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第14章免疫系统4章节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994968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30.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第14章免疫系统4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免疫学第14章免疫系统4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免疫学第14章免疫系统4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免疫学第14章免疫系统4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免疫学第14章免疫系统4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学第14章免疫系统4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第14章免疫系统4章节(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免疫器官,一、中枢免疫器官,又称初级(一级)淋巴器官。 是各类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起主导作用。,(一)骨髓(bone marrow),功能:所有血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和分化的场所,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骨髓免疫功能缺陷,严重损害造血功能,并导致免疫缺陷症的发生,(二)胸腺(thymus),胸腺位于胸骨的后方,紧贴气管和大血管的前面,由两叶组成。腺体大小随年龄而改变,在青春期以前生长到最大限度。,细胞组成:胸腺细胞和基质细胞 基本结构单位:胸腺小叶(皮质、髓质) 功能:培育和输出成熟的T淋巴细胞(集中在 出生前后) ,形成对自身抗原

2、的耐受性; 产生胸腺激素(胸腺肽、胸腺生成素等),(三)腔上囊(法氏囊),鸟类特有,B细胞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二、 外周免疫器官,又称次级淋巴器官。 是成熟淋巴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定居、增殖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一)淋巴结(lymph nodes),分布:广泛分布于全身的淋巴通道上,位于凹陷隐蔽处或脏器的器官门附近。 细胞组成:T细胞约75%,B细胞约25% 功能:过滤和清除异物,产生免疫应答。 * 淋巴结肿大。,(二)脾脏(Spleen),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 细胞组成:T细胞占40%,B细胞占60% 功能:血液滤过、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夫素、造血(早期胎儿),(三)粘膜相

3、关淋巴组织(MALT)和皮肤相关淋巴组织(SALT),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是接受抗原刺激的部位,也是发生免疫效应的场所。,第六节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种类,免疫细胞: 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的统称。 免疫活性细胞(immunocompetent cells, ICC): 指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又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lymphocytes),T淋巴细胞 免疫活性细胞 (ICC) B淋巴细胞 (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一、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共同特征:具备抗原受体 非终末细胞 参

4、与淋巴细胞再循环,(一) 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 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负责细胞免疫,辅助和调节体液免疫。,1、T细胞的表面标志,(1)T细胞表面受体 TCR 细胞因子受体(如 IL-1受体、IL-2受体等。活化细胞表面的数量高于静止细胞),有丝分裂原受体(见表) 病毒受体(HIV受体、麻疹病毒受体) 其他受体(SRBCR等),T细胞抗原受体(TCR)和TCR复合体,TCR 1)结构:异二聚体(胞外分为V区和C区) 、链组成TCR。 、链(结构与、链相似)组成了 TCR. 2)功能:特异性识别MHC-Ag肽复合物,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一活化信号。,TCR-CD3(1),CD3分子

5、: 与TCR组成TCR-CD3 复合体。 1)结构:由、和六条肽链组成。 胞浆区含一个或多个ITAM(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 2)功能:参与向T细胞内传递活化的第一信号。,常用活化人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原,分化抗原(CD2,CD3,CD4,CD8,CD28 ) MHC抗原(表达MHC-I类抗原,细胞活化后表达II类抗原) 其他,(2)T细胞的表面抗原,CD4、CD8 协同受体 CD4 1) 结构:单链跨膜蛋白分子 2) 功能:CD4MHCII分子,稳定T细胞与APC的结合;参与信号传导;是HIV的gp120的结合位点;参与胸腺细胞的胸腺选择。,CD8: 1)结构: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异二聚体,2

6、)功能:CD8MHC I分子,稳定CTL与靶细胞的结合;参与信号传导;参与胸腺细胞的胸腺选择。,CD28协同刺激受体 1)结构:由两条肽链构成同源二聚体,胞外区有一个 IgSF样区域,胞内区有ITAM 。 2)功能:与B7(CD80,CD86)结合,参与APC或靶细胞与T细胞的粘附;通过其胞内区ITAM参与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无这一结合,T细胞将处于失能状态)。,CD2/LFA-2 又称绵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其配体为LFA-3(CD58) 1)分布:T细胞、胸腺细胞、NK细胞 2)功能:增加TCR与抗原肽-MHC复合体的结合;参与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信号传导;E花结实验,用于检测外周血的T

7、细胞数。,CD40L(B细胞的协同刺激分子,CD154) 激素和介质受体,2、T细胞亚群及其主要功能,(1)T细胞和T细胞: 1) T细胞:占T细胞比例较少,约510;主要识别病原菌的胞膜成分,无MHC限制性。参与早期非特异性免疫。 2) T细胞:是主要的T细胞群,9095%。 * Th、Tc、Ts,Developmental time course of TCR gene expression,(2)CD4T细胞和CD8T细胞(T细胞中): 1) CD4T细胞 辅助体液免疫,介导细胞免疫,参与免疫调节。 Th2细胞;Th1细胞 / TDTH 2) CD8T细胞 CTL细胞;Ts细胞?,3、T

8、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与膜表面分子的表达,(1)T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2)T细胞膜表面分子的表达 1) 阳性选择: T细胞的TCR 基质细胞表面的MHC; 不识别,凋亡;识别的,继续发育; 获得可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单阳性T细胞。 2)阴性选择: T细胞的TCR 基质细胞表面的自身多肽-自身MHC分子复合体; 识别,凋亡;不识别的,继续存活成熟; 获得对自身成分具有耐受性的T细胞克隆 最终进入外周的是可识别外来多肽-自身MHC复合体的成熟T细胞。,(二)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负责体液免疫,同时具有一定的抗原递呈功能。,1、B细胞的膜表面分子,(1)B细胞抗原受体(BCR)及其复合体 BCR,即膜

9、免疫球蛋白(SmIg),多为SmIgD和SmIgM。可作为成熟B细胞的特征性标记。 BCR可直接识别完整的、天然的蛋白质抗原、多糖或脂类抗原。 Ig和Ig分子(CD79a和CD79b):参与B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 * =TCR中的CD3分子。,/,(2)CD19、CD21(CR2)和CD81协同受体复合体 =T细胞中的CD4或CD8 * CD21为EB病毒受体,仅在 成熟B细胞表面表达,B细胞活化后消失。 (3)CD40协同刺激受体 =T细胞中的CD28 配体为CD40L,B 细 胞 协 同 受 体 复 合 体,(4)B细胞表面其他膜分子,CD80和CD86 MHC(I、II) Fc受体 CR

10、 丝裂原受体 激素和递质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2、B细胞的亚群,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B1细胞( CD5+):主要识别非蛋白质抗原,介导TI-Ag产生低亲和力IgM抗体。主要参与抗细菌感染的黏膜免疫应答。无免疫记忆。能产生多种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与自身免疫病相关。,B2细胞(CD5-):即成熟的B细胞,主要识别蛋白质抗原TD-Ag,产生高亲和力抗体,行使体液免疫功能,有免疫记忆。,3、B细胞的分化成熟,骨髓内分化阶段(抗原非依赖) 外周分化阶段(抗原依赖),在B细胞发育的抗原非依赖期,可发生阴性选择。这种选择的信号是由B细胞表面表达的链传导。清除自身反应性B细胞克隆。 在B细胞发育的抗原依赖

11、阶段,同样发生阳性选择。导致B细胞的亲和力成熟。,二、 NK细胞,1、NK细胞的特征,第三类淋巴细胞,又称裸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K细胞 表面分子: CD2、CD16、CD56、IL-2受体、干扰素受体、KIR(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AR(杀伤细胞活化受体)等,2、NK细胞识别靶细胞的机制,与靶细胞表面MHC I类分子的表达有关 KIR识别表达于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MHC I类分子,介导胞内抑制信号的产生。 KAR识别结合分布于自身组织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糖类配体,转导活化信号。,3、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方式,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类似于CTL作用。 ADCC作用 Fas/Fa

12、sL途径致靶细胞凋亡 释放细胞因子攻击靶细胞,LA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PBL LAK细胞 (体外IL-2处理) 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动物肿瘤组织中分离出的淋巴细胞,经过IL-2处理后,具特异杀瘤作用。,5、NK细胞的免疫功能,抗病毒感染、抗肿瘤免疫(非特异性),三、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抗原递呈细胞,又称辅佐细胞或A细胞指具有摄取、消化、加工和递呈抗原能力的细胞。分为专职的和非专职的APC。 专职APC表达MHC II类分子,并以多肽片段-MHC分子复合体递呈抗原,又表达CD80协同刺激分子的APC。包括:M、DC和B细胞。

13、,抗原递呈细胞,非专职性APC皮肤成纤维细胞、脑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在细胞因子作用下,也可表达MHC II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CD80),而在普通情况下不具有抗原递呈能力。 抗原提供细胞捕获抗原后不摄入胞浆内处理,将抗原分子滞留在细胞表面供B细胞识别和结合。如滤泡树突状细胞。 靶细胞表达MHC I类分子,递呈抗原-MHC I类分子复合体给CD8+Tc细胞。,(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 =血液中单核细胞(monocytes)+组织中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s) 两者在发育上有连续性。 MPS细胞可贴壁生长。(树突状细胞的贴壁能力较弱) Monocytes不

14、同于mononuclear cell。 巨噬细胞又称大吞噬细胞。,单核细胞体积较大,蹄状核(左,普通光镜)。透射电镜显示其高尔基体发达、粒体丰富、胞浆颗粒明显(中)。扫描电镜显示腹腔巨噬细胞粘附于玻璃表面(右)。,功能:1)吞噬(非特异性吞噬可被特异性免疫增强)和杀伤作用(调理作用、ADCC作用);2)抗原递呈作用(APC作用和抗原提供细胞作用);3)免疫调节作用;4)免疫病理作用。,(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结构特点:细胞膜向外伸出形成许多长的树状突起,胞浆内无溶酶体及吞噬体,吞噬能力弱或无。 主要功能:递呈抗原,并指状D细胞可刺激初始T细胞的活化。另外,还具

15、备免疫调节等多项功能。 分类:IDC、FDC、LDC等。,上皮组织中的LC(1,普通光镜)吞入外来抗原后即进入引流淋巴结的T细胞区,成为IDC(2,扫描电镜照片)。,1 郎格汉斯细胞 (Langerhans cells) 存在皮肤组织细胞表面表达MHC类抗原、FcR、C3bR。,2 并指状树突细胞(interdigitating DC) 存在于淋巴组织的胸腺依赖区,IDC表达高水平的M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B7, 具有激活T细胞的能力。,B cells,FDC,3 滤泡树突细胞(folicular DC, FDC) 存在于淋巴滤泡,不表达MHC分子,含丰富的Fc受体和补体受体。 淋巴滤泡内

16、的FDC通过Fc受体和补体受体捕获被致敏的抗原,并将其递呈给B细胞,(三)B细胞,对抗原的摄取方式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局部抗原浓度低,通过BCR进行受体介导的内吞,激活Th和B细胞自身。 胞饮作用局部抗原浓度高,通过胞饮非特异地摄取抗原,仅激活Th,BCR不参与。,M在递呈微生物抗原中是功能最活跃的。 一般,大量抗原初次进入时,DC为APC。 少量抗原再次进入时,B细胞为主要的APC。,四、粒细胞等炎症细胞,自身无抗原特异性,但在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一、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主要细胞,又称小吞噬细胞。 人体血液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有临床检测意义。 表面具有IgG Fc受体和C3b受体,具有ADCC效应。,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i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