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复习同步练习(配套)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3923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复习同步练习(配套)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复习同步练习(配套)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复习同步练习(配套)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复习同步练习(配套)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复习同步练习(配套)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复习同步练习(配套)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复习同步练习(配套)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复习一、选择题一个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带也是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功能B平衡功能C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D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2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的是()A植树种草 B修水库 C围海造陆 D围湖造田读图,完成34题。3“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A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C是由流经两地的

2、河流不同造成的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到玉门关B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2019年2月到3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据图回答56题。5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6沿途自然带变化依次为()A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

3、原带温带荒漠带C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7经过地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于甲、乙两点。甲点位于(37N,118E),则乙地所属的陆地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读图,回答810题。8与地自然带更替相似的是()A BC D9气候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较大的是()A、两地 B、两地C、两地 D、两地10、三地气候()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二、综合题11下图为“安第斯山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图示安第斯山地段

4、距离最近的地形可能是()A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C墨西哥平原 D拉普拉塔平原(2)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山地下部第一个自然带)、树线(森林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温线相吻合)、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最高的自然带)。请分别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树线和雪线的高度,并计算山麓地带的气温。(3)图中垂直自然带的界线并不与地面平行,而且缺失高山针叶林带,请分析其原因。(4)简述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5、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

6、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12.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带

7、。(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地。(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的地带性差异。(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参考答案1-5 D D A B D 6-10 B C C D A 第1题,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功能的总和。第2题,围湖造田将使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的功能下降,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且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8、。第3-4题,五原在长安以北,故春色归来晚;玉门关位于西北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第5-6题,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这一路线从东向西受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依次减少。第7题,根据条件可知乙地位于(37S,62W),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第8-10题,图中字母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与自然带更替相似的应是。、的气候形成中,分别受地形、洋流、风等因素影响,属非地带性现象。11. (1)B (2)基带为热带雨林带,顶带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带。树线的高度为3 100

9、米,雪线的高度为4 800米。山麓地带的气温28.8(据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降低6计算得出)。 (3)安第斯山脉北段东坡大多数自然带分布的上限比西坡相应自然带分布的上限高,主要原因是东坡降水条件优于西坡。东坡永久积雪和冰川带比西坡低,主要原因是东坡降水优于西坡,使冰雪面积分布更广。高山针叶林的分布需要特定的水分和温度条件,安第斯山北段在落叶阔叶林带以上降水较少而出现了高山灌丛,不具备生长针叶林的条件,所以缺失高山针叶林带。(4)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变化,气温和降水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造成植物在山体上的分布发生垂直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对山地垂直自然带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关键是认真审图

10、,基带为热带雨林带,所以图示地区应为安第斯山的北段,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做出相应的分析判断。12. (1)地中海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

11、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乙丙“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12、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3)乙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从沿海到内陆(4)地形海陆位置解析:本题考查气候、自然带及其影响因素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甲地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发育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乙地位于高大的安第斯山区,易受冰雪冻害影响;丙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缺水较严重。乙地的相对高度较大,自然带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丙地位于降水较少的温带荒漠带、丁地则位于温带草原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带变化主要是由水分条件差异导致的,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差异。因此可知,影响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地形、海陆位置。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