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2223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2)您现在正在阅读的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2)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2)教材分析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设计思路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据此,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

2、到“生活中处处有数”。2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中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8人小组合作分类、数数,在活动中让学生试着与他人分工、合作。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综合练习“去公园”,如果说第一次合作学习是教师安排的话,这次合作可属于学生自发行为,当学生独自未数清画面数量时,自发产生小组分工、合作的需要,从而再次数数。3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数格子时,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自己巧数的方法,其他学生可对其随时发问,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

3、中主动地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PGN0086.TXT/PGN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初步培养观察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学流程一、汇报调查结果。请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着数,说一句含有生活中的一个实际数字的话。教师询问调查结果。学生汇报调查情况。【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对100以内的数有一个初步感知。】二、开展分类、数数活动。1创设智慧老人和大家做游戏的情境。2讲清活动(游戏)要求:(1)8人一组在组长带领下将盒中东西分成四类,由组长分配好哪两人分哪一类。(2)两人合作

4、用最快或最喜欢的方法一起数清各类东西的数量。(3)每类东西都数正确的小组获胜。3学生游戏。教师激情引入,电脑显示活动要求,了解学生的数法,观察他们能否熟练数数,对不同数法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学生看看盒中有哪几样东西。小组合作学习,先分类,再动手数数。【8人小组的分类活动,旨在体现学习中的分工与协作。两人合作的数数活动,使学生在操作中了解数序,在共同数数中互相提示、检查。用最喜欢的方法数数,旨在体现个性化的学习。】4交流、汇报数数方法。(1)请学生讲讲自己是怎样数的?/PGN0087.TXT/PGN教师激励评价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数数。学生展示数数方法,集体接数。【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2)

5、每当出现一种新的数数方法,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当出现下列几种情况,请全班学生用此方法数数。1个1个数随意接数;2个2个数数至50;5个5个数、10个10个数数至100。【只选此四种方法请学生接数,原因在于这四种方法学生易于接受,旦生活中较为常用。】5理解10个10是100。(1)小棒演示。(电脑显示:一捆一捆出示小棒。)提问:看看这有几个10?教师操作媒体,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观察并思考。(教师出示9捆小棒后)提问:几个10?是多少?再添1个10呢?引入:10个10是100。教师操作媒体,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议论并归纳。【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10个10是100”。】(2)小树演示。(电脑演

6、示先出示1棵树,再出示1排树10棵,最后出示10排树。)提问:估计一下共有多少棵树?教师要求说明估计的理由。学生观察并估计,讲清理由。验证:得出10个10是100棵。学生数数。提问:100里有几个10?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明确“100里有10个10”,学习逆向思维。】进行环保教育。(3)伸手指游戏。提问:每人有几根手指?请小组同学把手伸在一起,数数看有几根手指?/PGN0088.TXT/PGN学生进行伸手指活动。给第二组再添两个人,提问:几根手指?学生观察并相互交流。【再次直观地使学生体验100有多少,加深对“10个10是100”的理解。】6展示数数本领。(1)学生小组成员

7、展示。要求:1个1个接数,每人只接1个数。(2)反应训练:按要求抢答,每次只接1个数。1个1个数(59、79),2个2个数(48、68、78、88),5个5个数(95)。(3)实际生活中数数,提问:我们班多少人?添上我和听课老师呢?(齐数)得出:数数时既不能多数,也不能少数。教师提出生活问题。学生通过数数解决问题。【在需进位处加强练习,提高学生数数正确率。能运用数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7综合练习去公园。(1)创设情境。提要求。(2)播放多媒体:在春天在哪里的乐曲声中出现:天空中飞的鸟(5只5只飞),水中游的鸭(2只2只游),地面上的绿树(1棵1棵排)和鲜花(2朵2朵排列)。学生欣赏

8、音乐、画面,部分学生可能会数数。(3)教师启发学生分工、合作。汇报说说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学生进行汇报并相互交流。(4)商议再次数数的形式。(5)小组分工,再数一次。说说:怎样数的?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数数。【让学生通过前、后两次数数,体会到分工合作的必要性,同时也是对各种数数方法的再次综合应用,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字概念。】三、选择数数方法。1生活中数不同东西要学会选择比较合适的数法,举例数楼层、数本子。教师进行操作和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可举例。/PGN0089.TXT/PGN2数点子。(1)(黄点子)提问:总数有多少个?你怎样这么快数出来?教师操作电脑,横排出示点子图。学生观察,讲数的方法。(

9、2)交流后得出:数排列较整齐的物品数量时要先找规律。(3)(蓝点子)先观察,后自己在书上圈,再在展台上展示、讲评。教师操作电脑,竖排出示点子图。学生圈点子,也可小组议一议。【数实物过渡到数点子,看看学生是否能选择较合适的方法,但不作统一要求。】3看谁数得快。(1)(出示方格图)提问:怎样数得快?可先观察,再小组讨论。(2)请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指屏幕讲解。教师配合学生讲解,课件演示(移动、凑十、同样多)。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直接向小老师发问。“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

10、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

11、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善于表达、敢于发问的良好习惯,学生当小老师随时发问,体现平等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氛围。】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