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2351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媒体出示课本第8页的主题图)生:学校安排二(1)、二(2)、二(3

2、)、二(4)班的同学去参观。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这可把老师给难住了,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能)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想好后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生1:我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3)班和二 (4)班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师:还有不同的乘车办法吗?生:我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2)班和二 (3)班再合乘一辆车。师:谁还能想出其他乘车办法?(学生观察后没有再举手)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办法,这些办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

3、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生: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 70人。师:好,下面我们先来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算出结果来,当然了,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师: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生2: 3630我是用口算验证的,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我想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生4:我是这样想的: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坐一辆车。生3:我是用小棒来帮忙的,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和起来是6捆6根,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坐一辆车。生4:我是用竖式计算的,个位和

4、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606,在个位下面写6;十位上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也等于66。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验证的方法,究竟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呢?(学生讨论后反馈)生1:我认为口算很简单。生2:我认为摆小棒更简单。(很显然他不同意生1的说法)生3:我觉得还是用竖式好,我妈妈在家教过我了。师:大家各有道理,我们暂且保留大家的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个乘车方案的第2个问题进行验证。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做得又对又快的是用竖式计算的,直到好多学生做好了,摆小棒的学生还没数好小棒,口算的学生是先算303060,60565后面的65469还没有写完。另一位口算的学生是这么做的:549,30

5、3060, 96096,得数算错了。)师:看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刚才用竖式计算的学生举起了手,教师请他到前面边写边介绍)生1:首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生2:老师,我是从十位开始加的,也得69。师:真不错,在验证第一种方案的过程中大家创造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对第二种方案进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生1:我做的是3634,我发现个位上的 64满十了,我就把十给了十位,十位就变成7了,363470正好

6、可以坐一辆车。生2:我是用竖式验证的,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363470正好可以乘一辆车。生3:我验证的是第2个问题,303565(个位相加没满十,不用进位。)65比70小可以乘坐一辆车。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同桌相互提醒一下。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基本练习。说出里可以填几, (四人小组每人一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2独立练习。任选一组题目,用竖式做做看(找两个学生板演)。(1) 62173624(2) 384 43173我帮你检查。 (小动物看到大家在学习,也做了一道题请同学们帮忙检查一下,看他们做得对吗?多媒体出示小动物做的题目。)师:你能说

7、出他们做错的原因吗?生:小熊写竖式的时候,把20写成2了。生:小白兔个位相加满十,忘了向十位进 1了。生:小狗的竖式写对了,横式上忘了写得数了,小狗太可惜了。生:小猴子横式上的得数算对了,竖式的个位上丢了0,小猴子太粗心了。师:看了小动物做的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生:写竖式的时候,相同的数位要对齐。生: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满十,别忘了向十位进1。生:别跟小狗似的横式上忘了写得数。生:书写要认真,别像小猴似的丢三落四。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下面的问题看谁做得好。三、联系生活实际,活用数学知识(多媒体出示课本13页第1题)1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他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

8、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去多少钱呢?你能帮小明算一下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评价。)2比比谁聪明。四、教师小结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与当今“教师

9、”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师:今天同学们可帮了老师的大忙了,不但想出了乘车的办法,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笔算加法)。不过,老师有一事不明,你们为什么不安排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同乘一辆车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解决,下一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好不好?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