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4288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外传之后当时的阿拉伯人称它为“中国雪”,而波斯人称它为“中国盐”。下列著作中可与火药直接相关联的是A 韩非子B 抱朴子仙药C 萍洲可谈D 梦溪笔谈【答案】B【解析】【详解】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提到火药的名称,故B正确;韩非子是战国韩非子的著作,不可能提到火药,排除A;北宋时候的朱彧在萍洲可谈里讲到当时海船上的人辨认地理方向, 说明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没有涉及火药,排除C;梦溪笔谈记载了“布衣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没有直接记述火药的信息,排除D。2下列关于古代四

2、大发明的讲法正确的是A “蔡侯纸”发明使西汉进入纸、帛、竹、木四种文书用品并行使用的时期B 指南针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西方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技术保证C 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载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D 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1450年前后德国受中国影响制成金属活字【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蔡侯纸”出现于东汉,故排除A项;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在秦汉时期,而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技术是在宋代,故排除B项;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记载了三种火药配方,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出现于明代,故排除C项;宋代平民

3、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1450年前后德国受中国影响制成金属活字符合史实,故选D。32019年11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我们通过甲骨文可以A 了解商朝的社会历史B 研究书法发展的历程C 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D 印证汉字是最早文字【答案】A【解析】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的文字,往往记录殷商时期的社会历史,故A正确;材料只反映了甲骨文,并不能体现书法发展的整个历程,故B错误;甲骨文并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故C错误;材料没有将汉字与其它文字比较,不能说明汉字是最早文字,故D错误。故选A。4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

4、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举的目的是A 加强政府思想控制 B 维护中央统治权威C 垄断雕版印刷技术 D 抑制民间商业活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东川节度使奏请皇帝颁发政令禁止地方私自印历,他认为地方私自印历会违背传统之道,威胁中央的权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加强思想控制的信息,而是强调奏请禁止地方私自印历以维护中央统治权威,排除A。东川节度使的奏请是为了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而不是为了垄断雕版印刷技术,排除C。东川节度使奏请皇帝颁发政令禁止地方私自印历,而不是抑制民间商业活动,排除D。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

5、明传承从未中断。下表所列信息,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四书章句集注;武经总要感天动地窦娥冤;创制木活字西游记;建立系统心学理论抱朴子仙药;行书开始盛行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书章句集注、武经总要出现于宋代,感天动地窦娥冤、创制木活字是在元代,西游记、建立系统心学理论是在明朝,抱朴子仙药、行书开始盛行是在魏晋时期。故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6初唐诗坛有传世作品的作家约三百多人,如果选一代表诗人的话,应首推唐太宗李世民,全唐诗收有唐太宗诗作88篇。唐太宗创作的诗作A 有利于唐朝文学繁荣B 促进了科举制的完善C 推动了盛世局面出现D 推动帝王

6、文学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考诗赋是在唐玄宗时期,故B项错误;盛世局面出现是在唐玄宗时期,故C项错误;帝王文学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故D项错误;唐太宗创作的诗作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利于唐朝文学繁荣,故A项正确。7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之所以能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A 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 民众群体更为广泛C 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D 内容贴近民众生

7、活【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京剧之所以能取代昆曲,因为它是市民文化的体现,它在演出市场上,更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故选C。A错误,昆区更有艺术审美价值。B错误,民众群体广泛的原因在于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D错误,材料反映的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其次昆曲内容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它没有贴近民众生活。8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京剧的形成过程吸收了百家

8、之长,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兼容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京剧的形成过程吸收了百家之长,与文化艺术异彩缤纷无关,排除A。京剧的形成并非是文化的薪火相传而是文化的吸收借鉴,排除B。D项说法过于绝对,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实现融会贯通,排除。9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郭守敬主持测定了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元代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B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任意减省汉字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汉字交流功能削弱C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完全取代了雕版印刷D明清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市民阶层兴起A AB B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

9、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文字的混乱导致汉字交流功能削弱,故B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郭守敬主持测定了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只是反映了历法成就,无法得出元朝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的结论,故A项错误;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不能得出活字印刷完全取代雕版印刷,故C项错误;市民阶层兴起,导致明清小说发展起来,故D项因果倒置,排除。10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 图1字体在史记中有过详实记载B 图2

10、字体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C 图3字体整齐稳定,平衡对称D 图4、5字体唐朝才开始出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篇殷本纪,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民国时期学者王国维对甲骨卜辞中所见的商代诸先王、先公,对照史记记载作了详细的考证,证实了史记中殷本纪的可信性;史记没有关于甲骨文的记载,排除A。金文是西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可以作为研究西周时期历史资料,B项正确。字体整齐稳定,平衡对称是隶书的特点,不是小篆的特点,排除C。楷书是汉末、三国时期出现,排除D。11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文字书写工具的不同B 书

11、写材料发生变化C 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需要D 书法艺术不断发展【答案】C【解析】汉字的发展演变是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需要,规范统一和书写简便的字体更有利于生产生活和文化交流。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也对汉字演变产生影响,但不能说明由繁到简的原因,排除ABD项。12明清两代,传染病流行,医药学家对传染病的认识仍未超出汉代“伤寒论”的范围,但他们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这表明()A 明清医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B 医药学家认识到传染病本质C 社会需求推动医学理论发展D 医药学研究推动了人口增长【答案】C【解析】【详解】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

12、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温病学说的提出是因为明清时期传染病流行,说明医学理论的发展受到社会推动,C项正确。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主要处于总结性的阶段,并未有理论性的重大突破,A项错误。材料反映医药学家仅仅是创立了温病学说,并未认识到传染病本质,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医药学研究推动了人口增长,而是强调社会需求推动医学理论发展,D项错误。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

13、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

14、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评卷人得分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公元634年到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斯山脉,东至中国边境的帝国。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时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土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张帅阿拉伯文明的起落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