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教育公平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04800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教育公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小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教育公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小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教育公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教育公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教育公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教育公平高188班 孙涛 教育公平问题是我国目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热点,教育公平不同于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通过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来促进教育公平,是走向真正高水平教育公平的唯一正确的路径选择,但不能因此否认教育自身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推进教育公平的责任和作用,也不能因此低估教育和教育公平对于推进社会公平的意义和价值。教育效率是指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率,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主次关系,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两个可以独立的、同等重要的教育追求或者教育目标。现代教育应

2、该坚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重”的原则,通过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效率应该且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政策选择。 我们作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做到教育公平,是我们容易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公平理论的认识不足,理解不透,造成教育方法不当,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或多或少制约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工作实际,笔者就如何实现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尽量做到教育公平谈几点看法:1、 以角色互换去认识学生,平等对话,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按教师自己的理解、已有的经验、惯用的方法去实施教育教学工作,没有与学生沟通,没有充分地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出现“供”与“求”的不对应现象,

3、导致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行厌烦。这要求教师做到角色互换,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选择适合有效的教育教育内容和方法。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意愿,做到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公平。2、 对学生智力的全面认识。凭笔者十多年的教学见闻和体会,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认识是不全面的。3、 评价多元化,公正,全面。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对学生的评价大多以分数为重要标准,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驱动起决定性作用,评价不当或不全面会严重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不见得分数高的学生将来就一定成才,一个人是否有作为,对社会贡献大小,是要看他的综合素质。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多元化,彻底

4、改变唯分论,纵横对比,重结果,更重过程,重态度,重情感,重发展。一分为二,重赞美,更重建议。重实事求是,而不带师个人情绪,不因学生成绩好忽视他的缺点,更不因学生成绩差而小看他的进步。还要注意点上的评价与面上的结合,重点突出,全面兼顾。做到对学生评价的公平、全面。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发挥潜力。4、 正确认识以往教育教学方法的误区。由于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不够,会出现一些表面看来是爱护、帮助学生的行为,反而伤害了学生。我就听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非常关心一位庭贫困的学生,每当开学时都会买一些文具在班上送给这位学生,老师这样帮助也是几年了,可没想到到五年级的一个学初,当老老师把墨水送

5、到学生手里时,学生却当面砸了墨水瓶,冲出教室。让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帮助学生难道有错吗?这就凸显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教师这样做是不公平的一种自私,表面看是帮助学生,实质也是在班上宣扬自己是多么关心学生啊,他却没想到这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这个学生家是多么的贫穷,连墨水也买不起,同学们会投以异样的目光,把它看成“不平常”的伙伴,这时一般人难以接受的。这给们启示,帮助、关心学生固然要做,但要注重方法和场合。建立开放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实现全员参与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做到教育公平,重点应是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要让全体学生得全面的发展,必须建立开放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实现全员参与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有时间、有胆量进行不同方式的学习,尽发其能,尽展其才。打消各种顾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参与学习。把过去教师教学主导,讲解传授的角色转变成活动组织、调控、帮助者。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哪怕是错误的结果,只要学生在思维,在合作交流,在表达展示,他们就得到了训练。我们都应该作出一分为二的评价。给出恰当的鼓励和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