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重建课课堂实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2174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重建课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重建课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重建课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重建课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重建课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重建课课堂实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重建课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整体感悟第二步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解决加除、减除、乘除、除除的两步实际问题。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1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有160本书。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有多少本?(1)独立完成、同桌交流。(2)教师巡视、选择板书。(3)呈现资源生1:24=8 1608=20生2:1602=80 804=20生3:1604=40生4:1602=80 804=320生5:1604=40 402=80(

2、4)小组讨论、老师倾听(5)集体交流生1:同意1、2,不同意3、4、5,因为第题第一步是对的,但第2步是错的,算了4个这样的书架的个数生2:一共只有160本,怎么可能有320本生3:第三题只算了1层生4:应该是算了2层师:第5题呢?生:40是两层的书,应该把 40除以2师:第2题呢?生:先算每个书架的,再算每一层的。(6)比较沟通师: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是先乘后除,2都是除法师:揭示课题:连除二、巩固练习1有3盒巧克力共200粒,每盒有4层,平均每盒每层有多少本?2 三年级5个班2个月借阅了400本书。平均每个班每个月借阅了多少本呢?(1)独立完成(2)选择板书、呈现资源生1:201

3、9=40 404=10生2:4005=200本生3:4002=200 2019=40(3)观察评价生:看第1题,说思路师:补充45=20 20190=10,学生说思路师:第2题呢生:计算错误,还没有算完,应该是4005=80 802=40生:说说第4题思路。(4)比较沟通师:发现了什么?生:都是两步计算生:第2步都是求除法师:为什么第2不都是求除法?要求的是什么呢?三沟通联系师:出示下题同桌每人做两题,再交流思路。1三年级共做了180个风车,送给一年级60个,剩下的平均分给二年级6个班,每班可分得多少个?2三年级5个班每班做了24个纸风车,平均分给二年级6个班,每班可分得多少个?3三年级男生做

4、了40个纸风车,女生做了80个,平均分给二年级6个班,每班可分得多少个?4四年级做了240个风车,三年级只做了二年级的一半,三年级的都送给了二年级6个班,平均每班可分得多少个?(1)指名按顺序交流(学生都采用综合法思路)(2)比较4题,你发现了什么?生:第1步都是算出120个,都是要准备送出去的,第2步都是1206=20师:问题都要求每份数。板书:每份数师:能否把4道题改成同一道简单的一步计算问题。生:讲得不清楚师:谁能讲清楚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

5、,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

6、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生:讲错生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