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配套)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39132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配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配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配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配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配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配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人口的数量变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地区差异。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地区分布。3运用有关资料,结合时政材料,分析人口问题及对策。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件播放图片:世界人口的增长给出问题:材料中说明了世界人口的什么特点?带者问题看初步概括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图片内容易激发学

2、生兴趣,带者问题观看其目的性强,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及人口问题过渡: 请读P2图1. 2“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P3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读图回答1从上面的图表,我们看到了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庞大的数量,到1999年10月12日,已达到60亿,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 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人口自然增长受哪些因素影响?2结合材料中的图表和教材P2P3图1.2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图1.3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分析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变化的原因。3俄罗斯总统签署一项政令,鼓励妇女

3、多生育,以扭转人口数量下降趋势。根据这项政令,俄罗斯设立“父母荣誉勋章”授予那些多生孩子的“英雄母亲”。俄罗斯人口每年以超过70万的速度在减少,若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到2050年,人口数量将减少一半。与此相反,我们国家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结合教材P3图1.4 19502019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探究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有什么差异?出现了哪些人口问题?各采取了哪些措施?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预习问题 (教材P2P5) 1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读图思考并计算说明合作探究:分2大组各讨论一种地区,组内以4人为单位。讨论分析,组间交流,得出结论归纳两大洲人口增长的

4、共同影响因素阅读并分析图表合作探究,表达交流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培养读图分析与挖掘信息的能力,明确人口基数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分摊任务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并突显两大洲的可比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学会分析与归纳人口增长区域

5、差异的原因,并能理解区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假设具极端性,易激发学生兴趣,能深刻理解不同地区人口问题,辨证地看待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简介人口增长模式引导读图1.6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间有什么关系?2.图中有哪几种人口增长模式?各有何特征?对应图中横坐标给出表格3.人口增长模式是如何实现转变的?为什么?引导分析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并给出要求: 把表1.2“芬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转变”绘制成曲线图 完成活动第1题指导评价展示曲线图过渡:从古到今生产力水平不同,不同地区之间同样存在差异,请分析判断不同地区的人口增

6、长模式。给出资料:“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19年)”原始型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传统型现代型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

7、,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出生率高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

8、表达能力的提高。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低自主学习:读图并完成上表。分析利用案例1,并绘制曲线图合作探究:结合学生自己绘制的图与表格分析模式的转变与各个指标的变化关系。分析并归纳模式转变的原因及找出主要原因,完成活动第一题。地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1.11.00.1发展中国家2.50.91.6全世界2.20.91.3中国1.50.90.6利用图1.6对应判断以上四种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填表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图与表转换,锻炼动手绘图能力进一步理解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生产力水平是主要因素明确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本课小结1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哪些?(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基数)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又有不同的特点。面对不同的人口形势,各国应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2:人口增长模式是人口发展的基础。在不同的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不同。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等的差异,因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增长模式类型转变并不具有同步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师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所以教师在设计评价习题时要注意这点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