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导学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3872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导学案 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导学案 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导学案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导学案 (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

2、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

3、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导学案第 2 页 编写人:定远中学沈 玮 2019年11月班级: 姓名: 模块一 课前预习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概况;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以及法家思想的特点;“相地而衰征”、“初税亩”;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秦穆公称霸西戎、秦献公改革;秦国

4、面临的历史机遇和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2、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诸侯国改革变法之间的关系。3、探究各诸侯国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重点难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学法指导】:通过引导学生自找资料,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合作探究,讨论质疑。【知识链接】:本课引言由战国形势图和文字两部分组成。战国时期,群雄角逐,诸侯争霸,插图反映了战国时期这一社会形势。教师问题:秦国地处西陲,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秦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什么秦国能够

5、完成统一?一、预习目标:预习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初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基本史实;了解商鞅变法前秦国的历史状况;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新气象的原因以及影响。二、预习内容: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特征是怎样的?我国社会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发生了怎样变化?2、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变法与改革有哪些?内容各是什么?有何作用?时间国家改革者变法内容作用春秋齐国 鲁国战国魏国楚国其他3、秦国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三、【学习反思】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课下交流。 模块二 课内探究学案(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商鞅变法的必要性)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

6、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思路引领: 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答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新兴的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因此,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探究问题: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哪些变化推动了各诸侯国变法的进行?(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可能性1)探究问题:材料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说在春秋时代,作为诸侯国统治者的世家,没有能

7、连续执政超过五代的。这句话也引申为家学、财富和地位不能永远世袭下去之意。孟尝君深明这个道理,故劝田婴舍弃家业厚待宾客,由此而名闻于诸侯。材料二:下面材料处自三部著作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书:“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 汉书食货志“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 史记蔡泽列传【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一中“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原因?【探究2】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大改革?【探究3】材料二汉书中说的是

8、哪一项改革措施?【探究4】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可能性2)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材料二:下层图案为战国时期嵌错赏功宴乐铜壶。每面有三层图画,每层又分左右两个图景。第一层左图是一幅竞射图,右图是采桑图;第二层左图是一幅宴乐舞武图象,右图为弋射和习射图;第三层左为攻防图,右为水战图。以水陆攻战为主题,是当时战争作为战国时代特征的显著反映。材料三: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

9、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的兵家、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商鞅的思想来源于哪家学说?(3)秦国是如何应对这一形势的?依据材料三概括秦国应对的有利条件?(四)点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相同点有哪些?背景都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争霸战争的推动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目的发展封建经济,实现富国强兵,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代表利益新兴地主阶级指导思想法家思想学说措施变革旧的经济基础;改革旧的上层建筑建立适应

10、新兴地主阶级和巩固统治需要新制度影响取得不同程度的成效,促进了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壮大,加快了封建化进程(五)【反思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主要目的,重大影响。(六)【当堂检测】1、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在当时土地可以买卖 B在当时土地禁止买卖C在当时土地私有出现 D在当时农业水平提高2、阅读下列关于管仲改革的材料材料一: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国语齐语材料二:春以萖振旅(军队),秋以狝治兵卒伍整于里(乡里)。军旅整于效(士兵

11、) 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 国语齐语材料三: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 元朝陈采正管子诗材料四: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史记管晏列传材料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披散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论语宪问请回答:(1)材料一中,管仲采取了何种措施?(2)据材料二,指出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民到于今受其赐”和“吾其被发左衽”实质何在?模块三 课后练习与巩固1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由秦到现在两千多

12、年了,我们依然感觉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的原因有()井田制的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诸侯“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A B C D2下列各项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应是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品齐国采用“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 A. B. C. D.3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迅速发展 B.想称雄天下欲望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周王室日渐

13、衰微4管子乘马篇中记载:“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与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改革是 ()A齐国的管仲改革 B鲁国的“初税亩” C魏国的李悝变法 D楚国的吴起变法5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大地”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下列有关两次改革表述不正确是()A都是奴隶主阶级进行的变法图强改革 B都以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为目的C都涉及到了土地和赋税改革问题 D实质上都承认了土地私有6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增强国力,都不同程度地进行改革。管仲在齐国推行了“相地而衰征”的土地政策;鲁国也实行了“初税亩”。这些政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有()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AB C D7“(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 “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燔诗书而明法令”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