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后五张卷子简答论述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946255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概论——后五张卷子简答论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播学概论——后五张卷子简答论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概论——后五张卷子简答论述题(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十一、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强调传播是有意图的施加影响,旨在改变信息接受者的行为。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四十二、拉斯韦尔5W模式对传播研究的贡献是什么?第一次比较科学、详细的分解了传播的过程;把模式中提出的五个环节规定为传播研究的五个领域。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四十三、控制实验法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实验环境的控制,以创造一个“人工模拟环境”;二是对研究变量的控制以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三是对被测对象的控制。四十四、概述“双重行动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该模式在把关研究中的历史

2、地位。由巴斯提出,认为信息流通过程中把关环节虽多但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而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他所说的“双重行动”,其一是新闻采集,其二是新闻加工。该模式对以往把关研究中的麦克内利模式作了修正,宣告了“镜子理论”的终结。四十五、为什么说大众传播的反馈几乎总是延迟的?大众传播的反馈之所以几乎总是延迟的,是由受众和传播者两方面原因造成的。受众难以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把自己的反应传递给传播者,所以他们向传播者表达自己的意见往往是时候的行为;传播着对受众意见的处理往往是迟缓的,根据受众意见对传播行为的调整也是迟缓的。四十六、为什么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大众传播是“最有力的一种社会麻醉品”

3、?大众传播媒介给人们带来的讯息、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人们花费很多时间接受这些信息,自以为已经充分了解了社会,而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这种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活动的虚幻满足,使人们从积极的参与事件转变为消极的认识事件,从而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四十七、概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做一评价。麦克卢汉是加拿大传播学者,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发表了媒介即讯息等著作,提出了新的媒介理论,其主要观点有“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有“冷媒介”与“热媒介”之分,以及“地球村”等。麦克卢汉的理论启示人们将媒介置于

4、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背景中去考察,探索期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提出了另一种研究媒介的方法,激起人们对各种媒介的特点和作用的兴趣。但麦克卢汉的理论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无视内容的意义,这就走向了极端。另外,他的一些基本概念也未作严格的科学界定,常有故作惊人之笔,以致影响了科学性一致性。四十二、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系统的理论框架作为先导;二是研究过程有可靠的控制机制;三是有严格的分析手段;四是得出的结论有良好的复制功能。四十三、以往传播学者对大众传播进行的“内容分析”得出了哪些一般性解释?1、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只是从它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过筛选的抽样,而

5、不是全盘照2、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内容,大量的是娱乐性的,分散了受众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3、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大众传媒不但在内容上力求平易,在形式上也力求简单。四十四、为什么克拉帕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观点被称为“有限效果论”?克拉帕认为,大众传播本身并不是其效果产生的唯一和充分条件,相反,大众传播效果产生于各种中间环节的相互作用中;大众传播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克拉帕的这些观点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所以被称为有限效果论。四十五、什么是“上限效果”假说?艾蒂玛等提出的一种观点,他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是无止境,相反,在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

6、会减慢甚至停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的到来较早。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较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赶上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四十六、批判学派是怎样看待大众文化及其与大众媒介关系的?请概述其主要观点,并谈谈你对这种批判的看法。批判学派认为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谓“大众文化”既不是大众创造的,也不是大众真正需要的,尽管在形式上,所谓“大众文化”不断花样翻新,但本质上无不带有大工业“批量”生产的特点。而且在接收过程中,大众必须强迫自己在一次次雷同的程式中活动,其结果是使人在被动的接受中痴呆化。鉴于此,批判学派主张废弃“大众文化”的提法,代之以“文化工业”的术语

7、,并认为,如果他能称为文化,那也只能说是“媚俗”文化。关于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的关系,批判学派认为,大众文化的泛滥与大众媒介有密切的关系。大众媒介一方面出于商业动机而对大众文化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大众媒介本身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的现象,即在文化上担当着异化潮流的吹鼓手。四十七、“培养分析”研究为什么特别强调电视在社会成员形成“共识”中的作用?因为在从事培养分析的研究者看来,电视除了具有媒体共有的一些特点之外,还具有以下五种独特的优势:1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人们接触电视的时间最长;2人们观看电视不需要具备接触印刷媒体所必须的识字能力;3电视是一种视听兼备的媒体,对人们具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4

8、人们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他们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予以区别;5电视能广泛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电视的上述这些优势,使得他发挥着历史上其他媒体从未有过的威力,在社会成员形成共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四十一、简述传播学诞生的条件。一是主观条件,即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二是客观条件,即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传播职业化,传播的作用于影响凸现;前一个条件是科学背景,后一个条件是媒介背景,二者结合催生了传播学。四十二、在传播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有哪些长处和局限?长处:1、内容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息,所以能真实的表现信源的特征;

9、2、内容分析的研究内容来源方便,所需研究费用较低。局限: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做出某一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四十三、简述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1、个人权利高于一切;2、认识有理性的,可以凭借理性辨别真理和谬误;3、真理只有通过各种意见的自由而公正的竞争才能产生和发展。四十四、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中心论点。1媒介即信息;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3、媒介有冷热之分;中心论点是媒介即信息。四十五、为什么说魔弹论是错误的?魔弹论是一种唯意识论,他对传播过程做了简单的描述,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四十六、传播媒介的议程是怎样设置出来的?首先取决于媒介内部的信息采集和加工过程。有三个因素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的取舍:一是媒介填充版面或时间的要求,二是媒介的宗旨、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三是社会文化规范;其次取决于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他们通常采用两种手段进行信息操作:一是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见解,二是以私下放风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现代媒介之间的激烈竞争大大加剧它们对这些信息源的依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