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3905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于2019年12月11日在巴黎落下帷幕。大会就全球气候变化治理问题进行了谈判。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A 我国种植水稻的界线向南移动B 内蒙古草原将会变成亚寒带针叶林C 海南岛的面积将会变大D 黄河三角洲的土地盐碱化会加剧2.防治上述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A 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B 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C 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D 开发新能源,禁止化石能源的使用英国摄影师勒弗朗向媒体公布了一组北极熊母子被困在狭小浮冰上的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3.北极熊多以近海浮冰为跳板,巡

2、游在海中捕食。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多次发现这些“浮冰行者”溺亡的现象。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 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B 北极熊物种退化,体质下降C 人类捕杀,北极熊向外海迁徙D 海洋污染,导致食物减少4.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下列现象与气候变暖有关的是()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推迟A B C D 下图表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5.图中字母所示环节中,表示全球气候变暖最关键的环节是()A AB BC CD D6.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A 限制重工业的

3、发展,减慢工业发展步伐B 加快石油勘探开发,形成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C 开展退耕还湖工程,提高湿地调节功能D 发展洁净煤技术,减轻大气环境污染近年,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西萨摩亚和图瓦卢等低地岛国面临着被淹没的威胁。回答以下两题。7.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 全球气候变暖B 臭氧层空洞C 环境污染D 酸雨危害严重8.下列选项中,能有效地控制海平面上升的是()A 全球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 营造生态住宅和绿色家居C 降低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D 城市有序扩张和人口迁移联合国2019年碳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十分明显。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

4、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据此完成以下三题。9.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A 雪线下降B 能耗减少C 冻土融化D 物种增加10.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煤炭燃烧围湖造田砍伐森林抽取地下水A B C D 11.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应采取的措施有()大力植树造林推行火力发电倡导低碳消费发展循环经济A B C D 12.20年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的雪线正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上升。下列措施中,对缓解其山顶冰雪融化可行的是()禁止游客登山,封山保护冰川改善能源结构,利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实行人工造雪,增加储冰量A B C D 13.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

5、比2019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推广太阳能、核能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增加森林面积提高单位GDP能耗A B C D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影响因素主要有_和_因素,其中_因素起主导作用。(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其中,中纬度地区_,低纬度地区_。(3)气候变暖给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15.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

6、。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材料二我国北方15个省(市、区)2019年1月气温距平及采暖耗能变率图(1)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明显偏高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_。(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16.下图示意18732019年间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大气平均温度偏差的相关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归纳两条曲线变化的特点及其相关性并为促进全球平均温度偏差平衡

7、提出相应措施。17.国家海洋局于2019年3月26日发布2019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海平面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至2019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我国海平面变化特征是_,主要原因是_。(2)面对海平面上升,我国应该采取哪些对策?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得同纬度的地区气温上升,故我国种植水稻的界线会向北移动;由于水热条件的限制内蒙古草原不可能变成亚寒带针叶林;由于气温升高,大量冰雪融化,海平面会上升,海南岛的面积会变小;气温升高会加大蒸发量,从而会使得黄河三角洲的土地盐碱化加剧。2.【答案】C【解析】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8、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故是防治全球变暖的有效措施。3.【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描述和北极熊的生态环境可知,“浮冰行者”溺亡主要是由全球变暖、极冰融化造成的。4.【答案】D【解析】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灾害天气增多;积温升高,作物种植纬度升高,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提前,故项正确。5.【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图示中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D为大气的反射,大气逆辐射具有保温作用,增强全球变暖,故C正确。6.【答案】D【解析】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同时进行环境保护与治理,故A错误

9、;造成全球变暖问题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B错误,D正确。7.【答案】A【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是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A正确。8.【答案】A【解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有效控制海平面上升的措施应是控制全球变暖的措施,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全球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有效控制海平面上升,A正确。9.【答案】C【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导致冰川、雪盖大量融化,故雪线上升;由于水、热资源的利用难度增大,故可能导致能源消耗增加;由于气温上升,故可导致冻土融化;由于全球变暖影响

10、生态环境,可能导致部分生物灭绝。10.【答案】B【解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大面积的砍伐森林。11.【答案】C【解析】针对全球变暖采取的措施可结合其原因分析,主要从调节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植树造林等措施分析。12.【答案】B【解析】冰雪融化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植被破坏和大量化石的燃料的燃烧,释放二氧化碳所致,因此要想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应大力植树造林,同时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利用新能源缓解、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B项。13.【答案】B【解析】推广太阳能、核能可能降低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的比重,从而降低二

11、氧化碳排放量,故项正确;增加森林面积可以增加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从而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故项正确;而项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即相对提高了化石能源的比重,项提高单位GDP能耗,也增加了化石能源的消耗,、项均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项均错误。14.【答案】(1)暖自然人为人为(2)地域差异(或区域性)明显变暖变暖不明显(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答出3点即可)(4)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等。【解析】(1)读图可知,近50年来全球有变暖的趋势,其

12、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2)读图可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中纬度地区变暖明显,低纬度地区变暖不明显。(3)气候变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4)“节能减排”主要是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15.【答案】(1)偏高青海(2)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北方1月平均气温偏高,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需要从根源进行。16.【答案】特点及相关性: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加大(上升),全球平均温度偏差呈现波动性上升;

13、平均温度偏差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呈波动上升。措施:提高环保意识,推进低碳生活;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国际合作。【解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与全球变暖的关系。根据图中之间的关系,用地理专业术语描述即可。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外,还需要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国际合作。17.【答案】(1)波动上升全球气候变暖(2)加强对海平面的监测和预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高加固堤防;沿海地区合理开采地下水;科学合理规划海岸港口、建筑等工程建设;保护沿海生态系统等。【解析】(1)直接从图中可以得出,海平面变化特征为波动上升。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2)合理归纳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对策。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的对策,主要有对沿海地区加强监测和预测;修筑必要的堤坝,阻止海水进一步侵蚀沿海地区;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地下水;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和海港港口等工程建设;开发节能技术,节约使用矿石燃料,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的矿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答出四点即可)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