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1974048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掌握 内容,经济史学习主要方面:,经济领域:,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 近现代:资经济、社经济,经济政策:,古代: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近现代: 资: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国家干预 社:苏:战共新经济斯模式社会主义改革 中:恢复三大改造三面红旗 改革开放 社市场经济,掌握 层次,经济发展原因,经济发展表现,经济发展影响,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者联系:农业、 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繁荣前提,农业、 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发展提供商品与市场,商业的进步,反过来也会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

2、女织的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影响农业发展的原因一般有哪些?,1、劳动力增长(人口增长),2、生产工具的改进,3、生产技术的进步(包括耕作技术、农业书籍等),4、劳动对象扩大(土地开垦),7、政局的稳定,6、赋税制度的改革,5、土地政策的调整,8、统治者的重视,9、经济文化交流,生产力因素,生产关系因素,其他因素,10、自然环境的优越,(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耜耕) 耒、耜出现。两者都是松土工具,2.商周时期: 出现青铜农具,较贵,很少使用,3.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出现,并在汉朝以后,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

3、要耕作方式 铁农具: 牛耕技术(农业动力史上的一次革命):,刀耕火种,“耜耕”或“石器锄耕”,青铜农具,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精耕细作: 用以概括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在耕作栽培方面的优良传统,如轮作、复种、间作套种、三宜耕作、耕薅结合,加强管理等。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

4、因素。,谚曰:顷不比亩善。谓多恶不如少善也。 齐民要术种谷第三,1、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 汉书食货志,史料分析,战国铁犁,西汉耧车,铁犁牛耕,曲辕犁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 能调节深浅,耕作平稳、深浅一致, 适应水田耕作。,隋唐曲辕犁,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垄,构造比较简单,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它的出现标志耕犁已经相当完善,为后世沿用,2、铁犁牛耕的发展,3、耕作技术的进步,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代田法(赵过

5、),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北方) 耕耙技术(南方),人物博览,汉武帝时,赵过被任命为搜粟都尉,他推行新型的农具耦犁,相传耧车也是他发明的。总结关中农民经验,大力倡导代田法。为中国早期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赵过 (公元前140前87年),代田法示意图,耕作技术,第一年,第二年,4、水利灌溉都江堰,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余秋雨,水利灌溉 见书P6,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 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 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 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 争浴故相喧。,高转筒车,风力水车,阅读课本完成右边表格,4、水利灌溉

6、,阅读归纳,翻车,都江堰,筒车,风力水车,漕渠、白渠、龙首渠,高转筒车,(三)、小农经济的成长,1.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 2.形成: 时间:春秋战国 条件: A.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生产力提高)根本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4.地位: 小农经济是封建经济主要形态,分析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有利发展条件: 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

7、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重农;轻徭薄赋;重视水利;与民土地;与民农时等等),不利因素: 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随着封

8、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封建王朝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请思考:小农经济的弊端有哪些?,自耕农经济脆弱,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很难扩大。 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 矛盾日益突出。 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5、小农经济的评价,(1)积极性: 小农经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的主要动力;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

9、建政权的安危; (2)局限性: 脆弱性、封闭性、落后性 (具体看考试材料),【高考链接典题】(2012年海南卷历史,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答案】D,【高考链接典题】(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

10、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答案】C,【高考链接典题】(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答案】D,【高考链接典题】(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 )

11、图4 元朝行省图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答案】B,【高考链接典题】(2011年全国卷文综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D,【高考链接典题】(2011年山东省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12、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B,【高考链接典题】(10年天津卷)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答案:B 解析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分析:从“二牛抬杠”到曲辕犁,很明显是犁耕技术的进步。,【高考链接典题】(10年浙江卷)14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图8(1) 图8(2) 【解析】

13、图(1)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牛挽犁,图(2)是西汉时期出现的耦犁(二牛抬杠)。春秋战国时期,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西汉时,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但这种两牛牵引的耦犁回转不便,到东汉时,在一些地方开始被比较轻便的一牛挽犁取代。由此,战国、秦、西汉都早于东汉,排除!、B、C三项。 【答案】D,图8(1) 图8(2),二、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 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一)、古代手工业三种形态的比较,剩余部分出售,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农户的副业,家庭手工业,在市场流通,民

14、间消费的产品,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营手工业,不在市场流通,产品供官府使用,政府直接经营,大作坊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官营手工业,流通方式,产品,管理方式,经营形态,(二)、古代手工业的主要成就,1.冶金业: 冶铜: 原始社会掌握冶铜技术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举例) 冶铁: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 水排 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前领先世界,2.制瓷业: 发展情况: 商代:原始瓷器 东汉:青瓷 北朝:白瓷 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宋代:出现五大名窑 元朝:出现成熟的青花瓷 明朝:出现彩瓷 清代:出现珐琅彩,元延佑款青花瓷器,

15、元、明代景德镇 全国制瓷中心,大明宣德青花瓷,清乾隆胭脂红珐琅彩鼻烟壶,清代粉彩瓷,清 珐琅嵌玛瑙葫芦瓶,影响: 远销海外,深受喜爱 唐代起,瓷器外销 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 享誉世界,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受中国制瓷工艺影响广泛, 欧洲国家17世纪开始生产,3.丝织业: 四五千年前:出现丝织品,商代:出现织机 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汉代:外销激增,丝绸之路,丝国 唐朝: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丝织业的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是丝织业的中心,(三)、民间手工业,1、发展历史P10 2、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作用? 3、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4、资本主义萌芽 时间、地点、原因、实质,1.(2009高考广东单科)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4. 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