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六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957652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六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六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六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六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六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六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六章(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明代的文学理论批评,目录,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李贽与汤显祖的文学思想 第三节 公安派与竟陵派 第四节 明代的戏曲理论批评 第五节 明代的小说理论,明代中晚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在理论批评界掀起一股张扬个体精神、鼓吹个性解放的热潮,鲜明地体现出近代的思想启蒙的倾向。,第一节 概述,一、市民阶层的崛起与文人的世俗化,手工业和城市商业的繁荣带来了市民阶层的崛起与扩大,文人也明显表现出市民化、世俗化的倾向。 小说、戏曲市民艺术形式走向高度繁荣。 市民文学创作主体 举人、诸生与隐居的“山人” 另有一批进士出身的士大夫亦加入其中,使得明代市民文学在思想深度与艺术品位等多方面得到提升

2、。,二、心学与文学中的启蒙思潮,儒家思想的世俗化,理学向心学转变: 陈献章 王阳明:“致良知” 突出了个体在道德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李贽:自然人性论 “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王阳明,二、心学与文学中的启蒙思潮,文学革新运动:创作主体的个性意识、主体精神强化 诗文创作领域 李贽抒写“童心” ,袁宏道“独抒性灵” 等等 小说、戏曲领域 创作题材的范围扩大,描写包括物欲、情欲在内的追求现世享受的种种欲望。 大量具有人格独立精神和个性的人物形象。,三、戏剧与小说创作的繁荣和理论批评,戏曲 汤显祖牡丹亭代表了戏曲创作的辉煌成就 戏曲理论批评深入 小说

3、 完成了从以文言为主流向以白话为主流的转变 白话小说的理论批评 人们一反过去对于文学的传统成见, 充分肯定了小说的价值和地位。,第二节 李贽与汤显祖的文学思想,在晚明的文学启蒙思潮中,李贽与汤显祖都起到了旗手的作用,他们是同代人,又都深受王学左派的影响,在文学思想的激进性和批判性上有不少共同之处。,李 贽,汤显祖,一、李贽的童心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

4、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一、李贽的童心说,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抵;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盖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一、李贽的童心说,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有言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

5、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似文乎?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长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甚么六经,更说甚么语孟乎?,一、李贽的童心说,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

6、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药医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蔽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一、李贽的童心说,自然人性论 “童心”,是人的先验的真心、本心,即未受过虚伪世俗浸染的“赤子之心”。 “童心”丧失的原因则在于它被所习“闻见”、所学“道理”所取代,人渐渐变成虚伪、矫饰之徒。 最高人格的培养途径,是“护此童心而勿失”,而也只有发自童心的文章,才是天下最好的文章。,一、李贽的童心说,蒙蔽童心的“闻见道理”,是人们平日学习的儒学圣

7、典中所宣扬的义理说教。 人的生存发展的一切物质、精神的需求都是人的“本心”即“童心”,包括着正当的物质要求和情欲在内。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答邓石阳),一、李贽的童心说,童心说的意义 启发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自然本性,认识到自己在精神、物质上的一切自然要求的合理性,鼓励人们大胆地去追求个性的解放,追求自己人生的幸福,并呼吁文学应该表现人的这种自然本性。 这种理论在思想内容上完全是新质的,它闪烁着启蒙主义的光辉,在文学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李贽的童心说,文学观 “童

8、心说”规定了文学表现的根本对象,是李贽关于文学的本体论,它同时也决定了其文学创作论和文体观。 盖声色之来,发于情性,由乎自然,是可以牵合矫强而致乎?故自然发于情性,则自然止乎礼义,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义可止也。惟矫强乃失之,故以自然之为美耳,又非于情性之外复有所谓自然而然也。然则所谓自然者,非有意为自然而遂以为自然也。(读律肤说),一、李贽的童心说,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既已喷玉唾珠

9、,昭回云汉,为章于天矣,遂亦自负,发狂大叫,流涕恸哭,不能自止。宁使见者闻者切齿咬牙,欲杀欲割,而终不忍藏于名山,投之水火。(杂说),一、李贽的童心说,从童心说出发,李贽在创作上力主作家对情性的自由倾吐,反对一切来自外部的桎梏。 李贽于创作又主自然抒发,反对一切来自内部的虚饰矫情,所谓 “童心自文”。,一、李贽的童心说,文学史观:一视古今、适时尚变 反对明代前期复古思潮,把衡量文学的标准从外在的时代变为内在的真情。 评论文体历史演变 批判了正统文人所持的文学倒退论 小说、戏曲应和诗文一样具有同等地位 相当敏锐的近代意识与进步的文体观,二、汤显祖的至情说,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天下之声音

10、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因以憺荡人意,欢乐舞蹈,悲壮哀感鬼神,风雨鸟兽,摇动草木,洞裂金石。(耳伯麻姑游诗序)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记题词 ),二、汤显祖的至情说,“情”具有崭新的内涵: 非人们对事物的被动反应,而是人类生活的内在原动力。 非过去儒家被“礼义”所规范、或被“天理”所压抑的东西,而是与“理”尖锐对立。 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真是一刀两断语。(寄达观) 诸

11、公所言者性,我所言者情也。,二、汤显祖的至情说,汤显祖与李贽: 二人都主张文学要描写世俗的自然情感 在创作过程上, 李贽强调本心的直接发露 汤显祖则强调作家的艺术经营与灵感 情感的艺术表现并不等于情绪的自然发泄, 而是一种细致精微的精神劳动。,第三节 公安派与竟陵派,在晚明文学革新思潮中,提出系统的文学理论观点,并开创新的诗文创作风气的作家群体是公安派。 袁氏三兄弟,即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公安派之后,文坛上影响较大的诗文流派是竟陵派。竟陵派因创始人钟惺、谭元春均为竟陵人而得名。,袁宏道,一、袁宏道与公安派的文论,公安派又称“性灵”派 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

12、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袁宏道叙小修诗 ) “性灵”说 更强调个体意识的觉醒,主体精神的解放 不拘格套 强调摆脱文学创作上的清规戒律,不以古法为法 与“独抒性灵”的内容要求一致,(一)提倡革新与创造,反对因袭模拟,公安派提出主“变”的文学发展观: “世道既变,文亦因之” 夫物始繁者终必简,始晦者终必明,始乱者终必整,始艰者终必流丽痛快。其繁也,晦也,乱也,艰也,文之始也。如衣之繁复,礼之周折,乐之古质,封建井田之纷纷扰扰是也。古之不能为今者也,势也。其简也,明也,整也,流丽痛快也,文之变也。 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也,亦势也。张、左之赋,稍异扬、马。至江淹、庾信

13、诸人,抑又异矣。唐赋最明白简易,至苏子瞻直文耳。然赋体日变,赋心亦工,古不可优,后不可劣。若使今日执笔,机轴尤为不同。何也?人事物态,有时而更;乡语方言,有时而易;事今日之事,则亦文今日之文而已矣。(与江进之),(一)提倡革新与创造,反对因袭模拟,“法因于敝而成于过” 夫法因于敝而成于过者也。矫六朝骈丽饤饾之习者,以流丽胜,饤饾者,固流丽之因也,然其过在轻纤。盛唐诸人以阔大矫之,已阔矣,又因阔而生莽,是故续盛唐者以情实矫之;已实矣,又因实而生俚,是故续中唐者以奇僻矫之;然奇则其境必狭,而僻则务为不根以相胜,故诗之道,至晚唐而益小。有宋欧、苏辈出,大变晚习,于物无所不收,于法无所不有,于情无所不

14、畅,于境无所不取,滔滔莽莽,有若江河。今之人徒见宋之不唐法,而不知宋因唐而有法者也。如淡非浓,而浓实因于淡。然其弊至以文为诗,流而为理学,流而为歌诀,流而为偈诵,诗之弊又有不可胜言者矣!(雪涛阁集序),(一)提倡革新与创造,反对因袭模拟,“法因于敝而成于过” 新旧文学的继承与扬弃是文学发展的具体途径 “法因于敝”:新文学之法为了纠旧文学之弊而形成 “成于过”:新文学兴起后,容易矫枉过正,又会暴露新的矛盾,需要更新的文学来矫正它。 袁宏道深刻地揭示了文学发展中新旧转化的矛盾运动规律,认为历代诗风的变化正源于此。,(一)提倡革新与创造,反对因袭模拟,“各极其变,各穷其趣” 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

15、则必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叙小修诗),(二)强调抒发真情,不拘形式法度,真情发自于真人的自然之性,包括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 袁宏道所论情性与传统的道德规范格格不入 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善为诗者,师森罗万象不师先辈。法李唐者,岂谓其机格与字句哉?法其不为汉、不为魏、不为六朝之心而已,是真法者也。

16、(叙竹林集),(三)崇尚审美趣味,力求摆脱知识义理的束缚,自然之趣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叙陈正甫会心集),(三)崇尚审美趣味,力求摆脱知识义理的束缚,新奇之趣 独有适世一种人,其人甚奇,然亦甚可恨,以为禅也,戒行不足,以为儒,口不道尧舜周孔之学,身不行羞恶辞让之事,于业不擅一能,于世不堪一务,最天下不紧要人,虽于世无所忤违,而贤人君子则斥之惟恐不远矣。弟最喜此一种人,以为自适之极,心窃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