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纲要课件上篇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982524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纲要课件上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历史纲要课件上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历史纲要课件上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历史纲要课件上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历史纲要课件上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纲要课件上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纲要课件上篇(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研政治的几项说明,田耕 公共邮箱: 密码:123456,1、必须清晰的几个问题,竞争激烈: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置于死地而后生”。 相信:知识创造财富,知识改变命运。 要有强烈的职业意识。(学术与非学术之分) 考研也是一种投资,要追求回报。 要有名校意识。 讲求一点策略。,2、上课听什么?,必须清楚地知道每门课、每章节的重点。 重点知识必须将理解到位。 复习方法及其他。,3、如何利用讲义?,讲义是记忆手册,是本学科重点知识的荟萃。 “红宝书”是根本。 两者互相参阅,缺一不可。 建议买一本习题集;,4、命题特点,1、以考试大纲为范围; 2、以教材为基准; 3、以党中央精神为指导; 4、以中国

2、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重点是“科学发展观” ) 5、以社会热点为话题; 6、以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重点、运用知识为考察重点。,5、复习建议,问题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如:2011NO.36、(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4分) (2)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说明“主义”和“信仰”是有“力量”的?(6分),6、关于政治考纲调整的说明,五大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22 核心议题:从哲学的角度论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0.30 核心议题:中

3、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14 核心议题: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中国共产党获得执政地位的合理性以及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四、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0.16 五、世界经济与政治分析0.18,纲要指南(一),田耕,应试必须明白的三个方面:,三个选择:(政治倾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中宣部和教育部规定的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

4、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两条线索,抗争史:外来入侵与民族反抗; 探索史: 农民阶级(太平、义和团) 地主阶级(洋务) 资产阶级(戊戌、辛亥) 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方法:,理解为先、主抓重点 对历史而言,理解是记忆之母。 历史基本事实需要准确记忆,包括重要人物、时间、重要文献、主要经过、结果以及影响等。,应试参考书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又出08版,增加2006年以后的“科学发展观”内容。 20XX理论热点面对面,中宣部理论局编

5、写。 半月谈杂志 七个怎么看:2012年理论热点面对面,上篇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大事记: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政府腐败。 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学会表述)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双半性质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关税值百抽五;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获得领事裁判权及片面最惠国待遇。 2、双半社会性质及其理解 理解(教材六句话) 鸦战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6、半封建社会。经济上不再是完全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中国逐步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所以称为半封建社会。同时,尽管中国部分地沦为殖民地,但是清王朝依然存在,所以政治上是半殖民。,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农民与地主阶级。 主要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前者是后者的前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知识点:鸦战、二鸦战、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三元里抗英、义和团、林则徐、魏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军事侵略:割地(南京、中英北京、瑷珲、中俄北京、勘分西北界约记、改定伊

7、犁条约、马关条约);赔款(南京、北京、马关、辛丑条约),2、政治控制: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辛酉政变;领事裁判权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海关英国人赫德把持中国海关四十多年。 3、经济侵略:开放口岸(南京5处、天津10处、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破坏关税自主权(南京5%、天津不重复收税);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马关设工厂);,4、文化渗透:宗教与报刊: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精神,摧残中国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周作人,汪精卫,赫德,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反抗外侵斗争历程:三元里、太平军、中法(冯子材)、台湾刘铭传反割台、义和团等。 2、粉碎瓜分

8、中国图谋;原因:不屈不饶的民族反抗精神。,第三节 反侵略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1、失败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官员腐败、用人不当、军事失利等,典型:慈禧寿辰与甲午战争)。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前者是更根本的原因。 2、民族意识觉醒: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编写四洲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写海国图志;近代史上最早提出吸纳西方政治学说的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的等,其中郑观应著盛世危言提出与西方国家“商战”的口号。甲午战后,形式更加危机,严复写救亡决论喊出“救亡”口号,翻译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理论,为危机意识与民族危机提供理论依据。孙中山于1894年11月创办兴中会

9、,喊出“振兴中华”时代最强音。,魏源旧址,魏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 A天朝田亩制度(1)按人口与年龄平均分配土地;(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该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最高峰;但是这种社会理想不切实际,只能是幻想,它从来也没有实行过。 B洪仁玕资政新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标志太平天国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 C在双半社会的中国,尽管农民阶级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是它自身不可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10、任务。,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A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提出“以中国之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后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洋务派的指导思想。通俗的说: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主要人物:奕訢、曾左李张。 B 兴办三方面事业: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军企;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国内最大造船厂;)民用工业(最早的是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的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新式海军(北洋主力,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京师同文馆、詹天佑、严复等),江南制造总局,北洋水师,京师同文馆,C 作用,(1)这些措施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11、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2)是近代教育的开始;给中国带来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视野。 (3)传统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败因,(1)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意味着洋务派企图吸收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来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决定着它必然失败的命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符) (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外国势力在华的目的在于获取自己的利益,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 (3)管理具有腐朽性。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效率低下,容易滋生腐败,难以保证企业正常发展。,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A 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B

12、1895年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标志戊戌变法开始。 C 变法理论依据是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另外谭嗣同仁学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也是重要依据。 D 主要组织:强学会、保国会等。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梁启超的长沙时务学堂起到重要的组织作用。,E 主要舆论阵地有梁启超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在天津主办的国闻报、湖南的湘报等。 F 维新派与守旧派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君主立宪”“要不要改科举兴西学”三方面展开论战。这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交锋,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使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 G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光绪

13、帝颁发一系列诏书,力图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教诸方面实施改革,史称“百日维新”。,H 改革触及到守旧派的利益,受到抵制,9月28日,“戊戌六君子”遭到杀害,标志戊戌变法失败。 I 意义:(1)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3)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以维新运动为起点,资产阶级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戊戌六君子,J 失败原因:主要是(1)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不敢发动群众);(2)以慈禧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3)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非常弱小。(4)光绪帝没

14、有实际权力。 K 教训: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施展的政治改革。它的失败不仅暴露这个阶级的软弱性,也同时证明:在双半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第三章 和封建帝制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A 事与愿违的清末新政: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施行“新政”。颁布一些改革措施,宣布1906年废除科举考试制度。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方案。规定9年预备立宪期限。1911年5月,“皇族内阁”出台,清末新政目的暴露。加速清政府的灭亡。,B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力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15、。 C 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干将: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和猛回头。 D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民报为机关报。,E 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缺点:孙中山“平均地权”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得到农民的支持。,第二节 与建立民国,A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陆皓东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牺牲第一人。 B 1911年5月,四川保路运动为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C 1911年1

16、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随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标志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在革命中,旧官僚、立宪派拥有相当的实力。,清帝退位诏书,D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诞生,成立南京临时政府。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集中的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南京临时政府主张对外维护民族尊严,但它又承认清政府同列强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及其所借外债、所承诺的赔款和所让与的种种权益,其目的在于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它暴露出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的严重妥协性。事实上,列强始终不肯承认南京临时政府。,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