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无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38722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无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重点】近代以来我国在社会生活和习俗领域的变化。【难点】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自主学习】梳理线索衣食住俗(风俗)特点鸦片战争前(1840年前)鸦片战争后(1840-1949)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改革开放后(1978年后)【课堂检测】1某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反映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实的专著,经专家鉴定其中有一处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你认为下列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鸦片战争后,包括西装在内的“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B到20世纪上半叶,西装完全取代

2、长袍马褂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流行服饰C民国时期不少达官贵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D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2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具备多元性和发展性。右图是近代经过改良的旗袍。最早与旗袍名称相关的民族是()A汉族B蒙古族 C回族D满族3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反清革命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D倡导婚姻自由4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B传

3、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5 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指出:“机器纺纱布局司机者,一人掌管数机,须终日直立奔走,缠足者不能为也;机器缫丝局其司盆者,亦须久立,缠足者亦不便。”此事说明()A工业文明冲击传统农业文明 B洋务运动需要改变纲常伦理C洋务运动需要更多劳动力 D晚清女权运动蓬勃兴起6(2019安庆高一检测)漫画能折射社会生活面貌。对丰子恺先生的这幅漫画(其中文字为: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补阿四),解读最为恰当的是()A晚清时期服装的五花八门 B民国时期百姓生活的窘迫C计划经济时代的勤俭节约 D作者旨在提倡计划生育7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

4、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8群众舞蹈是群众用以自娱自乐的舞蹈活动。它是紧跟时代步伐的艺术,是个时代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代表着时代文化的发展,代表着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很多中国人跳的是苏联式的华尔兹交谊舞,机关、部队的工作人员都要学会跳舞(图一)。苏联援华人员在中国的业余娱乐活动主要就是交谊舞会。但1957年

5、后,交谊舞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材料二忠字舞(图二)动作粗放、简单、夸张。主要动作设计有: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主席;手指怒指地面表示彻底砸烂资产阶级;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跳舞时手里通常以毛主席语录(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交谊舞在中国一些城市中重新流行起来,并逐步成为中老年人闲暇时社交、健身的重要方式(图三)。同时,新从西方传入的迪斯科舞则得到年轻人的喜爱,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舞风靡一时。进入21世纪,街舞成为青少年舞蹈的首选(图四)。 (1)结合材料一,简析苏式交谊舞在中国流行及后来消失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忠字舞流行于哪一历史时期?忠字舞的流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3)结合材料三,现在的群众舞蹈有何特点?简要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