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测试卷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3876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测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

2、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测试卷一、 选择题1. 北伐胜利进军的路线是() A.长沙武昌南昌南京 B.南昌武昌长沙南京 C.南昌南京武昌长沙 D.武昌长沙南京南昌 2. 孙中山曾说过:“我们过去的革命所以失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A.与共产党建立了合作关系 B.建立了黄埔军校 C.领导了北伐战争 D.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3.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其政权性质是() A.地主阶级利益的

3、代表 B.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4. 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跑了。”这里的“一炮”是指()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5. 下列不属于国民大革命失败原因的是() A.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B.由于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C.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左”倾错误 6. 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这里说的“失败”主要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工农运动转入

4、低潮 D.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7.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目的是() A.统一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消灭吴佩孚等军阀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D.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8. 黄埔军校创办的时间是() A.1921年 B.1922年 C.1923年 D.1924年 9. 穿过时光隧道,回到1924年,假如你当时被黄埔军校录取,作为新生报到时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蒋介石是学校的校长 B.孙中山先生在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讲 C.校园广播里反复播出紧急通知,禁止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也不准进入军校就读 D.你上黄埔军校的目的是成为以救国救民为

5、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10. 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 D.毛泽东 11. 1926年北伐战争中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 A.叶挺 B.冯玉祥 C.孙中山 D.蒋介石 12. 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了() A.南京 B.北京 C.武汉 D.上海 13.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曹汝霖 14. 2019年2月8日 ,江泽民来到广东省肇庆市阅江楼,参观了铁军独立一雄团陈列后,欣然题词“北伐先锋,永垂青史”。题字赞颂的是北伐战争时攻克武昌、消灭吴佩孚的一位名将。这位北伐将领是(

6、) A.周恩来 B.蒋介石 C.叶挺 D.孙中山 15.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 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北伐军官兵的英勇奋战国民党得到了英法等国的支持 A. B. C. D. 二、 问答题16. 为了更好地学习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历史,马小虎同学整理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合作建校并肩作战叛变屠杀”,请你结合这条线索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上面的结构示意图。 (2)“合作建校”指的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建立的什么学校?如果让你挑选国共合作建校的见证,你会选择下列哪几张照片?说出他们的姓名和当时的职务。 (3)“并肩作战”指的是国共两党并肩进行的什么

7、战争?这场战争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4)发动“叛变屠杀”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叛变屠杀”标志着什么? (5)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府呢? (6)为什么说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而国民革命却失败了呢? (7)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了,从中你总结出什么经验教训? 17. 观察下列图片,完成问题: (1)图1是一次战争出发前的誓师大会场面。请你说出这是哪次战争?出师的时间是何时?这次出师的目的和讨伐的主要对象各是什么? (2)图2所展示的是这次战争的形势图。联系所学知识,此次战争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取得这些成果的原因有哪些?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

8、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

9、“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

10、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3)观察图3,列举这次战争的主战场及其著名战役有哪些? (4)这次战争在国共两党合作下取得了胜利,请你说出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建立战功的史实。 18. 试述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第 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D4、 C5、 D6、 A7、 C8、 D9、 C10、 B11、 D12、 C13、 D14、 C15、 B二、问答题16、 (1)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失败 (2)黄埔军校。A周恩来政治部主任,B蒋介石校长。 (3)北伐战争。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了全国,基本推翻

11、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蒋介石、汪精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5)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 (6)北伐战争打垮了旧军阀吴佩孚、孙传芳,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却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任务没有完成。 (7)要想取得革命的成功,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政权,组织自己的武装。17、 (1)北伐战争。1926年7月。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2)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北伐军将士的浴血奋战;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 (3)战场:湖南、湖北;战役:贺胜桥战役、汀泗桥战役。 (4)共产党员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英勇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18、 (1)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实行叛变,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以致当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反抗。 (2)教训:要领导人民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