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课后限时集训3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1303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 课后限时集训3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 课后限时集训3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 课后限时集训3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 课后限时集训3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 课后限时集训3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课后限时集训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 课后限时集训3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三十四)(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340页)一、选择题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98510178】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热量更丰富地形更平坦土壤更肥沃水源更充足ABCD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扩大播种面积提高机械化水平选用优良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ABCD1B2.C第1题,甲地位于东北平原地区,有肥沃的黑土,而丙地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壤为贫瘠的红壤,由此确定、项正确。南方比北方热量丰富、水源充足,由此排除、项。第2题,提高单产与播种总面积没有关系,排除项;机械化水平能够提高生产率,但对提高单产没有影响

2、,排除项。选用良种可提高单产。乙地地处华北,旱涝灾害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的丰产田,是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措施。(2019昆明检测)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34题。3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4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10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3C4.A结合东北地区的地形区分布知识,可知甲处为平原地区,热量条件较好;东西两侧为山地高原,热量条件较差。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总体

3、上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可知该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制约粮食产量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条件。东北地区降水量总体上由东向西递减,日照和太阳辐射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应为由东向西递增,均不符合题意。(2019合肥模拟)在第五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56题。5图中M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6图中N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却是沙漠广布,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

4、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农垦、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5A6.D第5题,图中M地区位于贺兰山东侧,属于半干旱、干旱地区;光照充足,日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地处平原地区,土壤肥沃(但不是黑土),降水稀少是种植葡萄的不利条件;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第6题,图中N地区处于我国农牧过渡带上,由于人口增加,人类过度农垦和过度放牧导致该地区出现土地荒漠化。(2019吉林长春三模)下图为某城市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中A地大力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当地农民将土壤堆高起垄,在垄中播种马铃薯及施肥,然后覆盖稻草,待马铃薯萌芽出土后再将垄沟的泥土覆盖在

5、稻草上。马铃薯为喜光、喜水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1215 适宜)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据此完成79题。7下列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湖泊水位冬季高,夏季低B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C森林类型为山地针叶林D土壤为较肥沃的紫色土8图中最适合布局冬季度假区的是()A甲 B乙C丙D丁9关于该地马铃薯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是()A稻草覆盖技术能增加昼夜温差,利于有机质的积累B夏季种植、秋季收获,利于马铃薯生长C垄沟可以发展渔业,增加农民收入D覆盖稻草能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7B8.C9.D第7题,图示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湖泊水位夏季高,冬季低;据图中等高线和经

6、纬线可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森林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此地位于两广丘陵,土壤为红壤。第8题,冬季度假宜选择气温较高地区。丙地北侧有山地阻挡冬季风的侵入,且地势低,气温高;地形平坦,距湖泊近,环境较好,适合度假。第9题,稻草覆盖能起到保温、保湿(减少水分蒸发)、增加透气性的作用;稻草上覆盖垄沟泥土后,稻草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 (2019厦门模拟)下图示意甲、乙、丙三个地区的农业基本情况。读图,完成1011题。10与乙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A墨累达令盆地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刚果盆地11提高丙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A提高机械化程度B充分利用水资源C合理开垦当地土地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

7、草场10A11.D第10题,图中乙地种植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相当,商品率高,应是混合农业。与其相似的地区是墨累达令盆地,A对。四川盆地以种植业为主,塔里木盆地以牧业为主,刚果盆地以热带雨林迁移农业为主,B、C、D错。第11题,丙地是大牧场放牧业,提高载畜量的措施是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对。提高机械化程度,充分利用水资源,合理开垦当地土地与提高载畜量关系不大,A、B、C错。二、非选择题12(2019张掖模拟)图1中甲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图2是该省地形构成,图3是该省农业生产结构状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图3(1)分析该省中药材种类繁多的

8、原因。(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3)分析该省农业结构是否合理?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的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判断甲省为云南省,其药材种类繁多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第(2)题,影响工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原料、市场、交通、技术、政策、劳动力和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第(3)题,根据该省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而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判断该地区存在过度开垦等问题,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生态环境恶化,故判断其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答案】(1)气候原因:纬度较低,光热丰富,降水丰沛,地处高原,温差小,药材生长的自然条件好;地形原因:西部地势高差显

9、著,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2)药材加工的原材料丰富;土地、劳动力成本低;生产加工经验丰富;靠近国际、国内市场;优惠的政策条件。(3)不合理。该省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山间小盆地和平原比重很小,但是农业生产结构中种植业比重过大,高原、坡地地区过度开垦会引发水土流失、石漠化扩展,阻碍区域可持续发展。13(2019孝感统考)结合材料和图,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98510179】材料一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主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材料二下图为东北地区图。(1)图中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试分析其原因。(2

10、)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将如何变化?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促进东北商品粮基地发展?(3)描述丙地地表形态特征,并指出其生态功能。【解析】第(1)题,气温年较差的大小要考虑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幅度,此外还要考虑海洋和冬季风的影响程度。第(2)题,随着交通的发展,地广人稀的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将不断上升;促进该商品粮基地发展的措施可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科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分析。第(3)题,丙地位于三江平原,该地地势低平、沼泽广布;沼泽的生态功能可从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影响分别进行描述。 【答案】(1)甲地原因:甲地较乙地的纬度高,甲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较乙地的年变化大;甲地比乙地距海洋远,夏季和冬季的升温、降温较乙地快;甲地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更大,冬季降温幅度更大。(2)地位将不断上升。措施: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培育良种;延长农业的生产链,提高商品粮的附加值;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生产商品粮的积极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减轻自然灾害对商品粮生产的影响。(3)特征:地势低平,沼泽广布。功能:调节气候;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