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北师大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45860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测试卷四、找出单位“1”,用波浪线划出,并完成数量关系式。1鸡的只数是鸭的7/8 ( )7/8=( )2.已看全书的1/6 ( )( )=( )3.一件上衣降价2/7 ( )( )=( )4.男生比女生多1/5 ( )( )=( )5.乙数是甲数的 1/3 ( )( )=( )6.大鸡只数的4/5相当于小鸡的只数。( )( )=( )7.读了一本书的 2/7 ( )( )=( ) 五、填空题。1、化肥厂9月份生产的化肥量是10月份的。这里把( )看作单位“1”,( )相当于( )的。2、今年儿子的身高是妈妈的,是把( )看作单位“1”。如果妈妈的身高是152厘米,那么儿子的身高是( )

2、厘米。3、B占A的,C占B的,这里把( )和( )看作单位“1”,其中总的单位“1”是( ),另外两个量分别占总的单位“1”的和。4、乙数是甲数的,丙数是乙数的,这里把( )和( )看作单位“1”,其中总的单位“1”是( ),另外两个量分别占总的单位“1”的和,丙数是甲数与乙数和的。5、甲、乙两个非零数,甲数的等于乙数的,这里可以把( )和( )看作单位“1”。如果把乙看作单位“1”,那么甲占。6、甲、乙是两个非零数,甲数的倍等于乙数的,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7、A数比B数多,这里把( )看作单位“1”,另一个量占,B是A的。8、甲比乙少,是把( )看作单位“1”。9、一堆煤有6

3、吨,第一天用去吨,这里的“”后边( )(有或没有)单位,它是( ),还剩下( )吨煤;6吨煤用了,这里的“”后边( )(有或没有)单位,它是( ),还剩下( )吨煤。10、一根长2米的绳子,用去米,还剩下( )米。如果用去2米的,还剩下( )米。12. 一件工作,8小时完成,每小时完成这件工作的,3小时完成这件工作的。13. 把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10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 )米。14、9( )= =( )(填小数)16、一桶农药重100千克,用去后,还剩下( )千克,再加入剩下的这时药桶内有农药( )千克。20、(、都不为0)其中( )最大,( )最小。六、应用题。1、一件上衣90元,是裤

4、子价钱的2/3.,一套衣服多少钱? 2、某村要挖一条长2700米的水渠,已经挖了1050米,再挖多少米正好挖完这条水渠的?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3、学校食堂存有吨大米,第一周吃掉全部的,第二周吃掉吨。两周共吃大米多少吨?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

5、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4、红星小学六年级有男生98人,女生112人,五年级学生是六年级学生的9/7,五年级学生有多少人?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

6、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5、欢欢看一本书24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1/5,第二天看了全书3/8,还剩下多少页没看?6、欢欢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3,第二天读了剩下的1/4,还剩下6页没读。 a、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b、第一天比第二天多读了多少页?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