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2224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

2、: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春天来到了。校园里的小树刚刚醒来,她们穿上了鲜亮的绿衣裳;小草也从土里偷偷里钻出来了;花坛里鲜花盛开!校园里真是美极了!为了保护好这美丽的校园,我们要开展一次绿色行动。二、新课学习活动一师:小朋友,你想参加校园护绿行动吗?你知道行动中要做些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挂牌、浇花。活动二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师:根据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教师对学生加以表扬,对提出的问题加以总结,然后从易到难,根据本节教学目标加以解决。如: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3、26+3=(个)再引导学生探讨算法,学生可能有多种算法,只要合理就要加以表扬。小练习: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2184+53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一道题竟能想出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能把你最喜欢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吗?你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您现在正在阅读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针对学生表现情况,即时表扬或奖励)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这个问题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你还想解决哪个?生: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棵花?。师: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棵花?呢?列出算式:23+20=(棵)或

4、2023=(棵)师:你知道怎样计算吗?请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生交流,师适时进行指导)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大家听?23+2043(2)十个十个的数23、33、43小练习:小朋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453010+36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引导学生用摆小木棒的方法加以比较,再列出算式计算浇花的比挂牌的少多少人?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活动三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这两道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加一位数是个位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十位相加

5、)。三、课堂练习:1、你们太棒了,老师真佩服你们!我们班的绿色行动该做些什么呢?(给小树挂牌、浇水、栽树、挖坑)(1)、挂牌:学校要给一些小树挂牌,现在已经做好了32个牌子,还有6个没有做好,你能知道我们一共要给多少棵小树挂牌子吗?(2)、栽树:如果我们大家要去植树,男同学有20人,女同学有18人,如果一人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3)、挖坑:要挖38个坑,男同学已经挖了26个坑,女同学挖了10个坑,我们挖的坑够不够?a、同桌讨论b、全班交流2、看谁算得快5+30=53+40=72+6=65-2=69-7=45+3=58-30=85-50=87+10=53+40=66+3=75+4=46-

6、4=38-6=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

7、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四、课堂小结: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

8、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小朋友,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生交流)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

9、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你们可真了不起,不但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的题,而且还想出了这么多的计算方法,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希望小朋友们继续努力,相信你们一定会更出色!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