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学杨善林14企业管理学第十四章节财务管理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994825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4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学杨善林14企业管理学第十四章节财务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企业管理学杨善林14企业管理学第十四章节财务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企业管理学杨善林14企业管理学第十四章节财务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企业管理学杨善林14企业管理学第十四章节财务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企业管理学杨善林14企业管理学第十四章节财务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学杨善林14企业管理学第十四章节财务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学杨善林14企业管理学第十四章节财务管理(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财务管理,14.1 财务管理概述,14.1.1财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开发市场需求,生产特色产品,运用好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要素。其中,财力要素资金对于企业尤为重要,它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用于生产经营周转和创造物质财富的价值。资金犹如企业的血液。缺少资金,企业留不住人才;缺少资金,企业买不到原料;缺少资金,企业几乎是寸步难行。,财务管理主要是指对于企业资金的管理,其对象是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即资金运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从不同的渠道投入到企业,以不同的资产形式体现出来,在企业管理者的规划下,有规律地进行企业的资金

2、运动:筹集资金、运用资金、收回资金和分配资金,如图14-1。,随着企业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企业资金总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企业资金以货币资金形态开始,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购买原材料及各种劳动对象为生产储备必要的物资,货币资金就转化为储备资金。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利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这时,企业的资金即由原来的储备资金转化为在产品形式的生产资金。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一部分货币资金由于支付职工的工资和其它费用而转化为在产品,成为生产资金的一部分;此外,生产过程中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因使用而磨损,这部分磨损的价值通常称为折旧,转移到在产品的价值中,也构成生

3、产资金的一部分。当产品制造完成时,生产资金又转化为成品资金。,在销售过程中,企业将产品销售出去,获得销售收入,并通过银行结算取得货币资金,成品资金又转化为货币资金。由于这一阶段取得的货币资金不仅包括产品的成本价格,而且包括工人劳动等附加价值,因此这里的货币资金比供应阶段投入的货币资金要有增值部分。针对增值后的资金,企业一部分用于分配,一部分用于重新投入生产,从而形成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上述企业资金从货币资金开始,经过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依次转换其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的过程就是资金的循环,不断重复的资金循环就是资金的周转。企业资金只有不断的循环和周转才能既保存自己的价值又实现价值的增值。资

4、金周转速度越快,资金利用效果就越好,企业经济效益就越高。,现代企业不仅存在着实物商品的资金运动,也存在着金融商品(资本商品)的资金运动。金融商品是指各种能在金融市场反复买卖,并有市场价格的有价证券。与实物商品的资金运动相比,金融商品的资金运动更为简单,它只经历买与卖两个阶段,其资金形态也随之由货币资金转化为金融商品资金,再由金融商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并实现其价值的增值。 无论企业经营的是实物商品还是金融商品,财务管理都是对于企业资金运动的管理。由于资金运动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如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等),因此财务管理也因其管理的价值形态不同而包括不同的管理活动:

5、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的收回和分配活动等,我们通常将这些活动称为财务活动,而对于这些活动的管理则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下面予以具体介绍。,1.筹资 企业开展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活动的前提就是要有足够的资金,因此,筹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首要环节。所谓筹资是指企业为满足其各项财务运作的需要,筹措和集中所需的资金的过程。企业筹集的资金,主要是货币资金,也可以包括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它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可以折算成货币资金的形态)。资金形态的多样性,会使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来选择和确定不同的资产类型。在筹资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确定筹资的总规模,以保证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筹资渠道、筹资方式

6、和筹资工具的选择,确定合理的筹资结构,降低筹资代价和筹资风险。一般而言,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筹资并形成三种性质的资金来源:(1)从企业所有者那里取得资金,形成资本金;(2)从债权人处取得资金,形成负债;(3)将企业获得利润的一部分保留出来,形成一部分所有者权益。,2.投资 企业取得资金后,必须将资金投入使用,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否则,筹资就失去了意义。投资是指以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企业的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把资金直接投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以便获取利润。例如,购置设备、原材料,兴建工厂等。间接投资又称证券投资

7、,是指把资金直接投放于金融性资产以便获取股利或者利息收入。例如,购买企业债券,购买股票等。 在投资过程中,企业一方面必须确定投资规模,以保证获得最佳的投资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使投资的收益较高而投资风险不大。,3.分配 企业在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过程中会获得相应的收入,当收入抵减了相应的成本费用和销售税金后就形成了利润。广义的资金分配是指对收入和利润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过程,而狭义的分配仅指对利润的分配。企业必须在国家的分配政策指导下,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分配原则,合理确定分配的规模和分配的方式,以使企业获得最大的长期利益。 总之,伴随着资金价值形态的变化(货币

8、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增值资金等的循环变化),财务活动反复经历着筹资、投资和分配的过程,它们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14.1.2 财务管理的特点与组织结构 1.财务管理的特点 企业的管理活动是全方位的,包括人、财、物等各个要素以及供、产、销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活动,如供应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劳动人事管理、技术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各种管理工作密切联系和配合,又各具特色。其中财务管理的特点更加明显。,(1)财务管理的实质是价值管理,即在人和物的管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价值方面的管理,都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财务管理的外在特点是价值管理,其内在特点则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 (2)

9、财务管理与企业各方面管理有广泛的联系。财务管理的触角常常伸向企业经营的每个角落。 (3)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财务管理所运用的指标,统称财务指标,它以价值形式综合反映企业经营能力、成果和状态。,2.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 上述特点体现了财务管理与其它管理工作的关系:财务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这种重要的地位,在划分企业组织结构时,财务部门通常都与企业的其它传统部门(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并列起来,负责企业总体的以及其它各个部门的财务工作。图14-2显示了企业组织结构划分的一般方式。,图14-2 企业组织结构的一般方式,在这种组织结构中,财务处与会计处分开,

10、其下再根据工作内容设置若干科。财务处主要负责资金筹措、投放、分配、日常调度及退休金管理等项工作;会计处主要负责记账、算账、报账、用账等项工作,提供各种数量化的财务信息。该种财务机构的设置方式适合于大中型企业。 实践中,各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应当与企业规模、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可以采纳上述组织结构的一般方式,也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变化,采取下面两种财务机构设置形式。,(1)以会计为轴心的财务管理机构。这种机构将会计与财务合二为一,具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种职能。在该机构内部,以会计核算职能为轴心来划分内部职责,如设立存货、固定资产、成本、出纳、销售、报表等分部门,有的也

11、单设财务分部门。这种财务管理机构适合中小型企业。 (2)公司型财务管理机构。这种机构的特点是,财务管理机构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法人,独立对外从事各种财务活动,而且在公司内部除了设立从事财务活动的业务部门外,还设立作为一般公司所需的行政部门。这种财务管理机构通常称为财务公司,一般设立于大型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的内部,主要负责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的整体财务管理和各成员企业之间的财务协调,各成员企业各自进行自身的日常财务管理。,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与财务机构是合并设置的,由总会计师或主管经营管理的副厂长(经理)来负责企业会计和财务两方面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财务与会计机构合并

12、设置的模式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已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主理财、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所面临的理财环境越来越复杂,财务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财务管理的独立地位也就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应当借鉴西方国家财务管理的成功经验,将财务管理部门从会计部门中分离出来,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大型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应当设置财务公司。,14.1.3 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在企业所追求的诸多“职能化”目标中,盈利或资本增值即属财务目标。 传

13、统观点认为,财务目标是应当与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两种目标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而现代财务理论将财务目标等价地表达为企业目标。这是因为,企业由于其经济活动职能化的内在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追求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产品的质量改善以及盈利等诸多目标,而且有时可能为了某种战略考虑(如规模扩展)而牺牲其它的目标(如盈利)。然而,从长远意义上说,只有实现资本增值才是企业的本质追求。企业之所以追求其它目标,无非是为了能使企业实现更多的资本增值而已。所以,动态地看,财务目标是企业目标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职能化”目标,其它目标都由此而派生。这样,企业目标往往就被等效于财务目标。

14、,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利润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企业财富增加得越多;另外,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获取利润的多少表明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实力。所以利润最大化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但是这种观点仍然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1)没有考虑利润的时间价值。(2)没有考虑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3)没有说明所获利润同所承担的风险之间的关系。,2.每股利润最大化或资本利润率最大化 每股利润是税后净利润与普通股股数的比率;资本利润率是税后净利润与资本额的比率。前者针对股份制

15、公司,说明了每股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后者说明了所有企业的投入产出关系。这种观点将企业所获净利润与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可以避免“利润最大化”的第二个缺点,然而它仍然存在着“没有考虑利润的时间价值”和“没有说明其中的风险”两个缺陷。,3.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者投资企业的目的,在于获得尽可能多的财富。因此,他们往往更关心的是企业将来盈利的能力,而不是企业已经盈利的数额。企业价值正是反映企业潜在或预期盈利能力的一项综合指标,它是指通过市场评价而确定的买卖企业的价格,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企业已经盈利的数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价值和企业将来的盈利能力,

16、但它们有时是相悖的,即盈利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企业价值的增值。有时企业利润虽然增多了,但企业资产却贬值了(以较多的消耗换取的利润),企业存在着暗亏,这对投资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相反,如果企业资产价值增多了,生产能力强大了,则企业一定具有持久的盈利能力,抗御风险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因此,人们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深切的感受到,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更为必要,更为合理。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问题,企业所得的利润越多,实现利润的时间越接近,利润实现得越稳定,企业的价值或股东的财富就越大。这一目标还充分体现了对企业资产增值保值的要求,有利于纠正企业追求短期利益行为的倾向。,14.2 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财务活动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利益的协调,它通过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讨价还价以实现收益风险均衡。为了进行讨价还价或为了实现收益风险的均衡,财务管理的主体必须建立一些基本的财务管理观念或基本的财务原则,并以此指导企业的财务活动。财务观念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观念的更新会带来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观念作为意识,决定着管理行为和管理方法。一般而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