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缓解民警心理压力的思考文章二篇

上传人:李****8 文档编号:91947910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如何缓解民警心理压力的思考文章二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关于如何缓解民警心理压力的思考文章二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关于如何缓解民警心理压力的思考文章二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关于如何缓解民警心理压力的思考文章二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关于如何缓解民警心理压力的思考文章二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如何缓解民警心理压力的思考文章二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如何缓解民警心理压力的思考文章二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如何缓解民警心理压力的思考文章二篇关于如何缓解民警心理压力的思考文章二篇【篇一】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监狱警察作为国家刑罚的执行者,特殊的工作环境、较重的工作任务、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等因素加重了监狱警察的心理负担,使得监狱警察较易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监狱警察的队伍建设。本文探讨了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干扰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的压力源,提出了监狱警察心理健康教育与维护的措施,对于提高监狱警察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五个过硬”监狱警察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键词:监狱警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监狱警察作为政法战线的一支中坚力量,在惩治

2、违法犯罪行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大局和谐稳定起着很大的作用。身处特殊行业,一名合格的监狱警察除了要拥有强壮的体格之外,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这种心理健康的状态既是保持良好的心理卫生、维护人际关系、调解适应环境的需要,更是依法履职、打造“五个过硬”监狱警察队伍的坚强保障。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监狱警察承受着超乎其他公务员的工作负荷和心理负荷,较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现状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1 马立骥.监狱警察心理压力调查与健康维护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2012(8):117监狱警察是指秉承“惩罚与改造相结合,

3、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依法从事狱政管理、刑罚执行、教育改造等罪犯管理工作的人民警察,其本质是代替国家实行阶级统治职能的实际执行者,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工作内容单一枯燥、工作环境特殊,人们时常用“守着火山口、背着炸药包”来形容监狱工作。监狱警察人脉圈子狭窄、与社会外界沟通交流较少,导致监狱警察在遭遇心理压力后缺乏排泄渠道,社会支持系统没能及时补足,负面情绪不断积累,时间一长容易滋生精神垃圾。监狱警察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应激使其承受着比常人大得多的心理压力,长期超负荷的心理压力是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 周芳珍、许祖年、石广念、王永芳、雷黎、阮晓晶、覃电泽. 广西监狱警察心理健

4、康状况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5(4): 73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一种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行为的衰竭状态。 王伟、王武、童强.我国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瓶颈与突破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1):53监狱警察在教育改造罪犯的长期过程中耗费大量心血,容易出现情绪性的耗竭,主要特征体现在:对职业发展的前景模糊不清,没能建树起个人发展与监狱事业发展的线性关系,工作缺乏主动性,得过且过、作风不实,不能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等等。二是亚健康。亚健康是指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

5、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 董玉整.“亚健康”初探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8(3)监狱警察上班时间长,付出心血多,从身体上和精神上长期处于耗竭状态,容易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情绪明显、幸福指数低、对积极情绪的体验低等等,这些都成为监狱警察心理亚健康的重要诱因。三是角色冲突。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多种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对个体都有一定的角色期待,当这些期待出现矛盾或者个体对过多的角色期待难以应付时,必然会造成角色冲突。 张艳莉、李向花.关于角色冲突的研究概述J.黑龙江史志,2009(2):98监狱警察在工作岗位上扮演着“老师”、“医生”、“父母”的角色,在家庭中扮演着“儿子

6、”、“父亲”、“丈夫”的角色。由于部分监狱警察无法完成角色转换,将工作中“暴力”、“冷峻”、“强势”的心理惯性融入家庭生活中,与妻子、孩子、父母等亲人的沟通中往往以“命令”、“对抗”、“征服”等硬性沟通替代柔性沟通,加剧家庭关系不和谐稳定,同时又将挫败感带入工作中,造成恶性循环。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于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包括90个项目,9个症状因子,采用5级评分(15级),总分为90450分,分数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如果总分超过160分,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者拟有心理障碍。 周芳珍、许祖年、石广念、王永芳、雷黎、阮晓晶、覃电泽. 广西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医药

7、导报,2015(4):72有研究者对海南省120名狱警进行SCL-90问卷调查,发现狱警在躯体化、抑郁、强迫、精神病性等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摸(P0.001),工作岗位不同的监狱警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因子上有差异,年龄不同的监狱警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上得分各不同,年轻监狱警察的心理障碍较为突出。 周芳珍、许祖年.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内科,2014(12):724研究表明,17.5%的监狱警察有明显的焦虑症状,15.4%的监狱警察有抑郁症状,36.17%的监狱警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 施永斌,黄敏,何琼娜.上海市宝山监狱警察心理状况调查J

8、.精神医学杂志,2009(3):205-206辛勇,冯春,陈幼平.监狱警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224-227虽然上述调查结果有局限性,但毋庸置疑的是,上述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南省监狱警察不容乐观的心理健康状况,高危险、高应激、高负荷的工作环境使其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压力。二、干扰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的压力源分析生态是指一个主体与其周围客体环境之间的互动联系。借用生态系统的概念来分析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主体是监狱警察,客体是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压力源头、心理适应等等,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心理健康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输入端输入“压力源”,经过系统的

9、调适处理,输出端输出“心理反应”。如果监狱警察能够处理好“压力源输入心理调适”之间的关系,则心理健康生态系统良好运行,否则导致系统失调。心理健康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如下图所示:如何维持心理健康生态系统平衡是一个核心命题。总体上看,干扰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的压力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押犯结构复杂,履职能力不足全面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客观需求与监狱警察工作能力滞后的矛盾,构成了监狱工作的基本矛盾。新形势下对监狱警察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方面,监狱押犯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罪犯文化程度从低文化、低水平向高学历、知识型转变,犯罪类型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呈现出形势严峻和种类繁杂的特点,短刑犯、

10、涉黑犯、涉毒犯、职务犯、“累惯犯”的比重不断上升,罪犯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病危犯、“三无”犯、顽危犯的教育改造难度不断提升,监狱警察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逐渐加重;另一方面,监狱警察的履职能力并没有呈线性相关提升,部分监狱警察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步伐,依赖老经验去处理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存在“不想管、不敢管、不会管”的尴尬现状,出现了本领恐慌现象。而“累惯犯”熟悉了监狱的改造环境和管理手段,总结了反改造经验,行为散漫、拉帮结党、抗拒改造,改造与反改造的矛盾不断激化升级,加重了监狱警察的心理焦虑。(二)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较大“监狱警察是 8小时的待遇,12小时的工作量,24小时的责任。” 王

11、伟、王武、童强.我国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瓶颈与突破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1):53监狱工作任务繁重,令监狱警察疲惫不堪。一是工作时间超长。大多数监狱警囚比例没达到司法部规定的18%的标准,警力严重不足。基层一线监狱警察长时间、超负荷工作,除了完成值带班工作以外,还要完成个别教育谈话、业务台账、应急处置、参加会议、理论学习、应付检查等各项工作,每天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个小时。同时,在“值备休”的轮班模式下,监狱警察节假日休息的福利没能得到落实,作息时间不规律,导致监狱警察身心俱疲。二是工作量庞大。人们时常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基层工作。监狱业务台账多,管教干事集常规的值

12、带班和额外的业务工作于一身,包组民警还要对所包管的罪犯完成劳动定额、遵守监规纪律、思想情绪波动的各种情况了如指掌,在高压环境下重复着单调乏味的工作,更容易引起职业倦怠。海南省新成监狱曾由政治处牵头组成调研小组,在半年的时间里多次深入基层和科室调研,整理出205项400余本台账,经过与省局业务处室反复沟通论证,经删繁就简,最终优化成5类业务工作台账模板123项。由此可见,事无巨细的巨大工作量耗费了监狱警察大量的心血。三是“一票否决”的失责追究制度加重监狱警察的心理负担。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是实现监管安全“四无目标”,在“无罪犯脱逃、无非正常死亡、无狱内重大案件、无安全生产事故”目标的高压下,监狱警

13、察在履职过程中倍加小心防范安全生产事故、聚众打架斗殴、突发疾病救治、重大传染病疫情、罪犯自杀等事件,使监狱警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时常处于“强应激”的工作状态。只要出现一次工作失误,监狱警察的职业生涯和晋升通道可能意味终结,情节严重的甚至要面临法律的制裁。(三)职业环境特殊,社会地位较低施恩( Edgar HSehein,1973) 认为职业生涯分为外职业生涯与内职业生涯,其中外职业生涯指经历一种职业的通路,包括招聘、培训、晋升、解雇、退休等各个阶段; 内职业生涯指更多注重于取得的成功或满足于主观感情以及工作事务与家庭义务、个体休闲等其它需求的平衡。 孔春梅、杜建伟.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综述

14、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5):5监狱警察的执法环境较为特殊,其晋升的空间亦是非常有限,一系列因素使得监狱警察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可持续现象非常严重,主要体现在:一是执法环境较为封闭。监狱的功能定位使得其相对于其他行政系统较为封闭,监狱警察不允许携带手机进入监管区域,监管场所的电脑也无法通过互联网与外界沟通,这就意味着监狱警察一旦进入工作场所,就与外界切断了信息、资源、人际方面的联系,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容易引起情绪衰竭。二是职业成就感低。教育转化罪犯需要软硬兼施、因势利导、多管齐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造时间长,改造难度大。尤其是顽固犯、危险犯、累惯犯、严管

15、犯等特殊罪犯像是一颗不定时炸弹,对其教育改造堪比马拉松,战线拉的长、投入精力多、收效不明显,严重拉低了监狱警察的职业成就感,使其个人价值一时无法体现。三是社会地位较低。历史因素、体制短板、权力范畴、经济保障等因素造成了监狱警察当今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认同度低。 戴韶华.监狱警察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J.中国监狱学刊,2010(6):110因缺乏沟通导致职业孤独,因环境封闭导致社会误解,因警力不足导致交流机会较少,监狱警察经常把自己归为“二线警察”,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存有较大的失落感。三、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维护措施今年4月份,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全国政法队伍建设

16、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完善干警带薪休假、定期体检以及心理咨询、疏导和危机干预机制,缓解他们因长期处于应急、对抗等工作状态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针对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对策研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与维护的策略十分有益。(一)自我调适压力俗话说的好:“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终须心药医”。因体制短板、职业环境、押犯结构等因素形成的压力源在短期内无法消除,因此监狱警察要增强心理健康卫生意识,提高自我调适能力,掌握心理调适技巧,才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一是正确对待压力。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自尊需要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左富兴、朱小艳. 浅析警察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与提升途径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6(3):104也就是说,监狱警察应正确对待压力,改变对压力的不合理、消极的认知,“允许”压力像空气一样随时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经验/事迹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