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测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4329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测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浮力同步练习 选择题1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操作步骤应该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丁、甲、乙、丙2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浮力,而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B夏天向教室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3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A空气B乒乓球C水D盛水容器 填空题 4小明使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2、关”,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浸没时,圆柱体A受到水的浮力为 N;实验结束后,小明整理器材,用抹布抹干圆柱体A上的水后,将其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丙),此时圆柱体A对桌面的压强为 Pa5如图所示的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相互 ,其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 ,这就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因此,浮力的方向总是 6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

3、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g取l0N/kg) 实验探究题7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N(2)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3)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4)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5)由D、E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8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所受

4、的重力,然后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1)在图乙位置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N(2)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 (3)继续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最后突然变为0,示数为0时物块处于 (选填字母)A漂浮状态 B悬浮状态 C沉底状态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1解: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合理的实验顺序是: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再把空桶置于溢水杯口的正下方;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乙、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丙、测出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故选D2解:

5、A、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其浮力小于重力,故A错误;B、在夏天,人们在地面上洒水时,水蒸发吸热,利用水的蒸发可以降温,故B错误;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正确;D、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故D错误故选C3解:因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方向竖直向上故选C 填空题4解:由图象可知,圆柱体重G=1.2N,当圆柱体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2N,圆柱体受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GF=1.2N0.2N=1N;所以圆柱体的体积V=V排=1104m3;由图象可知圆柱体的高度为h=5cm=0.05m则底面积为:S=0.002m2故水平放置时对桌面的压强

6、为:P=600Pa故答案为:1;6005解:据相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的特点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相互平衡,即可以相互抵消掉;而圆柱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是不同的,上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1,下表面深度为h2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

7、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向下=液gh1,受到的压力为F向下=p向下S=液gh1;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向上=液gh2,受到的压力为F向上=P向上S=液gh2因为h1h2所以F向上F向下,则液体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不相等,压力差就产生了浮力,即:F浮=F向上F向下,所以浮力方向是与向上的压力F向上的方向一致,是竖直向上的故答案为:平衡;大;竖直向上6解:(1)由图甲、乙、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密度

8、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图丙、丁所示实验中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可以选用图丙、丁所示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3)由图甲、丙所示实验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5N1N=4N故答案为:(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丙、丁;(3)47解:(1)测力计拉着物体静止在空气中的示数为物体的重力:G=4N;(2)由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水=GF=4N3N=1N;(3)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

9、的体积不同,故选B、C两图进行比较;(4)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深度不同,故选C、D两图进行比较;(5)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水=GF=4N3N=1N,物体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酒=GF=4N3.2N=0.8N,所以,在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故答案为:(1)4;(2)1;(3)B、C;(4)C、D;(5)密度8解:(1)甲图中物体的重力为G=3N,乙图中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则浮力为:F浮=GF=3N2.4N=

10、0.6N;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2)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时,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受到的浮力变大,故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增大;(3)继续将物块逐渐浸

11、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是因为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后,浮力不变,故测力计示数不变;最后突然变为0,说明物体受到杯底的支持力的作用,故重力是大于浮力的,物块会处于沉底状态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故答案为:(1)0.6;(2)增大;(3)C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