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 第5课 河渠书课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03205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中语文 第5课 河渠书课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0版高中语文 第5课 河渠书课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0版高中语文 第5课 河渠书课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0版高中语文 第5课 河渠书课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0版高中语文 第5课 河渠书课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中语文 第5课 河渠书课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中语文 第5课 河渠书课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渠书,中国古代记述水道的著作,最早的当然要数尚书禹贡。但是它还不是专记水道,其中有导山、导水两部分。此外如管子水地、度地篇,山海经中的山经、海经等,都大体相似。专门记水道昉自史记河渠书,此例一开,不但正史地方志将水道列为专节,还出现了如水经注那样的专门巨著,蔚成了古代地理书的一个大类,这意义实在非同小可。,导入,河渠书的内容特征,首先是它不是对现有河渠做静态描述,如像水经注那样,分别记述某水系有某支流,发源某处、流经某地、沿途有何地形、地物、掌故,入于某川、某河、某海等等,而是主要通过河道的开凿、治理过程,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一般地,这项活动有三部分内容: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

2、。 河渠书给我们写了哪些河流的治理过程呢?,整体感知文本,文本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治水工程?,对照注释、译文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1、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 (关东:从关东。名词作状语) 2、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 (并:傍,沿着。) 3、度可令三月罢 (度:估计) 4、又可得以溉田 (又可得以(之)溉田。得:能够。),学习课文710,5、而渠下之民得以溉田矣 (得:能够。以:以之) 6、漕从山东西 (西 :西行。名词作动词用) 7、更砥柱之限 (更:经历。限:极限,危险的地方) 8、与关中无异 (异:不同) 9、故道多阪 (阪:山坡),翻译重点段 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

3、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学习课文1113,对照注释、译文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1、其明年(明年:第二年) 2、以故薪柴少(以故:因为这个缘故) 3、悼功之不成(悼:怜惜) 4、晧晧旰旰闾殚为河(殚:尽) 5、鱼沸郁兮柏冬日(沸郁:众多。柏:同“迫”,逼近。),翻译重点段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

4、余岁,岁因以数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其明年,旱,干封少雨。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填决河。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元光三年(前132),黄河在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洪水向东南冲入巨野泽,泛入泗水、淮水,淹及十六郡,灾情严重。汉武帝派汲黯、郑当时率十万人堵塞,未成功。丞相田蚡为了私利,反对堵口,说河决是“天意”,不能靠人力强塞,此后黄河泛滥23年。直到元封二年(前109),才派汲仁、郭昌率数万人再次堵口。,知识链接,汉武帝亲临现场,并命令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

5、都参加堵口劳动,工程十分艰巨。堵口采用的方法,有人解释为桩柴平堵法。堵口需要薪柴,砍光了百里之外的淇园竹林。汉武帝还作瓠子歌记述了决口造成的巨大灾难、堵口工程的艰巨性和堵口的措施。堵口成功,在堤上建宣房宫作纪念。,知识链接,学习课文14,对照注释、译文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1、余南登庐山(南:南行。名词作动词) 2、遂至于会稽太湟 (hung)(遂:于是。至于:到达) 3、东窥洛汭 (ru)(东:东行。名词作动词。窥:考察) 4、甚哉,水之为利害也(水之为利害也,甚哉!主谓倒置。甚:厉害,严重。),主旨归纳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河道的开凿、治理过程,表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尤其是客观地介绍了

6、有关河道开凿治理制度形成的背景、实施的过程及效果,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水利事件的极大热情与深入思考。作者还赞扬了西门豹引漳溉邺的事迹,表明了司马迁将发展水利灌溉与国家强盛统一联系起来的进步观点。,文本探究一: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河渠书? 在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代,当时对中国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莫过于黄河水灾。司马迁一方面考察了大禹治水的事迹,认真调查与总结了大禹治水的方法与经验;一方面亲自参加了治理黄河的伟大工程,跟随汉武帝“负薪塞宣房”,堵住了危害黄河下游地区二十多年的瓠子(河南濮阳县西南)大决口。,由此发出了“甚哉,水之为利害也”的感慨,“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目的在于歌颂人

7、类战胜水害、兴修水利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在如何处理“人与天”、“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鲜明地表达了他对自然灾害的态度。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也明确表明他写河渠书,是因为西汉初年所兴修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实际上是大禹治水业绩的延续与发展。他说:“唯禹浚川,九州攸宁。爰及宣房,决渎通沟。作河渠书第七。”,文本探究二: 司马迁为什么刻意记载西汉初期兴修水利的政绩? 正是因为“水之为利害也”,既有“利”也有“害”,人类只要尊重客观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完全可以作到兴水利而辟水害。所以司马迁刻意记载了西汉初期兴修水利、利国利民的一些主要政绩,如,修建渭河漕渠,建设河东渠田,始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南水北调工程

8、,修建临晋灌溉工程等。至于其他小型水利工程,则“不可胜言”,说也说不完。,文本探究三: “水之为害”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请结合文章,说说有哪些“人为”因素。 (1)豪门的阻挠,如武安侯田蚡出于私利,请皇帝把黄河决口之事不必放在心上。 (2)气数迷信思想的干扰,把黄河决口问题看做是天意。(3)汉武帝治黄过度耗费人力财力。,文本探究四: “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利害”二字是此“书”的关键,说说文中是如何阐发这一观点的。 河渠书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在叙述中,作者强调了水对人类的危害,同时也用大量笔墨叙述人们治理水患的经过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最后,以太史公评论的方式为全书结论:“

9、甚哉,水之为利害也!”,河 渠 书 赞 (唐)司马贞 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 爰泪后世,非无圣贤。鸿沟既划,龙骨斯穿。 填阏攸垦,黎蒸有年。宣房在咏,梁楚获全。,视野纵深拓展,【注释】 爰(yun圆):何处,哪里。 鸿沟:古运河名。楚汉相争时,以鸿沟为界,东面是楚,西面是汉。今作界限分明。本句当指鸿沟自荥阳北引黄河,东经中牟、开封,折而向南,经通许、太康,至淮阳入颍水,联接济、濮、汴、睢、颍、涡、汝、泗、菏等主要河道,形成了黄淮平原上水道交通网。,龙骨:俗称“龙筋”,指船底中线通连首尾的主要纵材。穿:透。 阏(厄):阻塞。攸(yu由):语助词,无实义。 黎蒸:指黎民,众民。

10、宣房:古宫殿名。,文本素材,1顺应自然规律 大禹治水改“堵”为“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孟子说:“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大禹治水时总结了其父鲧以“堵”的方法治水而失败的教训,采取疏浚方法治理洪水,终于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大禹顺应了自然规律,导溪水而入江河,导江河而入大海,才使洪水不再四处泛滥;让龙蛇入渊,鸟兽上山,穴居、巢居的老百姓回到便于种植庄稼的地方安居乐业,促进了农业生产,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应用指南 本材料适用于以“人与自然”“和谐”“感悟大自然”“环境”等为话题的作文中。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唯有遵循自然的规律,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才能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所有不遵循自然的规律而破坏自然的行径都是错误的,想要征服自然也是徒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