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四2.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3915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选修四2.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选修四2.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选修四2.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选修四2.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选修四2.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选修四2.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选修四2.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标准1、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生平事迹,2、了解柏拉图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3、认识柏拉图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2学情分析高三(1)班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相对较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课前学习的自主性,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思维意识,以期达成教育教学目标。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                
   &#160

2、;            1、理解并评价柏拉图的思想观点与政治主张。                 2、归纳并分析柏拉图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哲人之所以成为哲人       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

3、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活动2【讲授】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4、;#160;      一、柏拉图生平事迹      1、青年时代。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师徒关系。        柏拉图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他家世显赫,但其青少年时期却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与战争间频繁更迭的政体中度过的。柏拉图成年后,雅典

5、城邦的生活开始趋于稳定,重新出现了歌舞升平的局面,人们开始出席各种社交活动,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就是在一次赛诗会上相识的。当时,柏拉图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去参加比赛,在举行比赛的剧场前,正好遇到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柏拉图也挤进了聆听对话的人群,听完苏格拉底的话,柏拉图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很多一直苦苦思索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一瞬间豁然开朗,他当即拜苏格拉底为师,是年,苏格拉底61岁,柏拉图20岁。       苏格拉底是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这种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

6、看:        一方面,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于他一生创作的绝大部分对话,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       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因不能见容于雅典的民主政体而被判处死刑,这一事件改变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他开始寻找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国。  &#16

7、0;   2、游历生涯。柏拉图在地中海沿岸的游历。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柏拉图愤然离开雅典,与一些门徒逃往麦加拉避难,由此开始了他在地中海沿岸的游历生活,先后到过麦加那、埃及、南意大利等地游学,结识了一些学者。这段游历生活是柏拉图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阶段。      3、教学生活

8、。创办“阿卡得米” 学园。柏拉图创办了西方历史上第一座学园或称“阿卡得米”(Academy),这个学园成为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        (1)目 的: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        (2)情 况: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9、#160;          a教育宗旨: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           b学生来源: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   &#

10、160;       c开设课程:算术、几何、天文、哲学、音乐           d教学方法:对话形式,自由讨论        (

11、3)影响: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朋友的婚礼上安然辞世,但学园却在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经营下,一直存续到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处于宗教目的下令关闭为止,前后长达900多年。       首先,雅典学园是古代最早在教育目标上既体现社会功用性、又体现人文特性的教育机构,因此它常常被人们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或者至少是大学的萌

12、芽,现代大学中的学院、研究院有时还被称为Academy,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作为柏拉图思想的传播基地,由柏拉图倡导的“学以致用”、“学术自由”等传统直到今天还被继承.       最后,雅典学园成为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学园聚集了当时希腊世界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来此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还培养了一大批伟大的思

13、想家、科学家如亚里斯多德等,    𧆠     古代希腊文化的影响        时代背景。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苏格拉底被处死刑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不满。   &#160

14、;    家庭影响        老师的教诲            三、柏拉图思想的内容    

15、     哲学思想: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反映;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唯心主义理念论;推动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所谓“理念”就是城邦最初的那个样子,或者说是它的最初原型。柏拉图认为,城邦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个“原型”因为天长日久而被历史尘封起来,从而导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行为失范。柏拉图认为要唤起人们对本真城邦“理念”的“回忆”,就必须在城邦“原型”即 “理想国”的指导下,改造或改变现实的城邦,使之重新回到稳定和秩序的轨道上来。

16、那么柏拉图的“理想国”究竟是如何构建的呢?        政治思想理想国          代表作:国家篇(曾经翻译理想国)       &#

17、160;  观点:           a、理想国家: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  “智慧之德”            &

18、amp;#160;                  卫国者对外御敌,对内保民 “勇敢之德”        &am

19、p;#160;                  㺼“节制之德”         &

20、#160;                     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     

21、       b、国家统治者: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            c、实现“理想国”的两种办法。      &#16

22、0;  对统治者进行严格完善的教育。子女一出世便离开父母,由国家养育和施行教育、训练。首先进行体育和诗歌、音乐教育。前者可以锻炼身体,后者可以培育美感与和谐精神;其次进行天文学、数学教育,以提,使他们学会洞察理念世界的方法。然后,他们就可以担任各种统治的职务,取消家庭,过集体生活,住公共房子,吃公共饮食,目的是使统治者一心为公,不谋私利。           评价

23、:a、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b、 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柏拉图“理想国”的社会分工建立在等级划分的基础之上,所以这是一个存在阶级差别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

24、权力必然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但是,在这些渴望并争夺权力的人当中,又有多少人符合柏拉图“哲学王”的道德标准呢?可见这种设想只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晚年的柏拉图历经政治的风风雨雨,终于也认识到这种“理想国”存在的缺陷,与现实格格不入,于是,他开始着手设计“第二等理想国”“法治国”。晚年的柏拉图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他指出,如果一个城邦没有好的办法让统治者变为一个哲学家,或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则法治仍旧比人治好,实行法治的国家虽不能称为最好的,却可以被称为“第二等好”的。     &#160

25、;    四、柏拉图思想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1)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理性主义是柏拉图最突出的特点。如果人们承认西方文明是一种以理想为代表价值核心的文明的话,那么,柏拉图便是这种理性主义的肇始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无论是对世界、对社会还是对人生,柏拉图都坚持一个真、善、美统一的理想状态。 &am

26、p;#160;       了大量的理论营养,柏拉图哲学构成了它最基本的思想来源。          总之,不理解柏拉图,就不能理解基督教文明,也就不能理解整个西方文化。正如西方后来的哲学家评价:“欧洲哲学传统的最稳定的般特征,是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释所组成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

27、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问题探究:在中西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的文化巨人。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孔子和柏拉图思想的异同。         相同之处:   &

28、;#160;     时代背景:两人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面临相同的问题。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仁学”和“理念论”;         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160

29、;两者都比较重视统治者的作用,并且都最终倒向人治。         不同之处:         孔子的仁最根本的标准是天下和国家的利益,面对分裂要求建立一个统一开明的贵族政体;而柏拉图只立足于雅典城邦而非整个希腊国家的统一,孔子的视野要比柏拉图的宽泛得多。 

30、         【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议一议       &#1

31、60;    雅典城邦为什么会出现民主制度?           提示: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民主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如梭伦改革等。公元前443年,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执政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公民提供了在古代条件下最广泛也最平等的参政机会;定期召开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是大会成员,都有

32、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这使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给工资和补贴,这为贫苦公民广泛参政提供了经济保证,这些措施使雅典的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            想一想        &#

33、160;  你认为教育可以培养出一个全知的人吗?一个全知的人就应该拥有政治权利吗?           提示:此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只要学生言之有据即可,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         &#1

34、60; 自我测评           1.简要描述柏拉图是如何构造理想国的。你认为他的设想有合理之处吗?            提示:国家由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即智慧的

35、统治者(已接受哲学训练或哲学家)、勇敢的武士和自制的劳动者,当这三个等级在国家里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时,整个国家便具有了正义的美德,这样的国家便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设想虽然是一个典型的乌托邦,但有其合理之处,如要求社会的合理分工,强调社会的和谐有序,统治者应该智慧、具有治理国家的知识、懂得正义与善、一心为公。            2.简述亚里士多德对人的定义并进行初步的分析。            提示:人除了感觉、繁殖等基本功能之外,还会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能探求知识。同时,人还能理智地约束欲望与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