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培训课件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1962920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培训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基于二者职业责任的界定,主 要 内 容,责任的内涵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内涵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辩证关系 会计责任与审计职业责任的界定方法分析 会计(审计)责任界定的案例分析 结束语,1. 责任的概念 1.1 牛津法律大辞典对责任的解释:“责任是指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权利,遵从要求实施或者静止某种行为的法律概念。” 1.2 现代汉语大词典对责任的解释:“责任”有三层含义:一是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二是分内应做的事;三是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情,因而应该承担的过失“,比如追究责任。” 简而言之,任职、分内事、因过失而受查处是责任的三次基本含义。 综上述,从社会上的某个行业,或

2、者某项职业来讲,责任的含义包括基本两个方面:一是应履行的职业责任;二是为履行职业责任或者因失职触犯法律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 . 会计责任,2.1 会计责任的理论基础 2.1.1 会计学基础: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人将资产的使用权以契约形式转让给代理人,以期其能用掌握的资源采取行动决策,使资产增值最大化。由于信息不对称,需要会计人做“第三者”,沟通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在这种中介关系中: 代理人(管理当局) 会计人 外部委托人(股东、债权人、 政府、公众等),直接受托于管理当局,确认、记录、计量、报告企业的经营过程和结果,寻找途径提高经济效益,反映企业受托责任的完成。,间接受托于外部委托者,

3、如股东、债权人、政府、消费者等,有责任和义务向他们提供真实公允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责任,2.1.2 经济学基础: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是指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了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和价格中,它使得市场主体不需承担其行为的所有后果,或不能获得其行为所产生的全部利益。 由于企业活动具有外部性,会计不仅要对企业股东和投资者负责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而且也要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为其提供所需的相关信息,使其利益最大化。这就需要会计从社会的角度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计量和报告。,会计责任,2.2 会计责任的定义 独立审计准则第8号: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

4、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 杨燕(2008)从会计工作的角度将会计责任定义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告所应负有的责任,包括四个方面: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经济事项做出完整的记录;保证财产的安全;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 郑丽等(2004):会计责任是指会计责任主体对其会计行为及会计活动的后果应承担的责任。,会计责任,张萍(2012):突破狭隘的微观主体概念,会计责任就是除了要真实的计量、核算、监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外,还要对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 总结以上观点,我们认为:会计责任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延伸扩展,受托责任的范围从内部扩展到

5、外部,从主体单元拓展到多元。会计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也包括社会责任。会计主体对内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获得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信息,对外要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同时反映和监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3. 审计责任,3.1 审计责任定义: 3.1.1 国外研究: 蒙哥马利审计学第十版第四章指出,将审计责任分成两部分, 即审计人员的职责和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前者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履行的专业职责; 后者是指社会强制人们履行专业职责(即遵守职业标准) 的一种手段。 英国著名学者汤姆李在其企业审计学中对审计责任的概念:“对股东及其企业应负有特殊责任,对其职

6、业和公众负道义上的责任,对财务报告的其他使用者,比如债权人、供应商、政府机构、雇员等负有非正式的不确定性责任。把注册会计师责任划分为: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道义责任”。,Debacle Ronald(2005)认为,外部审计师主要职责有两个是:第一,按照公共标准评估财务报表,并宣布评估的结果,使财务报表代表了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第二,对非正式的做法提出质疑,做金融市场的经常。这种由于审计人员的专业要求,需要专业的怀疑态度行使其职能。这个态度包括:一个质疑的心态和对审计证据的严格评估。,审计责任,3.1.2 国内研究: 谢荣(1993)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内涵的阐述奠定了审计责任内涵研究

7、的基础,此后各学者的研究都在谢荣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建议,他也认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分为: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 孙坤(2005)认为:注册会计审计责任包括遵守法律的责任、按照委托人要求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责任、遵守审计准则的责任等。 王光远教授在制度基础审计学中将审计责任概括为内在责任、民法责任和社会责任。审计责任原则要求审计师对审计职业和公众,对委托人,当事人和其它审计报告使用者负责。 周勤业教授主编的审计中指出:”审计责任专指审计人员在承办审计业务中应履行的职责,以及因公众失误造成公众的损失,而应当向社会公众承担的法律责任。“,综上所述,审计责任内容涵盖了职业责任,法

8、律责任,道德责任,道义责任,内在责任,民法责任,社会责任等。我们认为,各个学者对审计责任概念上的分歧主要在于对审计责任具体内容的划分及其构成上有所不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及蒙哥马利审计学中关于审计责任内容划分的思想,同时由于前面所提及的诸如道德责任,道义责任和内在责任可包括在职业责任中,而民法责任等可包括在法律责任中,因此,本文将审计责任从总体上划分为审计职业责任和审计法律责任两个方面,但我们主要从审计职业责任方面探讨其与外部范畴(会计责任)界定问题。,审 计 责 任,职业责任,法律责任,遵守职业标准的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审计质量,审计准则,审计职责域,审计假设,目标一,目标二,

9、审计目标,3.2 审计职责边界的划分 谢荣(2002):提出用两维审计职责域来界定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比较清楚形象地刻画审计责任的范围和界定标准,如图所示:, 学术界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内部范畴的最低边界有统一的认识,他们认为审计假设是审计责任内部范畴的最低边界。(孙坤,2005) 有些学者提出: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界定的最高标准不是准则,他们认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本来就不属于法律法规体系,而只是一种权威标准,公众期望才是准则的最高边界。(王晓洁,2010;刘正峰,2002) 我们同意谢荣教授的观点,准则作为审计责任界定对象的最高标准。因为准则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和步骤,以及审计的目的,注册

10、会计师只能按照并且必须按照准则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只要严格遵守准则,在执业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就能确保会计报告在允许、合理的范围内的真实性(王仁平,2003)。,4.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辩证关系,4.1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联系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是独立审计中一对紧密相连的概念,两者通过受托经济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 郑丽等(2004):认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存在一致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是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产生的共同前提,前者是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的,后者基于需要独立第三者对受托经营联系情况是否实属予以鉴证而产生的另一种受托关系,即审计关系。 (2) 广

11、泛的责任对象是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共同特征。 汪秀兰(2012):(1)认为二者客观基础的同一性. 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客观基础都是反映和监督同一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2) 工作目标一致性. 无论审计单位还是被审计单位,在工作中,都是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为依据,向有关利益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维护利益各方合法权益。,游文丽等(2004):会计责任是审计责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1)会计责任是审计责任存在的基础。独立审计是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而产生的。市场经济多元化中,只要存在受托经济责任,就需要有独立审计,从事独立审计的第三方就需要承担审计责任,可以说,作为受托经济责任的基本内

12、容之一的会计责任,是独立审计存在的基础,也是审计责任的基础。 (2)会计责任是审计责任的前提。审计责任的轻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责任的大小,被审计单位责任是否得到正确充分的履行,决定着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充分履行的难易。,由以上观点可知,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二者通过受托经济责任、责任对象、同一会计主体、服务目标等方面共同提升、相互发展,并且围绕着会计信息质量发挥着各自作用,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我们还认为二者联系有: (1) 二者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同一客体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

13、性负相应的责任。没有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就不存在会计责任,更就存在审计活动及其责任。 (2)审计责任对会计责任有一定的约束力 。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四条指出:“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审计责任强化了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核算和编制报表中必须履行会计责任的意识。,(3)二者在业务上存在高度的依赖性,相互影响。无论是会计还是审计,其业务是顺利展开都要利用对方相关资料,高度的依赖使得两者相互影响。会计责任对审计责任影响:若被审计单位充分履行其会计责任,重大错报风险会降低减少审计人员承担其责任的风险,反之亦然。审计责任对会计责任影响:一方面,预

14、防和威慑作用,监督责任;另一方面,纠正和改善作用。 (4) 两种责任的法律表现形式相同。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表现形式概括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5) “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概念交叉。理论上两个概念的区别非常明确:各自的负责主体,依据和内容都不同。事实上二者指向的是同一个标的,即有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正是由于对同一标的设定了不同的责任往往导致两责外延的交叉重叠,并引发实践中因难以区分二者而出现“公婆各有理”的局面。,4.2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差异性 王剑英(2000)、郑丽(2004)、苟春光(2004)、宋华(2008)等人都认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存在着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15、: (1)责任主体不同. 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债”、“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签章”等,这里明确的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主体,同时也明确的会计工作中相关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中应承担的责任; 审计责任则是由依据约定承办业务并出具审计报告的审计单位及注册会计师承担。 (2) 责任性质不同。会计的目的主要是承担正确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全面完整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责任;审计的目的是评价被审计单位所做出的方法是否恰当,从而评价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 (3) 责任内容不同。会

16、计责任的内容包括选择和应用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保持完整的会计记录,保持资产的安全、完整,并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审计责任内容则是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4) 约束的依据不同。判断会计责任履行程度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财务会计法规,判断审计责任依据主要是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 综上述学者观点可以看到,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有着明显的差异,不仅在二者概念上,在其责任主体、性质、内容等方面有着区别,各自发挥着其应有的责任。另外,由于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即辩证的关系,使得在实际应用中要严格界定二者各自的责任范畴,但是,到目前为止,据众篇文献及学者观点,划分二者界限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内 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稽查与征管/审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