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高一必修2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3916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地理高一必修2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高一必修2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高一必修2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高一必修2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地理高一必修2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地理高一必修2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2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教学课题】本节教材分两部分: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考虑到本章讨论的是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因此,作为基础知识,也为了温故新,本节教材把与自然地理关系较为密切的“城市形态”放在本节的第一部分。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城市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照课程标准要求发现,本节教材并未对“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作专门的讨论,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补充这部份内容。考虑到课时关系,在补充

2、这一内容时,不必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可在讨论完“城市形态”或“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后,举一两个具体实例引导学生适当讨论即可。1理解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熟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3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等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教材分析】本节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3、,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教学重点】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关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教学案例,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台湾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将教材的案例、活动、问题研究巧妙地安排在教学过程当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4、: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城市形态1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2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平原地区;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3类型划分: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分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沿此延伸地形的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区举例我国的成都(左图)、合肥,美国的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

5、宜昌等。重庆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过渡: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功能分区(1)形成: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

6、,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形成功能区。(2)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7、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如,住宅区里常常也有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占的比率较低而已。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3几种常见的功能区A商业区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

8、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I商业区的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II商业区的分布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III中心商务区(CBD)分布:大城市

9、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功能:商业活动的中心和服务中心B住宅区城市的住宅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在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约占城市用地的40%到60%。分化: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结合图23 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a)和低级住宅区(b)分析说明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布局区位城市的外缘内城和工业区附近房屋面积较大(有的是独立庭院)狭小(拥挤密集)环境优美较差配套公共设施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不齐全C工业区I形成: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这些工业企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且它们之间往往有很强的协作性。II布局: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最基本的功能区。有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例如行政区、文化区等。而这些功能区在中小城市里就不那么明显,但并不是说中小城市没有或不提供这种功能,只是这种职能的用地较分散或占地面积较小而已。【教学反思】回顾本节所学内容,指明重点,让学生了解城市形态和不同功能区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联系实际,分析事例,灵活运用。 这节课重点内容是能够掌握城市土地利用的几种模式,明确城市内的功能分区,特别是能够掌握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的形态,特征以及位置特点。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