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三年级下册《春芽》说课设计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91975631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三年级下册《春芽》说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长春版三年级下册《春芽》说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长春版三年级下册《春芽》说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春版三年级下册《春芽》说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三年级下册《春芽》说课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版三年级下册春芽说课设计春芽是一篇散文。全文13个自然段,约300字。语言简练,生动传神。写的是:天井的石板缝里长出的青芽,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从这弱小的青芽中,看到了春天的到来,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课文首先写“我”在天井里发现春芽,以及发现春芽后的欣喜。然后,“我渴望着能出现更多的青芽”,于是开始寻找,并坚信石板底下也有春天,表达了兴奋、喜悦之情。课文最后,通过“我”为弱小的青芽洒水,以及对小鸟鸣叫的联想,表达了作者盼望青芽快快成长开花的美好愿望。通篇21句话,或长或短,或问或答,让人感受着心灵的自语、真情的流露。浓厚的情感、无尽的欣喜与向往是

2、这篇文章的特色和亮点。文章14自然段为一部分,59自然段为一部分,最后四个自然段为一部分,这样整理出来的三部分“发现春芽寻找春芽呼唤春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作者的写作思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这些,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尝试引导学生抓住作者“对春芽的喜爱,对春天的渴望”这一情感主线来品读。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词句,读懂课文,读好课文这

3、是我备课的出发点。教学目标:1、认识“缝、株、恨、掀、盎、弱、啁、啾”八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2、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3、了解课文对春天景色细致而独特的描写,初步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生活、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学会体验生活、学会表情达意。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认识八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标自然段序号;圈画并认读生字、生词,扫清生字障碍,熟读课文;尝试初步理解字词。本课教学用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完成一边识字一边品读感悟课文,第二课时重点完成巩固生字和读文,指导写字。我想

4、这样的课时安排不是绝对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我们采用了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在语文课堂外的预习的引导,实践告诉我们没有较好的预习是没法完成这样的教学的。所以在“教学准备”中对学生提出了上面的要求。第一课时有“谈话引题”“初读学字”“品读感悟”“布置作业”四个环节。“谈话引题”,这里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以及多媒体课件强烈的听觉、视觉感受,有效地引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吸引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表达的时机,充分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有感而发,使他们想说、乐说。这种从多方面入手,吸引学生自主入情入境的设计,避免了“人在课堂中,神

5、在课外游”的现象,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初读学字”中首先是教师的范读,然后是学生的练读课文、自学生字。范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永正老师说:“朗读是钻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朗读的意义十分重大。”上述设计除重视范读外,还特别关注了对学生预习及初读学字情况的把握和指导。“品读感悟”为第一课时教学的重头戏。在这里,我希望能够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动学生的情绪,带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带动学生对课文情感的领悟,进而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按照课文的写作思路分四步品读。第一步:发现春芽,发现春天。学习14自然段。“天井”是

6、一个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词,这一设计首先解决这个词。然后,通过两个问题的引领,抓住一个比喻句、三个问句,还有重点词“感激”和“欢呼”,来品读感悟文章,体会其中的情感。用“感激”来练习说话,其意重在引导孩子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与文章描述的充满爱的、和谐的世界相吻合的。第二步:渴望、寻找更多的春芽。学习第59自然段。这一步,着重把疑点设在第7自然段上。“没有找到更多的青芽,为什么一点也不失望?”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在读中寻觅,在读中感悟。“我”一点也不失望,因为冒出的青芽已经让我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因为我知道透出泥土的地方一定会有青芽冒出来;因为我相信在石板底下一定会找到

7、更多的青芽,它们一样地会冒出土来,即使是弯弯曲曲的,也会长大;因为我坚信石板底下也有春天!寻觅到、感悟到之后,再指导学生将收获到的情感体验用朗读表达出来。第三步:期盼春芽成长开花。学习第1013自然段。在坚持抓住文章的情感线的同时,首先强调了“借助工具书来理解词语”这种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坚持着“本色”语文;然后设计了“我为这小生命洒了水。为青芽洒水时,我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小鸟对着小小的青芽啁啾了一声,小鸟会对春芽说什么?”这样的活动情境,保持着语文的原汁原味,又启迪学生的心灵感悟。我相信,孩子们的表达会很精彩。第四步:理解升华。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入详尽的理解后,指导学生带着情感体验、带着

8、表情,饱含深情地朗读全文。第二课时有“复习字词”“指导写字”“回顾课文”“积累背诵”“表达练笔”“布置作业”六个环节。“复习字词”中,首先开火车读要认的八个字,然后给要写的十个字扩词,最后认读词语并自由选择两个分别说话。“指导写字”是这一课时的重中之重。前一课时“布置作业”中要求学生尝试自主书写其余9个生字,所以这里首先引导学生交流书写感受,“想想: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这些都很好地尊重了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其次,强调了对写字姿势和写字情绪的关注,因为这涉及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后的“自评、小组评议、自改”也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保证了写字指导的高效性。“回顾课文”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收获。“积累背诵”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表达练笔”课文中的“我”从哪些地方找春天?如果我们从身边找春天,你想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步入第二学段的学习,必须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必须坚持用心引导,坚持了才会使孩子们收获多多。“布置作业”中首先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写一写”来复习字词,然后为举办“春之声”博览会做准备。对春芽的教学设计就说这些。由于水平有限,其中错误和不当之处会有很多。最后,再一次恳请大家多多批评,多多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