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专题论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946470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学校专题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长学校专题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长学校专题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长学校专题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长学校专题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长学校专题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学校专题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长学校专题论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三涧堡中心小学 潘文秀建立健全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对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社区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纽带。家庭是培养孩子良好心态、健全人格和道德修养的“第一环境”,家长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我们学校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注重结合本校实际,努力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校、社会、家庭

2、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充分挖掘、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共同完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使命。一、关怀未成年人成长,营造社区教育氛围为加强对辖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走进社区,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帮助社区先后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协会、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少儿工作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预防青少年犯罪领导小组等,负责辖区内未成年人社区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定期召开有关未成年人的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学习传达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研究部署全面推进未成年人社区教育工作意见,大力推进未成年人社区教育工作。根据社区未成

3、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教育基地,如:创建办了青少年护绿基地、尊老爱老基地。红领巾书屋、红领巾一条街等,为社区开展教育活动搭建了平台。社区通过基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对未成年进行教育。如,为了使未成年人过一个平安的暑假,社区举办了“防火自救”模拟演练活动;开展了“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工作,组织网吧负责人共同学习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为孩子们打造了网络世界的“阳光地带”,营造了一个洁净的网络空间;开展了以提高环保意识, 抵制白色污染, 从家庭做起,自觉使用布袋子、菜篮子的“绿色小卫士”宣传活动;举办了“群心迎奥运”少儿英语大集;开

4、展了“春意盎然绿社区”护绿实践研究活动、清除小广告的“除癣大行动”等活动。另外,街道党工委为配合教育还积极开展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如才艺展示、纳凉晚会等,深受社区未成年人的喜爱,极大地丰富了社区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吸引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情趣,提升了社区未成年人的整体文明素质。二、创建新型家长学校 构建家校沟通网络我校多年来通过创建新型家长学校,并以此为载体,积极开展工作,在进行了大量社会和家庭调查中发现,当前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配合上出现新的裂痕。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就是家长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很多家长远离家乡来此经商,他们早出晚归地做生意,很少过问孩子的生活、学习等情况,很少和孩子交

5、流思想感情,更很少跟老师进行沟通联系。老师找不到家长,家长学校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出现了断层。针对这一现象,周校长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特别是家庭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家长学校办学模式,开创新的办学思路,创建“空中家长学校”。学校经研究决定,在继续保持我们原来运用家校联络卡,使老师、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的做法基础上,深入挖掘,合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创建“爱心网”。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传递教育信息,并把家长、教师的电话、手机、电脑互相连线,我们称之为“爱心网”。学校

6、、班级都有自己的网页,网页上设有工作计划、学生作品、家教知识、安全常识等,确保“一网在手,日夜相通”。家长不用到校,便知学校事,甚至是学生在校生病吃药、忘带午饭等生活小事,均可通过“空中家长学校”很快得到解决,拉近了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了24小时随时可以零距离沟通。“空中家长学校”的创建给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带来新的机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了更快捷、更高效、更人文化的依托,家长们把它称作“爱心日夜通”。为了办好“空中家长学校”,三涧堡中心小学从2002年开始免费开办“家长电脑培训班”,每期30人,现已培训300名家长掌握了打字、windo

7、ws98、wps2000、上网等电脑基础知识技能。在培训过程中,举办了父子、母子打字比赛;绘画、幻灯片制作;父子、母子上网查询资料等活动。通过培训,很多家庭购买了电脑,家长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空中家长学校”有效帮助家长提高了教育子女的理论和技能。“空中家长学校”的开办满足了许多家长的需求,它以最快捷的传递方式实现家校配合,及时教育转变了不少“问题”孩子。如我校有一位学生生性好动、贪玩、撒谎,经常逃课。有时一早出门,在游戏厅等地逗留一天,家长以为他已到学校,学校以为他生病了。其父母整天外出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无心向学的不良习惯。自从“空中家长

8、学校”建立后,老师、家长随时联系,跟踪教育,使该生有了很大改变,学习、品行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他的父亲说:“以前家长学校我很少有时间来,学校教育情况也很少知道,孩子教育放任自流,自从有了“空中家长学校”,方便多了,我变成了好爸爸,孩子也变成了好孩子。”家长的肺腑之言,肯定了我们的工作成果,激发了我们的工作热情,提升了我们的工作目标。三、以学校教育为龙头 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学校是育人的重地,承担着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肩负着按党的要求团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的政治责任,我们要以学校教育为龙头,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少年观,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

9、不断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扎实有效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1、强化德育内容德育内容的配置和完善是德育目标和要求的具体化。学校紧紧围绕着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结合形势发展的需要,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多角度全方位地设计安排德育内容,并在社会和家庭的协助下逐步强化了四大系列的教育,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礼仪常规为重点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劳动意识、创造意识、环境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超前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以及进取精神、科学精神等现代观念和意识的培养教育,以塑造完美人格为主的心理素质教育。我们坚持

10、德育内容的基础性和稳定性,将四大系列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的生活实践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在自主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做人。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确立远大志向和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2、优化德育方法我们开展德育工作,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坚持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德育工作方法,力争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

11、强其凝聚力和感召力。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选择直观明白、有理有趣、情知合一的教育方法,采取读(有关资料)、听(专题报告)、看(电影电视)、找(名人名言)、访(人或地)、写(读后感或观后感)及画、诵、展、演等形式开展主题活动,寓教育于理性学科的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3、美化校园环境在开展德育工作中,我们在进行显性教育的同时,也注重隐性教育。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我们努力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不断加强校园建设,悬挂名人画像,贴竖校风、班风、学风,坚持每日升国旗,定期出板报,办好红领巾广播站和校刊,为学生提供、推荐优质的书刊杂志,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开阔眼界、提

12、高素质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精神园地,竭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最终体现在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学校以社区和家庭为依托,联合开展活动,通过设立红领巾监督岗,让小交警走上街头执勤,班队干部民主选举、定期轮流任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和自主精神,指导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体验,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辩析和自我塑造,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养主体的品德能力。三涧堡中心小学注重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作用,多年来通过创建新型家长学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区、市、省、国家妇联领导都曾莅临我校视察,并在这里召开

13、过全国家庭教育现场会。校长周顺满同志多次在区、市、省级家庭教育有关会议上发言交流经验。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辽宁省优秀家长学校、辽宁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被中国少年科学院授予“科普基地”、“辽宁省交通安全学校”、“省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省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市中小学眼操先进单位”、“市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市中小学小制作一等奖”、市中小学环境育人艺术化建设先进单位、“旅顺口区文明单位”、“区文化艺术节课本剧一等奖”、“区文化艺术节一等奖”、“街道先进党支部”、旅顺口区教育示范校等光荣称号。2006年我校“爱心网站”被评为区级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工程。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更加坚定了我们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之路的信心,提升了我们创办新型家长学校的意识和水平,推动了我们继续探索家庭教育规律和不断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思想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