那么雄伟,那么坚固。那高高的箭楼,巍然耸立于蓝天白云之间;那“天下第一关”的巨大匾额,高悬于箭楼之上,特别引人瞩目,从老远的地方,就看得清清楚楚。这五个大字,笔力雄浑苍劲,与那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雄关浑然一体,无比壮观。但是,最壮观的还是它那形势的险要。顺着城门左侧的台阶拾级而上,走到城墙之上,站在箭楼底下,手扶着雉堞(zh di)的垛口,昂首远眺,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又惊又喜的赞叹:“嗬,

12、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1、解释词语。浑然一体:形容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2、写近义词。坚固(坚硬) 险要(险峻)3、用“”将这段话分成两层,概括出每层的意思。第一层写 山海关建城楼气势雄伟;第二层写 山海关建地形的险要。4、“嗬,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中的“嗬”的读音是h,意思是表示惊讶。5、这一段话主要是通过介绍了山海关的风貌,说明山海关 雄伟的气势和险要的地形的特点。七、比喻的运用,体会下面句中带颜色的词语。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2.油灯上那跳跃的灯花仿佛一个个精灵,陪伴他度过无数个孤独的夜晚。3.广场上人头攒动,犹如大海翻卷的浪涛。 八、古诗积累(一)、默写己亥杂诗(二)、积累古诗1、 ( )万事空,( )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 示儿.宋.陆游2、三万里河东入海,( )。( )胡尘里。( )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3、( )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大成4、( )杏子肥,( )菜花稀。( )无人过,( )。 四时田园杂兴 5、泉眼无声惜细流,( )。( ),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唐.杨万里6、( )六月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