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说课稿(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946652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稼先》说课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邓稼先》说课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邓稼先》说课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邓稼先》说课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稼先》说课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邓稼先说课稿 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邓稼先为第三单元的起始课,该单元为“杰出人物”单元,从单元总览的反馈来看,本课为学生自读的“不太喜欢”的课文。备课时,我注意到它的如下特点:、这是大科学家(杨振宁)写大科学家(邓稼先)的非一般的人物传记,涉及近代以来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史,主人公的事迹也许能通过文章概括,精神却很难理解。、作者在思想认识上超乎寻常,对于这样充满正能量的题材,要充分发挥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触动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基于以上分析,在新课标指引下,我有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方法设想:、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努力体观“三个维度”的统一。以思想内容

2、理解带动语言文字的学习,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了解邓稼先的事迹。体会先辈们在研制原子弹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刻苦钻研、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3、仿照央视感动中国栏目方式,假如邓稼先也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我们给邓稼先也写一段颁奖词,赞扬其伟大精神,写作中受到熏陶。三、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教师活动:1.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背景资料、教师准备好感动中国栏目中的三位科学家-黄旭华(核潜艇之父)、于敏(氢弹之父)、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的获奖视频资料。学生活动:资料收集邓稼先、杨振宁、两弹。作家作品简介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我做补充归纳总结。视频教学1. 播放

3、感动中国的栏目中3位科学家的获奖视频。2. 看完视频后,指导学生以这三位科学家的颁奖词为例子学习颁奖词的写法。学生分析-他生点评-教师补充3. 归纳总结颁奖词的写法大笔写意,点明人物事迹-修辞恰当-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精神-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 文本学习1. 指导学生速读课文、勾画出邓稼先的事迹,主要成就。2. 指导学生勾画出文中他人对于邓稼先的评价,结合关键词,了解邓稼先的伟大人格。3. 重点赏析第5、6部分,从杨振宁科学家的角度对于邓稼先的了解和认识,作为同学和朋友对于邓稼先有个人深情的表达。4. 学生自主学习,六人小组讨论并做好记录。 仿照感动中国栏目方式,给邓稼先写颁奖词1. 学

4、生根据颁奖词的写法,给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2. 6人小组交流,选出组内最好的颁奖词。3. 展示,学生点评。4. 教师始终贯穿方法的指导,学生个人写作,学生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学生点评,教师点评。附学生颁奖词展示:1. 上一世纪,我们的祖国黑暗而悲惨,当她任人宰割时,他用一生换得了奇迹般的转变。他有着中国特色的气质,他带领着工作者们,两弹在他手中诞生。他是党忠心的儿子,是祖国永恒的骄傲。2. 许身报国建河山,功勋泽满尽人间。你走了,随着漫天的黄沙走了。二十八年,你隐身埋名默默工作,用生命换来了成功,用坚守赢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你并没有走远,一朵又一朵的蘑菇云会再次为你升起,你的身影,永远留在了罗布泊戈壁滩上。课外拓展 习总书记在2018年的新年致辞中说道:“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这句话在邓稼先和其他科学家身上得到了验证,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去奋斗去赢取幸福。 完成作文有梦就有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