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_现场品质管理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960637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管理_现场品质管理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现场管理_现场品质管理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现场管理_现场品质管理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现场管理_现场品质管理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现场管理_现场品质管理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场管理_现场品质管理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管理_现场品质管理讲义(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场品质管理,讲师:曹晓峰(Bill),目 录,第一章:现场品质管理综述 概念和定义 现场品质管理的任务和工作内容 班组长在现场品质管理中的作用 现场品质管理的工具和技术 第二章:现场品质管理活动 朱兰质量三部曲 戴明管理循环 TQC小组活动 问题查找和解决,目 录,第一章:品质管理分析工具 统计基础 层别 点检表(Check Sheet) 帕雷托图(Pareto) 图表(Graph) 特性要因图(Fishbone) 散点图(Scatter Plot) 直方图(Histogram) 第二章:制造过程质量监控 过程能力的概念 过程质量的控制方法 统计过程控制 统计推论介绍,第一 章 现场品质管理

2、综述,概念和定义 现场 现场是指完成工作或开展活动的场所。如制造业的生产车间等。 现场品质管理 指产品加工(或制造)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质量管理。通常又称为产品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质量管理。其范围是从原材料投产到产品完工的所有制造加工过程,或者从服务开始到服务交付的所有服务提供的过程。 现场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 现场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环节。,第一 章 现场品质管理综述,现场品质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质量的符合性,减少废次品损失 实现产品零缺陷的基本手段 促进全员参与、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员工素质 展示企业管理水平和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第一 章 现场品质管理综述,

3、现场品质管理的任务和工作内容 现场品质管理的三大任务 过程和工序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 过程或工序检验 主要工作内容 现场品质管理的直接对象是现场加工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控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性,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性符合顾客要求的能力,即过程质量,它是由过程(或工序)的能力决定的。而过程能力又取决于影响过程的诸因素,即5M1E。因此现场品质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为:,第一 章 现场品质管理综述,人员(操作者,作业人员)的管理 设备(设施)的管理 物料的管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作业方法与工艺管理 工作环境管理 检测设备或器具管理,第一 章 现场品质管理综述,班组长在现场

4、品质管理中的作用和任务 班组长的作用 现场生产班组是实施现场质量管理,开展过程或工序质量控制的最基层的组织,班组长是班组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充分发挥班组长的作用是搞好现场品质管理的重要举措 班组长的基本任务 带领组员理解并实现本班组的品质目标,必要时分解到岗位和机台 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规程,组织学习提高组员的操作技能 组织自检、互检和巡检,做好过程检验,包括首件复验和产品抽验 关键控制点的管理 组织开展5S活动,创造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 实践后工程是顾客的思想,组织班组成员访问顾客 以QC小组活动方式,开展质量改进活动,第一 章 现场品质管理综述,现场品质管理的工具和技术

5、 现场5S活动 现场TPM活动 QC小组活动 QC新旧七种工具 统计过程控制 统计推论(假设检验、参数估计),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从美国引进了统计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一举改变了日本企业质量低劣的状况,并于七八十年代大量打入美国市场,不断蚕食着美国企业的市场份额。美国的质量管理先驱朱兰博士提出,企业中80%以上的质量缺陷都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要想解决质量危机,就需要破除传统观念,按照新的行动路线来行事,这就是朱兰提出的质量三部曲。 质量策划 顾客是谁?顾客的需要?产品如何满足顾客需求?明确品质目标,制定行动计划。 质量控制 应用统计方法,制

6、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质量改进 实施工程改进,排除或减少特殊原因和一般原因的散布。,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在质量管理三部曲中,质量策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质量控制确保事物按照计划的方式进行,是实现质量目标的保障;质量改进则意味着质量水准的飞越,标志着品质提高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过程。,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原控制 中心线,新控制 中心线,时间,差,不合格率,好,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戴明管理循环 戴明其人 威廉.爱德华.戴明在1900年十月十四日生于爱荷华州苏市(Sioux City) 1921年他从怀俄明大

7、学毕业,得到物理学的学士学位,然后进入科罗拉多大学攻读,于1924年得到数学与物理学硕士学位 30年代末期,联邦统计局需要最好的专家,因而邀请戴明加入,于是1939年戴明成了统计局的首席数学家兼抽样顾问。 1946年他离开统计局,成立顾问公司,同时也加入纽约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兼任教职。 1955年,戴明得到由美国品质管制协会一年一度颁发的舒哈特奖章,他一共写过七本教科书,以及171篇论文。 1980年时,NBC电视台播放了一个称为日本能,为什么我们不能?的节目,戴明在这个节目中以显著的地位出现,该节目也陈述了戴明在日本所扮演的角色。 1993年12月20日,品管大师戴明博士于安详中辞世,将典范

8、长留人间。,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戴明循环 改善:运用统计性的思考方式和统计技法,以PDCA(计划、实施、检查、措施)方式循环改善。 维持:对前一步的改善措施实施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并运营SDCA(标准化、实施、确认、措施)管理循环。,改 善,维 持,改 善,目 标,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TQC小组活动 TQC小组活动的产生背景和发展 QC小组是企业中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它最先在日本出现,着眼于解决常见的并容易被人们忽略的质量问题,以后又扩展到品质成本、安全和生产率的领域。1978年9月,北京内燃机总厂在学习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经验时,诞生了我国

9、第一个QC小组,并于当年12月召开了第一次QC小组成果发表会。自1978年至今,我国每年都举办全国优秀QC小组代表大会,同时还选派优秀的QC小组参加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大会。 QC小组活动宗旨 尊重人,创造愉快的环境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无限的人力资源 提高员工素质,为企业和社会作贡献 发扬自主管理和民主精神 石川馨 (QC小组之父),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QC小组特点 明显的自主性(自愿参加原则,无行政干预) 广泛的群众性(各个层面的员工都可参加,注重生产一线人员) 高度的民主性(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严密的科学性(科学的问题解决方法,开展PDCA循环) 具体实践中,为促进QC

10、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成果的体现,很多外资或合资企业往往加入了行政组织的特点。,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QC小组组成和各阶层作用 小组组成 按业务技能别、工序别、作业单位分别组成 由同一样条件组成(职位、学历、经历、年龄等) 构成人员按7名以内组成最佳 尽量避免换班作业者(2、3换班)的组成 成员在筹组会议上选出组长和书记各一人 若小组成员有变动,向小组登记部门申请变更 小组名称 各小组必须是固有名称 小组按建设性和希望性起名称 小组名称是由小组成员来定 避免同一样的名称(希望A,希望B等),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推进办公室的作用(如企管办,品质部) 决定推进方向策划及改善制度 优秀事例(小组

11、及领导者)发掘及普及 通过教育、通报等促进活性化 活动的实绩统计及评价 发表大会的组织及外部交流活动 承认小组活动的注册及推进各种激励措施 构成运营小组专门委员会,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部门领导的作用 赋予各小组的目标 评价及管理活动实绩 对优秀小组及领导者斟酌发奖 对各阶层及领导者实施周期性教育 起教练的作用,而不是监督者 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指导干事的作用 具备能指导的能力 指导、确认小组活动日记及提出意见 履行非监督管理人员的作用 与小组成员多进行对话 努力教育出优秀的小组和领导者 为了部门领导和小组之间的圆滑意思传达起桥梁作用,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小组组长的选出及作用 领导者(

12、组长)的选出 领导者是从小组人员中选出 选出平时统帅力好,有威信者 初期阶段选出班长等较高层次的管理者 成熟阶段选出熟练者 根据需要可以由部门领导者任命 领导者的任务 整理小组活动的活动过程 设定小组进行方法的方向 创造小组人员的良好人间关系 对小组活动负责,努力做教育 维持其他小组和各阶层的关系 为了让小组活动能活泼地进行,组织娱乐等活动,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书记的作用 维持小组的履历管理 综合小组员的研究讨论、活动事项的全部,记录到小组日记上 与小组成员讨论活动相关的课题、目的、时间、场地等必要的内容 将小组活动通报给成员,使之能够事先准备材料 跟领导者协议小组活动的报告书(活动计划

13、书,活动结果报告书) 制定申报小组新旧登记、变更申报、解体申报 小组构成人员的作用 积极参加活动,活泼发言 为了达到小组目标,分担作用 对分担的实施内容,担负责任实施 发表活动内容 做自我启发,相互启发 组成小组构成人员之间的良好人间关系 以身作则,时常具备重视顾客的姿势,参考:三星集团某公司QC小组运营体系图,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问题查找和解决 何谓问题? 问题的定义(学者的定义) 所谓的问题必须是要求答复的提问 阻碍达成目标的墙壁 超出基准的状态 为了将来的利益或挽救损失而采取的措施 就是理想的状态(Should)与现状(Actual)之间的差异。为了采取有效措施,必须寻找原因。,S

14、HOULD,ACTUAL,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QC小组选择的问题种类 提示的问题 上级或相关部门提出的方针或计划,如(降低工程不良率3%)或(提高工程能力2倍)等找出来的问题,重新整理数据或听取前工程或后工程的意见,在工程结合点上交流,积极查找问题。 遇到的问题 现场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如:不良品的处理,作业标准问题,在管理图的界限之外出现的点等。 管理和改善 管理:维持正确的状态 改善:把结果提高到正确的水平,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如何导出问题点 问题点导出的方法 把握问题的内容,发生次数,发生问题所带来的影响等现象。 是共同问题?个人问题?与其他相关的问题?部门的问题?建议事项?

15、如果平时导出了问题,制定(问题点一览表)并且记录保管。 判定问题的尺度 如果用下列基准考虑问题,可以知道问题的差异,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查找问题场所 问题的对象是自己担当的业务或工程问题。,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问题的内容 工厂的5大使命,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5S问题 三无 环境、安全问题,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问题解决的基本技巧 所选的主题应该在23个月内可以完成。 采用符合小组水平或当前课题程度的各种QC TOOL或活动的理论 虽然选定主题之后开始活动,但是未能按计划推进,到处碰壁。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原因在于大多使用经验和感觉的方法。 凭经验和感觉固然重要,但只靠这

16、些很难开展改善活动,QC小组活动不是单纯的精神运动,应该使用合理地、科学地看事物的方法。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回答),此方法的基本是正确地按P(计划)D(实施)C(检讨)A(措施)循环工作。,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问题解决程序的正确顺序,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活动,第三章 品质管理分析工具,统计基础 常用术语 Min 最大 Max 最大 Range 范围(全距) Median 中间值 Mean 平均数 Std deviation 标准偏差 Variation 变动(方差),第三章 品质管理分析工具,(例) 最小值:是一组中最小的数值数据点 最大值:是一组中最大的数值数据点 范围:是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范围=最大-最小 如你把你的数据按递增或递减排列,则位于中间的点是中间值。如你有依次排列的5个数据点,则第三个是中间值。如你有6个数据点,则中间值是第3个和第4个数据点的平均值,第三章 品质管理分析工具,最小值,最大值,范围和中间值(例) 比如说,在一个25个学生的班组问其中10个人的年龄。结果如下 32,33,34,34,3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