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4877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山不老教案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总目标,正确把握语文的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本教学过程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来学习课文。教学中我设计了“品读奇迹感受环境品析老人”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挖掘,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难点:理

2、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绿色山林的视频课件。2、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2)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状况的文字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质疑导入1、课件出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是的,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2、出示一幅茂密的山林图片。但是这里的一些地方现在却不同了,这回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茂密的山林。)3、引发质疑:这样的改变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看到这样的奇迹,你有什么

3、疑问吗?(预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4、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梁衡走进西北,在课文青山不老中寻找答案。(板书课文题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两幅不同的图画,旨在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问题的积极性。二、出示自学提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提示:(1)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2)谁?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找出相关的段落用笔画出有关语句。)2、学生自主读文,结合自学提示展开自学。3、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明确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

4、学习的方法。三、检测预习情况1、抽生读词语:肆虐盘踞险恶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宏伟归宿如臂如股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山川共存日月同辉2、师: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交流学习生词和文章的主要内容,为深入解析课文奠定基础。四、以文入情,品读“奇迹”1、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着地坚守着大山。那么,这位老人究竟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指名学生汇报:(1)出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引导学生想象:一亩约667平方米,一间教室50平方米,3700亩相当于几个我们教室那么大?4万9千多个。可见有多大啊!这么浩大的工程,老人为创造这片

5、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多么令人敬佩啊!带着这种“了不起”的感情,齐读。(2)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老人创造的这一奇迹呢?出示: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景色美吗?这个比喻句把_比作_,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指导朗读: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读此段?(赞美、欣喜)齐读。出示句子: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

6、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师:是啊,这是一片美丽、充满生机、绿意盎然的青山。这还是一片怎样的青山?(坚强、勇敢、生命力顽强。)齐读,读出勇敢、坚强的语气。师:是啊,这不仅是一片美丽的青山,更是守住这方水土的青山,守住人们生存希望的青山!设计意图:充分让学生来感悟文本,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特别注意在学生感悟后的悟读深化,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直接交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让学生感受“奇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悟、朗读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五、感受“环境”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1、了解大环境。(1)让学生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2)出

7、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理解意思。(3)让学生想象:如果当时你在这情景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这真是让人感到恐惧。)(4)这位瘦小的老人,在如此险恶的地方,竟创造了这块绿洲,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2、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小环境。(1)院子里的小环境是怎样的?(2)尽管老人生活条件艰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奋斗者相继离世,这位平凡的山野老农,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依然不懈地努力进行改造,是什么支撑老人在这里植树造林,守候一生。(3)出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师:说说你的理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大小两个环境,对比绿

8、意盎然的山林景观,促使学生在头脑中深刻地感受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对奇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六、品析老人1、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从文中找出来,齐读课文第6、7自然段。2、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生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3、“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

9、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4、“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5、老农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全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是老人执着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6、这位普通

10、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还有什么是不老的?7、同学们,这位老人1 5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造福后代,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又有很多的话想对这位老爷爷说吧,赶快拿起笔来写写吧!课件出示:我想()地对这位爷爷说:_。看着这片树林,我想大声地告诉世界:_。设计意图:学生积蓄了一节课的情感在这里喷薄而出,深深的敬意、信誓旦旦的承诺相信会源源涌出。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

11、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七、总结升华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

12、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老人的生命与青山同在,青山是他的丰碑;老人的精神与日月同辉,日月是他的奖章,有这样的精神,青山还会老吗?(不会。)齐读最后一句话。设计意图:在深入理解老人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信念,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再次读最后一句话,起到升华情感的作用。八、巩固练习,快乐闯关“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

13、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打开“基础训练-青山不老和阅读训练-青山不老”,一起来闯关吧!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