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学案 粤教版必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002469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学案 粤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学案 粤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学案 粤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学案 粤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学案 粤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学案 粤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学案 粤教版必修5(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秩序()接轨()猖獗() 纽带()【答案】zhujuni二、多音字称亟【答案】chnchnjq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答案】契锲楔挈忡忡仲肿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潜移默化:_(2)屡禁不止:_【答案】(1)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2)指的是多次发布禁止做某件事情的命令却没有达到目的,这种事情仍继续发生,没有停止。2理解辨析(1)营利赢利两者都是动词。“营利”指以赚钱为目的,但未必赚到钱。“赢利”指收支相减之后获得利润,即赚到了钱。(2)法制法

2、治“法制”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方法和工具。“法治”根据法律治理国家。3对点小测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市场经济大环境中,我们要强调法律对人们强制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道德之外,为人们的行为设置一道有效而坚实的藩篱。()(2)秋高气爽,本是民众收获湛蓝天空的时节,但秋收“秸秆焚烧”的屡禁不止,却使“一根草”成为蓝天杀手。()【答案】(1)(2) 常识速览识作者中西方经济学专家林其屏林其屏,1944年5月生于福建省福清市。1968年1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政经专业。于19

3、962006年任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现任福建社会科学院企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福建论坛杂志社社长、编审,同时还兼任福建农林大学经贸学院兼职教授、福州大学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兼职教授、福建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福建特色研究会会长、中国西方经济学学会理事等职务。主要致力于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识背景2002年1月,福建学者林其屏撰写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两大基石的缺损和重构一文,引起很大反响。新华文摘于2002年第4期转载了这篇文章,文章认为,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治和德治统一的经济。在这里,规则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现在出现破损,因而,强化市场规则并逐步建立信用制度成

4、为当务之急。知常识社科文:即社会科学类文章,指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语言学、哲学(含美学)等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规律的文章。是目前高考常采用的一种阅读文体。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本文全面地论述了“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这一真理,指出了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强调要强化市场规则,逐步建立信用制度,以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文脉梳理【答案】信用重构两大基石 文本深读自主探究1文章是怎样论述“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这一中心论点的?_【答案】文章在引论中先提出中心论点,并指出,应强化市场规则,逐步建

5、立信用制度。然后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说理,先是从理论上论证“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强调了规则与信用的关系,规则是外在的约束,信用是内在的自律,两者都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然后从现实社会中指出规则和信用运行的状况,论证了市场经济中规则和信用的必要性。最后明确地得出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应当重构规则和信用两大基石的结论。2请赏析“信用是一项最重要的资源。人无信不立”这句话。_【答案】这句话是本文中闪光的警句。信用作为人的一种品德,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又有了特殊的含意是一项资源,而且是一项最重要的资源。所谓“资源”,就是能够给人们带来财富的生活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信用从原来的人品标志到

6、产生财富的凭借,说明了信用在现代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一项最重要的资源”又强调了它比其他事物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人无信不立”在今天的社会中,至关重要。3指出“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经济秩序与高增长的国民经济的关系,就像是在一条公路上拥挤着无数满载货物的车辆,由于有一部分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因而导致了整条公路行驶不畅”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_【答案】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论述“市场经济秩序”和“国民经济”这两个抽象的经济术语间的关系时,采用这样一个贴切的比喻,能化抽象为形象,省去了许多复杂的陈述,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4“市场经济是按规则运作

7、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是讲信用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又是德治经济。”分析这两句话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_【答案】第一句阐述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第二句阐述了市场经济是德治经济。两层之间是并列关系。两层意思相互阐发,相互补充。在文章一开始,作者就这样鲜明地提出了本文论述的重点:法治与德治并用,规则和信用同重。合作探究5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之一。中国人一直把诚实守信当作一种美德。我国古代的曾子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劝阻。曾子说:“你如果欺骗了孩子,

8、孩子就会不信任你了。”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从中你受到哪些启示或感悟呢?请联系相关资料,进行一番探究、品读。_【答案】(示例一)曾子做得对。一个人只有以诚待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西塞罗说过:“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莎士比亚认为:“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应该讲诚信。失去一头猪是小事,失去孩子的信任是大事;因为吝惜一头猪而让孩子失去诚信的美德更是得不偿失。(示例二)诚信固然重要,但有时候“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美。曾子的妻子欺骗孩子是出于善意,她要去赶集,把孩子带在身边一来自己不方便,二来无暇照看孩子,孩子可能会走丢,跟孩子解释孩子十之

9、八九不能理解,哄他说回来杀猪给他吃,孩子就会乖乖待在家里。曾子讲信用的同时,也该体谅妻子。(示例三)诚信可助人成功,失信常使人失败。就像墨子所说:“言不信者,行不果。”商鞅变法之前先立木南门取信于民,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努力取信于人,即使面对小孩子也不可失信食言。迁移学以致用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层进式结构本课成功地运用了层进式结构。先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并指出应强化市场规则,逐步建立信用制度。再分析问题:第一部分,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第二部分,规则和信用在当前市场经济中的运行状况。最后,解决问题:第三部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应当重构规则和信用两大基石。层进式结构的特点:围绕中心纵

10、向推进,可以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也可以最后推出中心论点。表面看来也是有几个分论点,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不能互换顺序,在进行论述时每一层的认识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仿佛上楼梯似的使论述层层深入。 2写法指导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三种格式:(1)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3)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依照这三种格式中的任意一种格式来写层进式的议论文皆可。3迁移运用以“严于解剖自己”为题,运用层进式结构列一篇议论文的提纲。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