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3927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青铜、不锈钢、氧化铁都属于合金B 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D 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一般具有耐腐蚀、易铸造的性质2.把ag氧化钠和bg过氧化钠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水为足量),结果得到相同质量分数的溶液,由此判断a与b的关系为()AabBabC abD 无法确定3.氧化铁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粉末Xg,高温下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 g,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 g白色沉淀,则X的值为()

2、A 2.45B 3.20C 4.00D 7.404.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铁钉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铁钉的质量减轻溶液的质量减轻A B C D 5.向一定量的铜、氧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若用过量的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A 3.2 gB 2.4 gC 1.6 gD 0.8 g6.把14.8 g 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中c(Na+)=1.2 molL1,若把等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

3、,残留固体质量是()A 3.18 gB 6.36 gC 4.22 gD 5.28 g7.对于下列金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点燃镁、铝之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B 用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铝会滴落下来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D 金属单质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因为它们大多有较强的还原性8.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相同点是()A 都是淡黄色的固体B 都是碱性氧化物C 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D 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9.相同质量的Mg和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A 23B 11C 34D 2427

4、10.装置甲、乙、丙都是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装置中氯化钙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B 选用丙装置,实验结束时先移去酒精灯,再将导气管拿出水面C 用乙装置实验时,蒸发皿中产生大量肥皂泡,点燃肥皂泡发出爆鸣声D 三个装置相比较,乙装置简单、操作简便、节约原料、安全性好11.取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标准状况下均产生5.6 L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A 一定为11B 可能为23C 一定为32D 可能为1612.将12.4克氧化钠溶于87.6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 8.0%B 12.4%C 16%D 32%1

5、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钠在空气中燃烧最后所得生成物为Na2O2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进行特殊保护C 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生成的氧化物很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14.已知钠、铁都能与水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它们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B 它们反应的产物不完全相同C 都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D 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15.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焰色反应为()A 绿色B 紫色C 红色D 黄色二、填空题 16.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6、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O2(1)若A是一种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_,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A是一种非金属,其常见单质为黑色固体,C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则C的分子式为_,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A和C能否发生反应?_(填“能”或“不能”),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不能,此空不填)。1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钠在氧气中燃烧_;(2)铝与硫蒸气反应_;(3)铁在氯气中燃烧_;(4)铁与硫蒸气反应_。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氯化铝中含有的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氯化铝的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时

7、,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能否用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_,其原因是_。(3)溶液a中存在的离子有_,在溶液a中加入盐酸时需控制盐酸的量,其原因是_,改进方法是_。19.绿色化学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来设计化学反应路线。现以铜为原料制取硫酸铜,以下图为例设计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反应路线。AlAlCl3Al(OH)3。_。20.在某次探究性学习中,老师要求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用氧化铜、稀硫酸和铁来制取纯净的铜,并用所制得的铜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性实验。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两个制铜实验方案:甲:氧化铜溶于适量稀硫酸中;在的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铁,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即得纯净的铜。乙:铁

8、与稀硫酸反应制得氢气;将氢气通入氧化铜中并加热,充分反应后即得纯净的铜。(1)若两位同学消耗的稀硫酸和铁的量分别相同,请判断他们所制得铜的质量大小关系_(填选项的标号)。A相同B甲多C乙多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2)丙同学认为上述两种方案所制得的铜都难以保证铜的纯度,应对上述两种方案加以完善,甲同学的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_。(3)完善甲同学方案的一种方法是将所得的铜粉放入烧杯中,加入_,不断搅拌,然后_,即得到纯净的铜。三、实验题 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时,发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褪色,甲、乙、丙三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甲

9、:因为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乙:因为所加水的量较少,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的影响;丙: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物中氧气、过氧化氢(可能产物)等也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红色物质。(1)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当出现_现象时,即可说明丙同学的推测正确。(2)有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学方案中是否含有过氧化氢,其实验方法为:称取2.6 g过氧化钠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与理论值比较可得出结论。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如图装置中的_

10、,理由是_。22.过氧化钠常作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吸收空气中CO2而变质。(1)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某过氧化钠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溶解,加入溶液,充分振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2)该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他们称取ag样品,并设计用如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A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B装置出来的气体是否需要干燥(填“是”或“否”)。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中NaOH溶液的作用。实验结束时,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时,不合理的是。a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需冷却到室温b上下移动量筒,使得E、F中液面高度相同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实验完成后E到F之间导管内残留水的体积会使测量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四、推断题 23.A、B、C、D、E五种物质是含钠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B为淡黄色固体,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1)推断各符号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A_,B_,C_,D_,E_。(2)分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