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原理(第三版)思考题&公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964460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0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化学原理(第三版)思考题&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化学原理(第三版)思考题&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化学原理(第三版)思考题&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化学原理(第三版)思考题&公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化学原理(第三版)思考题&公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化学原理(第三版)思考题&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化学原理(第三版)思考题&公式(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思考题第五章思考题 1. 在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中,是否总是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为什么?每一种在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中,是否总是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为什么?每一种 传质方式的传质速度如何表示?传质方式的传质速度如何表示? 答: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通常是指扩散层,可以同时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电迁 移、 对流和扩散) , 但当溶液中含有大量局外电解质时, 反应离子的迁移数很小, 电迁移传质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根据流体力学,电极界面附近液层的对流速 度非常小, 因此电极界面附近液层主要传质方式是扩散。三种传质方式的传质速 度可用各自的电流密度J来表示。 2. 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稳态扩散过程?实际

2、稳态扩散过程的规律与理想稳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稳态扩散过程?实际稳态扩散过程的规律与理想稳 态扩散过程有什么区别?态扩散过程有什么区别? 答: 当电极反应所消耗的反应粒子数和扩散补充来的反应粒子数相等,就可以达 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即扩散速度与电极反应速度相平衡。这时反应粒子在扩散 层中各点的浓度分布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仅仅是距离的函数;扩散层的厚 度不再变化;离子的浓度梯度是一个常数,这就是稳态扩散过程。理想条件下, 人为地把扩散区和对流区分开了,因此理想稳态扩散过程中,扩散层有确定的厚 度;而实际情况下,扩散区与对流区是相互重叠、没有明显界限的,只能根据一 定的理论来近似求得扩散层的厚

3、度。二者在扩散层内都是以扩散作用为主。因此 二者具有相似的扩散动力学规律, 但推导实际情况下的稳态扩散动力学公式需要 借用理想稳态扩散的动力学公式。 3. 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有什么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有什么优优点?它们在电化学测量中有什点?它们在电化学测量中有什 么重要用途?么重要用途? 答: 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上各点的扩散层厚度是均匀的,因此电极 表面各处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 这克服了平面电极表面受对流作用影响不均匀的 缺点。 它们可以测量并分析极化曲线,研究反应中间产物的组成及其电极过程动 力学规律。 4. 试比较扩散层、分散层和边界层的区别。扩散层中有没

4、有剩余电荷?试比较扩散层、分散层和边界层的区别。扩散层中有没有剩余电荷? 答:根据扩散传质理论,紧靠电极表面附近,有一薄层,此层内存在反应粒子的 浓度梯度, 这层叫做扩散层; 电极表面的荷电粒子由于热运动而倾向于均匀分布, 从而使剩余电荷不可能完全紧贴着电极表面分布,而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形成所 谓分散层;靠近电极表面附近的液流层叫做边界层,越接近电极表面,其液流流 速越小。 5. 假定一个稳态电极过程受传质步骤控制,并假设该电极过程为阴离子在阴极假定一个稳态电极过程受传质步骤控制,并假设该电极过程为阴离子在阴极 还原。试问在电解液中加入大量局外电解质后,稳态电流密度应增大还是减还原。试问在电解

5、液中加入大量局外电解质后,稳态电流密度应增大还是减 小?为什么?小?为什么? 答:当电解液中没有加入大量局外电解质,电迁移作用不能忽略,而该电极过程 为阴离子在阴极还原, 此时电迁移与扩散两者作用方向相反, 起互相抵消的作用。 因此在电解液中加入大量局外电解质后,扩散作用增大,稳态电流密度应增大。 6. 稳态扩散和非稳态扩散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出现稳态扩散之前都一定存在稳态扩散和非稳态扩散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出现稳态扩散之前都一定存在 非稳态扩散阶段?为什么?非稳态扩散阶段?为什么? 答: 稳态扩散与非稳态扩散的区别,主要看反应粒子的浓度分布是否为时间的函 数,即稳态扩散时= (),非稳态扩散时=

6、 (,)。稳态扩散出现之前都一 定存在非稳态扩散阶段,因为反应初期扩散的速度比较慢,扩散层中各点的反应 粒子是时间和距离的函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散的速度不断提高,扩散补充 的反应粒子数与反应所消耗的反应粒子数相等, 反应粒子在扩散层中各点的浓度 分布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7. 为什么在浓差极化条件下,当电极表面附近的反应粒子浓度为零时,稳态电为什么在浓差极化条件下,当电极表面附近的反应粒子浓度为零时,稳态电 流并不为零,反而得到极大值(极限扩散电流)?流并不为零,反而得到极大值(极限扩散电流)? 答:当电极表面反应粒子浓度下降到零,则反应粒子的浓度梯度达到最大值,扩

7、 散速度也最大,整个电极过程由扩散步骤来控制,这时的浓差极化称为完全浓差 极化。意味着扩散过来一个反应粒子,立刻就消耗在电极反应上了,扩散电流也 就达到了极大值。 8. 试用数学表达式和极化曲线说明稳态浓差极化的规律。试用数学表达式和极化曲线说明稳态浓差极化的规律。 答: 9. 什么是半波电位?它在电化学应用中有什么意义?什么是半波电位?它在电化学应用中有什么意义? 答: 当电流密度等于极限扩散电流密度的二分之一时的电极电位, 叫做半波电位。 半波电位代表指定氧化-还原系统之特征性质,可以用来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 10. 对于一个稳态电极过程,如何判断它是否受扩散步骤控制?对于一个稳态电极过程

8、,如何判断它是否受扩散步骤控制? 答: 可以根据是否出现浓差极化的动力学特征,来判别电极过程是否由扩散步骤 控制。浓差极化的动力学特征如下:当电极过程受扩散步骤控制时,在一定的 电极电位范围内,出现一个不受电极电位变化影响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而且 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即的温度系数较小。 浓差极化的动力学公式 P171。 电流密度j和极限电流密度随着溶液搅拌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扩散电流密度 与电极表面的真实表面积无关,而与电极表面的表观面积有关。 11. 什么是过渡时间?它在电化学应用中有什么用途?什么是过渡时间?它在电化学应用中有什么用途? 答: 在恒电流极化条件下使电极表面反应粒子浓度降

9、为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过 渡时间。通常也把过渡时间定义为:从开始恒电流极化到电极电位发生突跃所经 历的时间。利用过渡时间,可以测定电极体系的动力学参数。 12. 小结平面电极在不同极化条件下非稳态扩散过程的特点。小结平面电极在不同极化条件下非稳态扩散过程的特点。 答:在完全浓差极化条件下,反应粒子表面浓度、扩散层有效厚度和扩散电流 密度都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产物不溶时恒电位阴极极化下,反应粒子表面浓 度不变,扩散层有效厚度和扩散电流密度都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在恒电流阴 极极化下, 电流密度恒定, 反应粒子和产物粒子的表面浓度都是与t呈线性关系; 电极电位随时间变负; 13. 从理论上分析平面电

10、极上的非稳态扩散不能达到稳态,而实际情况下却经过从理论上分析平面电极上的非稳态扩散不能达到稳态,而实际情况下却经过 一定时间后可以达到稳态。这是为什么?一定时间后可以达到稳态。这是为什么? 答:在理论上,当仅存在扩散作用时,反应粒子浓度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始终 不能建立稳态扩散。然而在实际情况下,由于液相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对流作用, 非稳态扩散过程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当非稳态扩散层的有效厚度接近或等于由 于对流作用形成的对流扩散层厚度时, 电极表面的液相传质过程就可以转入稳态。 14. 球形电极表面上的非稳态扩散过程与平面电极有什么不同?球形电极表面上的非稳态扩散过程与平面电极有什么不同? 答

11、: 平面电极只考虑了垂直于电极表面一维方向上的浓度分布, 而对于球形电极, 当扩散层的有效厚度大体上与电极表面曲率半径相当时, 就要考虑三维空间的非 稳态扩散。 15. 滴汞电极有哪些优点?滴汞电极有哪些优点?它在电化学领域中都有什么重要用途?它在电化学领域中都有什么重要用途? 答: 滴汞电极属微电极, 面积很小, 具有均匀的表面性质, 减少杂质粒子的吸附, 因此在滴汞电极上进行的电极过程有较好的重现性; 利用滴汞电极可以进行有关 电极反应历程的研究,测定双电层结构及电极表面吸附行为等。 16. 在使用滴汞电极时,应了解它的哪些基本性质?在使用滴汞电极时,应了解它的哪些基本性质? 答:流汞速度

12、、滴下时间、汞滴面积、瞬间电流、平均电流。 17. 什么是依科维奇公式?为什么在推导该公式过程中要引入修正系数什么是依科维奇公式?为什么在推导该公式过程中要引入修正系数 ? ? 答: 依科维奇公式是用于计算滴汞电极的瞬间电流的公式。推导该公式时由于要 考虑到汞滴膨胀而引起的扩散层的减薄效应,所以要引入修正系数7 3。 18. 什么叫极谱波?它在电化学领域中有什么重要用途?什么叫极谱波?它在电化学领域中有什么重要用途? 答:在滴汞电极上把非稳态扩散性质平均化了的极化曲线,叫做极谱波。利用极 谱波, 可以判断参加反应的是何种物质,还可以进行定性的电化学分析并判断电 极反应的进程。 第六章思考题第六

13、章思考题 1. 人们从实验中总结出的电化学极化规律是什么?电化学极化值的大小受哪人们从实验中总结出的电化学极化规律是什么?电化学极化值的大小受哪 些因素的影响?些因素的影响? 答:人们从实验中总结出的最重要的电化学极化规律经验公式塔菲尔公式 = a + blogj。极化值的大小和电极材料的性质、电极表面状态、溶液组成及温 度等因素有关。 2试用位能图分析电极电位对电极反应试用位能图分析电极电位对电极反应+ (一次转移两个电子)(一次转移两个电子) 的反应速度的影响。的反应速度的影响。 答: 3. 从理论上推导电化学极化方程式(巴特勒从理论上推导电化学极化方程式(巴特勒-伏尔摩方程) ,并说明该

14、理论公式伏尔摩方程) ,并说明该理论公式 与经验公式的一致性。与经验公式的一致性。 答: 4.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动力学参数有哪些?说明它们的物理意义。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动力学参数有哪些?说明它们的物理意义。 答: 传递系数、交换电流密度和电极反应速度常数通常被认为是基本的动力学参 数。 传递系数和的物理意义是电极电位对还原反应活化能和氧化反应活化能 影响的程度。交换电流密度表示平衡电位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绝对速度,也 可以说是平衡状态下,氧化态粒子和还原态粒子在电极/溶液界面的交换速度。 电极反应速度常数是交换电流密度的一个特例, 是指定条件电极电位为标准 电极电位和反应粒子浓度为单位浓度下的

15、交换电流密度。 5. 既然平衡电位和交换电流密度都是描述电极反应平衡状态的特征参数,为什既然平衡电位和交换电流密度都是描述电极反应平衡状态的特征参数,为什 么交换电流密度能说明电极反应的动力学特征?么交换电流密度能说明电极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答:对处于平衡态的电极反应来说,它既具有一定的热力学性质,又有一定的动 力学特性。这两种性质分别通过平衡电位和交换电流密度来描述,二者之间并无 必然的联系。 交换电流密度表示平衡电位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绝对速度,所 以,交换电流密度本身就表征了电极反应在平衡状态下的动力学特性。 6. 为什么要引入电极反应速度常数的概念?它与交换电流密度之间有什么联为什么

16、要引入电极反应速度常数的概念?它与交换电流密度之间有什么联 系和区别?系和区别? 答: 交换电流密度的数值随反应物质的浓度改变而改变,所以应用交换电流密度 描述电极体系的动力学性质时,必须注明各反应物的浓度,很不方便。为此,引 入了与反应物质浓度无关的电极反应速度常数。 电极反应速度常数是交换电流密 度的一个特例, 是指定条件电极电位为标准电极电位和反应粒子浓度为单位 浓度下的交换电流密度。 7. 可以用哪些参数来描述电子转移步骤的不可逆性?这些参数之间有什么联可以用哪些参数来描述电子转移步骤的不可逆性?这些参数之间有什么联 系与区别?系与区别? 答:可以用交换电流密度来描述电子转移步骤的可逆性。交换电流密度大,反应 易于进行的电极反应,其可逆性也大,表示电极体系不容易极化。 8. 1电位的变化为什么会影响电化学反应步骤的速度?在什么条件下必须考电位的变化为什么会影响电化学反应步骤的速度?在什么条件下必须考 虑这种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