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38629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1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课标解析1 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 举例说明某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3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4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主干知识的梳理一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 地理环境由- 、 、 、 、 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 、相互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2地理要素通过 、 和 等过程进行着 和 。3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生物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作用。4 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 、 和氨。一般认为,大气中

2、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 的作用。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如 、 等。2 生产功能(1) 概念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 。(2) 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 和 ,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 及 。光合作用通过 和 的交换,将 、 、 、 、 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出 。(3)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 功能而非 的功能。平衡功能是指个自然地理要素通过 和 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 的能力。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 ,一个要素的演化 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自然地理要素具有

3、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 ,是 的重要表现形式。 2 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中,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是 和 。四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 和 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2 和 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3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 位置、 位置互不相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4 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 类型和 类型。相应的- 、 、和- 共同形成了有一定 呈 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5 受太阳辐射从 向 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 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向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6 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

4、 、 、 。 7 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自然带组合为- 、 、 。 典题解析例1 图中若a是绿色植物,读图完成(1)(2)题 a (1)该图示的含义是 ( )A呼吸作用 B分解作用 C光合作用 D化合作用 (2)如a在黄土高原,且植被遭到破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易产生荒漠化 B易使黄土质地变松 C易产生水土流失 D易形成酸雨解析: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分解作用是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化合作用是把矿物质合成有机物质。(2)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夏季多暴雨,加上植被破坏,易产生水土流失。答案: (1) C(2)C例2 据陆地环境的整

5、体性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气候要素降水 气温日较差 地表水 地貌 土壤 植物 (1)假若上图表示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填出相关内容(2)生态系统的变化回影响地貌过程。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市由于 形成的。(3)从以上两实例看出,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解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正确理解其含义,应把握两点: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虽然不同地区间的环境要素的具体特征不同,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制约性特点是相同的。答案:(1)少 较大 戈壁砾漠 有机质含量少 稀少(2)植

6、被多遭破坏,加速了流水侵蚀(3)见解析课堂练习一. 选择题1.生物循环过程能够促使自然界的( )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 能量不断流动转化 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减少二氧化碳和水不断增多A. B. C. D.2.关于生物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改变了大气圈和水圈成分B.生物促进了环境中物质的迁移运动C.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其改造环境的根本原因D.生物促成了土壤的形成3.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渗透陆地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A.

7、 B. C. D.4.下列体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我国东南降水多,西北降水少B.冬季海南岛气候温暖,而黑龙江却江河封冻C.西北内陆距海远 降水少 内流河多 气候干燥 风力作用强 多戈壁、沙漠D.赤道地区降水多,气候温润;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候炎热;极地地区降水少,气候严寒。5.每天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却基本稳定,是因为( )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D.生物要素具有平衡功能6.下列环境问题的形成与森林破坏无关的是( )A.某河流近年含沙量增大B.某地区地下水被污染

8、C.某山区地下水位持续降低D.地表水土流失加重,气温年较差增大二、综合题7.读“光合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F箭头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他们呼吸的能量和物质是: AB CF(2)箭头D、E、G表示的是 DEG(3)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4)绿色植物通过上述过程,把环境中的物合成 物,同时把 能转化成 能,贮藏在 中。8.读“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1)将下列答案的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A气候变化 B水旱灾害增多 C农业减产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径流季节变化增大环境恶化沙暴盛行大气中的CO2增多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沿海低地被淹干旱地区更干旱D土地肥力下降 E威胁人类生存 F全球变

9、暖(2)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要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必须走 ,为实现这一目标,公众参与是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哪些行动符合这一要求( )A.实行垃圾分类存放 B.充分享受生活,购买象牙雕刻的工艺品C.逢年过节,给亲朋好友寄送贺卡 D.出门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E.购物时,自备布袋或篮子 F.建议家人购买汽车,提高消费档次能力提高9.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以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土地退化过程干旱地区湿润地区地表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干旱与大风季节

10、同步易受侵蚀的地面组成物质土地退化气候变化起主要作用的外力(1) 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

11、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1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岩石圈水 圈大气圈植物 土壤微生物动物 (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2)和的交换是通过 作用进行的。课后学习反思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AABCBDBC二 读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