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3927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A 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B 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C 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D 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2.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诸如福建等沿海省份,“田不供食,以海为生,以津舶为家者,十而九也”。基于这种社会现状,作为一位开明大臣的最佳奏议应是( )A “严禁私下诸番互市者”B “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C “露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

2、,身死还田”D “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3.清康熙年间,烧制出了大量如下造型和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有家族、股份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 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B 瓷器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外销商品C 清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的政策D 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4.1959年在皖南屯溪修建飞机场时,安徽省博物馆文物工作者清理发掘了多座土墩墓,出土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原始青瓷器300余件,器形有尊、壶、杯、盂、瓶、盉、瓿等(如下图)材料主要表明()A 安徽地区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B 西周时期中国已出现原始青瓷C 青瓷主要集中于中国南方地区D 在生活用具

3、领域最先出现青瓷5.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A 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B 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C 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D 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6.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 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 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 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 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7.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

4、谓之钱荒”。导致宋代“钱荒”的主要原因是()A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B 纸币交子大量发行C 商帮囤积铜钱置地D 国家财政入不敷出8.唐武德七年(624年)颁布了均田法令,规定“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即流移者亦如之。乐迁就宽乡者,并听卖口分(田)”这反映了唐朝()A 均田制趋向瓦解B 农民生活日趋贫困C 小农户自给自足D 土地买卖的限制放松9.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A 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B 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C 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D 产品与市场联系日

5、益密切10.国语晋语中说:“庶人食力,工商食官”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 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D 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11.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翻车的演变,这个过程体现了()A 经济形态的变革B 耕作方式的变化C 工具材质的革新D 灌溉动力的改变12.以下关于商周冶铸业、唐宋制瓷业、汉唐丝织业发展主要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商周青铜铸造业的代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唐朝出现五大名窑;宋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汉代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A B C D 13.

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14.“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引文反映出来的信息正确的有( )耕的是“王田”纺的是棉布反映出“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A B C D 15.下面画像选取自甘肃嘉峪关魏晋墓中的耕耱图。此画像()A 展示出当时农民劳作艰辛B 说明男耕女织分工已形成C 表现了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 反映出农业耕作技术成熟16.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

7、岁饥不税。”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B 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C 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D 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17.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A 由西域传入B 属水力灌溉工具C 在东汉时普遍使用D 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18.据史载,明朝中后期“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藏,其富甚于新安。”材料表明当时()A 奢侈品贩运是商人致富的主要手段B 形成地域性特征明显的行业商帮C 富商大贾大多以垄断经营敛财D

8、 资本主义萌芽促进贸易的繁荣19.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 B C D 20.唐代诗人张籍的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首诗反映了()A 丝绸之路的兴盛B 古代玉石业的发达C 陶瓷之路的兴盛D 古代畜牧业的发达21.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A B C D 22.清代景德镇

9、陶录载:“坯房发给人工(工钱),其为地下印利、做坯等工,则皆四月内给值,十月杙满(补足),年终再给少许;其为画作上工,则按五月端节、七月半、十月半及年竣分给。”对此解读有误的是()A 陶瓷业的分工较细B 陶瓷业存在雇佣关系C 工人领取计件工资D 工钱发放因工种而异23.“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24.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

10、;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 )A 男耕女织的重要性B 重农抑商的必要性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 古代农业的落后性25.唐代坊市制度严格,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这说明唐代()A 坊市制度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B 法律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C 坊市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D 实行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

11、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 ”者 ,以及以贩马为业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材料二 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物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天下领域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

12、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种种迹象都表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已开始出现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

13、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19世纪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有什么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7.中国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不同的时期,都打上了时代烙印,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代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百万户,其中有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宋代以后到清代。这是中国固有文化复兴和进步的时代。这时期此前的贵族没落了,君主得以建立独裁政治,与此相应,中国官僚群体最后形成,开始出现平民主义倾向,文化回归到庶民手中,形成中国特色的近代。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这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