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第06周)文言文断句(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999045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第06周)文言文断句(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第06周)文言文断句(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第06周)文言文断句(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第06周)文言文断句(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第06周)文言文断句(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第06周)文言文断句(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第06周)文言文断句(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断句(一)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李台州传宋杨万里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媪勃然怒曰:“官人

2、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质拜曰:“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泣下。宗质负其母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宗质乾道庚寅为洪,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予一见

3、不敢再,亦未知其孝。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选自杨万里集笺校)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

4、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B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C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D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梓人传唐柳宗元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

5、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

6、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衔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有删节)1对下列

7、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佣隙宇而处焉 处:相处B吾收其直大半焉 直:通“值”,价值C委群材,会众工 委:聚集D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 伐:夸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床阙足而不能理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B余往过焉 盘盘焉,囷囷焉C劳力者役于人 会于西河外渑池D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3下列各句都是直接反映梓人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A BC D4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

8、项是( )A梓人没有工具,索要工资比一般人高很多,床脚坏了要别人来修,很像“无能而贪禄嗜货者”,文章欲扬先抑以突显梓人出众的本领。B梓人善于选材、用人,所绘图纸精确,工匠们都很佩服他的才能,所以房屋建成后大梁上只落款他的大名。C“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文章通过神态、动作等描写所刻画的梓人就属于劳心的智者,极具管理能力。D本文借梓人建造房屋的方法来阐述治国之道,认为辅佐君王的宰相不需要事必躬亲,而应“知体要”,掌全局,统领百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2)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

9、句。视 都 知 野 视 野 知 国 视 国 知 天 下 其 远 迩 细 大 可 手 据 其 图 而 究 焉 犹 梓 人 画 宫 于 堵 而 绩 于 成 也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A项,处:居住。2D3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要认真审题,选择直接描写的选项。写木匠家里没有工具,写众木匠的敬畏,都属于间接描写。所以答案是C。4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B项,原文只说“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并非工匠佩服梓人才能才让他落款。5(1)有才能的人提拔上来重用他们,使(他们)并不感激自己的

10、恩德;没有才能的人就辞退,停止他们的工作,也没有谁敢怨恨。(2)宰相真是伟大呀!懂得这个道理的,只是我们所说的宰相罢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1)首先要准确翻译句中的关键词。进而由:提拔并任用;德:感激;退而休:辞退,停止(工作);愠:怨恨。其次要译出大意,做到通顺、流畅。(2)首先要准确翻译句中的关键词和特殊句式。大哉相乎:主谓倒装;是:这;所谓:所说;而已:罢了。其次要译出大意,做到通顺、流畅。6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参考译文】裴封叔的住宅,在光德里。有个木匠师傅敲响了他的大门,想在他那里租间空屋居住。他的职业让他随身

11、带有量尺(度量长短的工具)、圆规、曲尺(量方的器具)、墨线和墨斗等东西,家里没有木工用的磨刀石和刀斧这些工具。问他的技能,他说:“我善于计算建筑材料,看房屋建筑的规模,(考虑怎样用料)适合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的需要,(随后)我就指挥工匠们具体劳作。若是没有我,工匠们就无法建成一座房屋。所以,到官府干活谋生,我得到的工资(是工人们的)三倍;到私家干活,我得到的工钱是总收入的大半。”有一天,(我)到他的屋里去,看见他睡的床缺了一只脚(自己)却不会修理,说:“打算请别的木工来修。”我觉得他很可笑,觉得他是个没有技术却贪图工钱和财物的人。后来,京兆尹要修建衙门,我经过那里,看到积聚了许多建筑材料,汇

12、聚了许多工人。他们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圈子面对那个木匠师傅站着。木匠师傅左手拿着度量工具,右手拿着一根棒,就站在中间。(他)估量房屋的规格,观察哪根木头可以选用,然后挥着手里的那根木棒说:“砍它!”拿斧头的工人们就奔向右边。回过头去指着(木料)说:“锯它!”拿锯子的工人们就奔向左边。一会儿,拿斧头的在砍,拿刀子的在削,都看他的脸色,等他说话,没有哪一个敢自己决定怎么干。其中有个别担当不起任务的,他就生气地斥退那个人,也没有谁敢怨恨他。他在墙上画了一座房屋的图样,只有一尺见方的面积,却可以把房屋结构丝毫不差地全部勾画出来,照着图样的尺寸计算来建造大厦,就不会有出入了。房屋建成以后,

13、在正梁上题字说:“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建造。”就是他的姓名。所有实际动手造房子的工匠们都不列名,我向四周一看大吃一惊,这才明白那个木匠师傅的技术确实是十分高超。接着,我感叹道:那个木匠师傅是放弃他的手艺,专门发挥他的智力,而且能了解、掌握(体察)建筑学关键问题的人吧!我听说用脑力的人指挥(役使)人,用体力的人被人指挥(役使),他大概(也许、恐怕)就是用脑力的人吧!有手艺的人使用他的技能,有智慧的人出谋划策,他也许就是有智慧的人吧!这完全可以作为辅佐帝王、治理国家法则,事情没有什么比这更近似的了。那些治理国家的帝王,根本在于用人。那些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宰相,选拔、任命官吏,指挥、使用官吏,分别按照

14、朝廷的法律规定来升降他们,一律按朝廷的制度来整顿他们,就像那个木匠师傅依据规矩绳墨来决定房屋的规格(规制、规模)一样。选择天下的官吏,使他们适合所担当的职务;安定天下的百姓,使他们专心工作。观察了京城就了解乡野,观察了乡野就能了解各地,观察了各地就能了解全国。那些远的近的小的大的各种事情,都可以用手按着图纸来决定怎样处理它们。这就像木匠师傅在墙上先画房屋草图然后照着它建造房屋直到完成一样。有才能的人提拔上来重用他们,使(他们)并不感激自己的恩德;没有才能的人就辞退,停止他们的工作,也没有人会怨恨自己。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尊自大,虚图功名,不亲自去做那些微小琐碎的事情,不干涉众官的工作,每天和天下的杰出的人才一起讨论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这就像梓人善于运用众工匠而不自夸手艺一样。只有这样做宰相的方法才真正掌握,全国各地也就能治理好了。做宰相的方法真正掌握好了,全国各地真正治理好了,天下的人就会抬头仰望着说:“这是我们宰相的功劳呀!”后人也会根据史书记载的事迹仰慕地说:“这是那个宰相的才能呀!”就像那个木匠师傅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梁上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