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42762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试卷(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综合测评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左传昭公中写道:“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藩屏周。”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政治意图是()A灭亡殷商B巩固统治C镇压叛乱D恩及兄弟B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以藩屏周”可知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统治。2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B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

2、出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强化,因此答案为B项。3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辨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D根据题干材料内容明确“左右丞”“制纠弹之官”等皆为监察官,从不同时期的史书对其职责的规定可知监察制度不断完善,故D项正确。4明代大学士叶向高曾说:“臣备员(指叶向

3、高谦称自己在内阁凑数)六年,百凡皆奉圣断,毫不敢欺负,其六部事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材料反映了当时()A君主大权独揽B内阁受到六部非议C丞相权力极大D宦官参政妨碍阁权A通过材料不难发现,“百凡皆奉圣断”,“圣”就是君主的意思;“其六部事务,尽听主者”,“主”是指六部尚书。此处反映了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君主大权独揽,内阁并无实权。5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C根据材料“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信息可知,该条约缔结后,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

4、岛,丧失了黄海、东海海域的制海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马关条约,故C项正确。6下列有关辛丑条约有别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最突出的、最能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确立的是()A签约国之多超过以往任何一个不平等条约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京津军事要地为外国派兵驻守,清政府被解除武装D清政府必须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镇压人民的反帝斗争,则意味着它已成为为侵略者服务的政府,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傀儡政权),这最能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确立。7义和团揭帖中有以下诗句:“沿河一带建楼房,扯旗放炮逞刚强;有朝西北真主来,一炬火光化无常。”这反映出义和

5、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盲目排外性,对清政府缺乏警惕B利用迷信,具有浓厚的封建落后性C缺乏正确斗争目标和正确理论指导D组织过于松散,没有统一的领导C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楼房”“真主”“火光”等判断义和团盲目排外,说明他们既无科学的斗争目标,也无科学的理论指导,故答案为C项。8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解放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C

6、材料“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说明这是在抗战时期,故A项不正确;抗战时期的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故B项不正确;“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说明是为了民族解放,故C项正确;开辟正面战场的是国民党军队,故D项不正确。91945年4月9日,中国军队发起了湘西会战。在国民革命军第四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的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这表明正面战场()A曾起到抗战的主导作用B已对日本展开局部反攻C仍然在消极地进行抗战D曾与敌后战场密切配合B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抗战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国民政府的阶级局限性没有发挥主导作用,故A项错误

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进入反攻阶段,材料中正面战场的作战体现出其对日本展开局部反攻,故B项正确;国民政府消极抗战与材料中正面战场的会战和大捷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故D项错误。10下列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相同之处是()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三民主义封面苏维埃政府分田证明A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B革命道路脱离中国国情C把反封建作为革命的目标D全力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C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可用排除法解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脱离了中国国情,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D项。11三字经自宋代问世以

8、来,随时代发展而增改,以下为节录部分: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段。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其中“革命兴”、“立宪法”分别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B维新变法运动、钦定宪法大纲C义和团运动、中华民国宪法D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与材料中“立宪法”不符,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是改良运动,与材料中“革命兴”不符,故B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与材料中“革命兴,废帝制”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表明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颁布中华民

9、国临时约法,故D项正确。12“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关键信息“民族大家庭”“不能照抄别人的”说明我们的民族制度应该有中国特色,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3下面是新中国历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示意图。此图表明新中国()A政协制度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过程B爱国统一战线力量逐步发展壮大C联合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D在民主政治建

10、设上已经较为完善B示意图是关于政协代表人数的数据,反映的是爱国统一战线力量的发展壮大,B项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1954年由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政协制度逐渐形成,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数据无法直接印证C、D两项。14“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根本不能同德国和朝鲜问题相提并论。”我国政府强调台湾问题与德国和朝鲜问题不同的主要目的是()A阻止外国干涉台湾问题B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不同C阻止“”势力的发展D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A我国政府强调台湾问题与德

11、国、朝鲜问题不同,根本目的就在于阻止外国干涉台湾问题。15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是因为周恩来主张()A和平共处不称霸B求同存异谋发展C加强团结不结盟D区域互利求合作B根据材料“万隆会议”,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一些国家攻击共产主义是独裁,是新殖民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周总理明确表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扬,B项符合题意。16周恩来总理在谈及某一外交活动时评价道:“这一突破,使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往来了。”这一外交活动是()A1955年在

12、“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B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D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C从“这一突破,使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往来了”可看出这一外交活动的重大影响。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之后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故C项正确。17它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次重要外交实践,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它”是指()A亚太经合组织B上海合作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D东南亚国家联盟B亚太经合组织属于经济组织,与材料“中俄两国始创”“安全先行”不

13、符,故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以中俄两国为核心,旨在推进地区安全、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华沙条约组织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与材料“中俄两国始创”不符,故C项错误;东盟是东南亚区域组织,与俄国无关,故D项错误。18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A妇女地位低下,隶属于家庭,无权参政B公民皆为男性,他们是城邦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力量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城邦的安全D全体男性共同分享城邦权力,承担社会义务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概念的准确理解。公民是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

14、城邦的成年男子。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愈益民主化”开始于()A希波战争B梭伦改革C克利斯提尼改革D伯里克利改革B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雅典民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代表雅典民主的顶峰,希波战争是伯里克利改革的前提条件,B项符合题意。20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A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B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B材料“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说明成文法的出现是历史的巨大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所以答案为B项。21“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英国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A内容的继承与创新B方式的和平与渐进C君权的保留与限制D地位的首创与示范B“光荣革命”“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表明其采用和平的方式,“此后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表明英国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