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课件8章节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989651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经济学课件8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农业经济学课件8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农业经济学课件8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农业经济学课件8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农业经济学课件8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经济学课件8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学课件8章节(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农业资金,市场化程度高,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就越来越依赖于资金,资金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增长的核心要素。,农业经济学,第八章 农业资金,一、农业资金的含义与特点 二、农业财政资金 三、农业信贷资金 四、农户资金,农业经济学,一、农业资金的含义与特点,(一)农业资金的含义 是指国家、农户或社会其它部门投入农业领域的各种货币资金、实物资本和无形资产,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总和。 狭义:指社会各投资主体投入农业的各种货币资金。,农业经济学,农业资金的作用,资金是农业生产单位获取和使用各种生产要素并使其合理配置的必要手段。 资金的分配和使

2、用是国家对农业实行管理的重要工具。 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效益的主要表现。,农业经济学,(二)农业资金的分类,1、按农业资金存在的形态 2、按农业资金的所有权 3、按农业资金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阶段 4、按农业资金的价值转移方式 5、按资金投入领域的产品性质 6、农业资金的来源(或投资主体)进行分类 7、按农业资金服务的对象进行分类,农业经济学,三阶段规律 农业资金运动的快慢决定了农业生产中资金利用的经济效益的高低。,(三)农业资金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贮备资金,固定资金 流动资金,货币资金 实物资金,农业经济学,1、周转期长,周转速度慢 2、季节性 3、不稳定性 4、自给性,农

3、业资金运动新特点,依赖性增强 多元化 空间范围扩大 风险性大,特点,农业经济学,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1、农业是弱质产业,低利润率。 2、农业抵抗自然风险能力低,农业投资风险大。 3、农业金融支持下降。 4、国家财政支持严重不足。 5、农民拥有大量存款。,农业经济学,解决农业资金不足的途径,国家动用一定的政策手段使一部分工业剩余转移到农业当中去。,农业经济学,二、农业财政资金,(一)农业财政资金的含义 是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农业经济学,农林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其他农业财政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业经济学,(二)农

4、业财政投资的理论依据,1、农业公共产品需要财政投资来提供 2、农业生产的外部性需要财政投资来校正 3、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财政投资来支持与保护,农业经济学,(三)中国财政支农概况,19781987 财政支农全面改革阶段 19881997 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9972002 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共财政框架 2003年以来,财政支农实现战略性转变,农业经济学,少 取,农业特产税 牧业税 农业税 屠宰税,多 予,粮食直补 综合直补 粮种补贴 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经济学,节水灌溉,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六小工程,农业经济学,两免

5、一补,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农业经济学,三奖一补,对财政困难的县乡政府增加县乡税收收入,以及省市级政府增加对财政困难县财力性转移支付给予奖励,以调动地方政府解决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县乡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给予奖励,促进县乡政府提高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对产粮大县给予奖励,以确保粮食安全,调动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对以前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工作做得好的地区给予补助,以体现公平的原则。,农业经济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增加防汛抗旱 动物防疫 “家电下乡”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业经济学,近7年来,中

6、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各项支出的年均增幅超过了20%。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5955.5亿元,增长了37.9%,其中中央财政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达到1027.7亿元,增长了107.7%。,农业经济学,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的惠农政策。 2009年,将紧紧围绕着“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中心任务安排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经济学,特点,取消农业税 财政支农力度显著加大 财政支农结构不断改善 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 逐步将农村事业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加强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

7、进步、 农业抗灾救灾、农村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等支持。,目前,以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支农体系已经显现。,农业经济学,(三)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原则,1、效率原则 所谓效率原则是指财政部门对农业财政资金支出进行有效配置,使既定的资金产生最大的产出或效益 。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成为中央财政连续加大农业投入之后的关键所在。,农业经济学,5955亿元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取得五大成就,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启动农村潜在的巨大需求 建立健全稳定的增长机制,农业经济学,农机具

8、购置补贴100亿元,可增加农机工业销售产值约635亿元 从90亿元的增加到150亿元的“家电下乡”补贴,可拉动内需1000多亿元, 超市下乡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吸纳农村人口就业约110万人,增加农村市场消费900亿元 向农村投放1100亿元的偿债资金拉动内需4000多亿元,农业经济学,2、公平原则 为反映农村社区全体居民的利益,政府在农业财政资金的投向和数量上应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利益。,农业经济学,3、稳定原则 一是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本身要根据农业发展的要求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率,不能忽高忽低,从而造成农业经济增长的波动。二是要求农业财政资金成为农业经济波动的稳定器。,农

9、业经济学,4、持续原则 持续原则首先要求农业财政资金投入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求农业财政支出要可持续。,农业经济学,(四)农业财政投资的政策取向,1、农业公共性财政资金 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纯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共产品生产、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投入。,农业经济学,2、农业调控性财政资金 是指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行为、缓冲市场冲击等农业宏观调控方面的财政支出。,农业经济学,3、农业保护性财政资金 是指用于对农业产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财政支出,它体现了公平的原则。,农业经济学,三、农业信贷资金,(一)农业信贷资金的含义 农业信贷资金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是指各种金融机

10、构和个体信贷供给者投入到农业产业中各个环节的单位或个人的各种信贷资金。 狭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供给者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的中的信贷资金。,农业经济学,(二)农业信贷资金对农业发展的作用,1. 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技术进步 2. 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公共投资 3. 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大规模私人投资,农业经济学,(三)农业信贷资金的分类,1. 商业性农业信贷资金 是指由商业性农业信贷机构所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 。,中国农业银行,农业经济学,2. 合作性农业信贷资金 是由农业合作信贷组织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农业经济学,3. 政策性农业信贷资金 是指由政府的农业政策性农业信贷机构提供的农

11、业信贷资金,农业经济学,4. 民间农业信贷资金 是指由民间个人农业信贷供给者利用其自有资金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农业经济学,四、 农户资金,(一)农户资金的概念 农户资金是指农户农业生产所得或其它收入中可以用于农业投资的现金、银行存款等资金。 农户资金是农业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私人投资的主体。,农业经济学,(二)农户资金的来源,1. 农业生产经营所得 2. 非农业生产经营所得 3. 劳务所得 4. 财产性收入 5. 转移性收入,农业经济学,(三)农户资金的投资范围,1. 农业生产费用支出 2. 农产品存储、销售费用以及税费支出 3. 农业生产工具、机械设备购买支出 4. 农业设施建造支出,农业经济学,(四)农户农业投资的行为,1. 农户是市场中的一个理性主体 2. 农户资金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分配 3. 农户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的均衡 4. 农户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分配,农业经济学,复习思考题,1.农业资金的内涵与特性是什么? 2.何谓农业财政资金?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理论依据与原则是什么? 3.按功能性来划分,农业财政资金有哪些类别? 4.何谓农业信贷资金?试论述农业信贷资金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试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性农业信贷、合作性农业信贷与政策性农业信贷之间的关系。 6.试分析农户在农业投资中的行为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