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91945774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0-16 Mg-24 P-31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氧 B洁净的空气 C汽水 D水泥砂浆【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只有氧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

2、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B错;C、汽水中含有水、碳酸、添加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黄砂、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A。【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D、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考虑。【解答】解:A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错;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错;C、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故C错;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四个氢原子:H4 B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C硫酸根离子:SO4-2 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

4、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四个氢原子表示为4H,错误;C、硫酸根离子表示为SO42-,错误;D、此图是氯离子结构示意图,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焚烧废弃塑料可以减少污染C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D必需元素摄入过量有利于人体健康【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已有的环境保护的知识、金属防锈的措施以及化学与人体健康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错误

5、;B、焚烧废弃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C、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生锈,正确;D、必需元素应该适量摄入有利于人体健康,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下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B图1实验相关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b管内的气体可作燃料C图2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所得液体的pH小于7D图3、图4实验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所得液体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

6、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前氢元素、氧元素化合价分别是+1、-2,反应后分别是0、0,b管内的气体是氧气,不可作燃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所得液体的pH小于7,该选项说法正确;D、图3、图4实验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所得液体均显碱性,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

7、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某干粉灭火器的填充剂中含有磷酸二氢铵(化学式为NH4H2PO4)。已知23.0g磷酸二氢铵加热完全分解得到固体物质X、5.4g水蒸气和3.4g氨气。固体物质x既不能燃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料 B用磷酸二氢铵灭火既可降低温度,又可隔绝空气C固体物质X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中固体物质X与氨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

8、】解:A、磷酸二氢铵中含有营养元素磷元素、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该选项说法正确;B、用磷酸二氢铵灭火时,生成的水蒸发吸热,生成的固体能够隔绝氧气,因此既可降低温度,又可隔绝空气,该选项说法正确;C、固体物质X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说明固体物质不是单质磷,因此是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氧化物,该选项说法正确;D、五氧化二磷质量:23.0g-5.4g-3.4g=14.2g,该反应中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与氨气的分子个数比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

9、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7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 + 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关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点剩余固体是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B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和MgOC图中ab间任一点(不包括a、b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D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

10、CO2的质量为(12.0-x)g【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根据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生成了水蒸气,固体的质量要减少;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放出了二氧化碳气体,固体的质量要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生成了水蒸气,固体的质量要减少;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放出了二氧化碳气体,固体的质量要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由此可知:A、图中a点剩余固体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是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故A说法正确;B、由图象可知,生成水的质量为:12.9g-12.0g=0.9g若碳酸钙完全分解,则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说明了

11、碳酸钙没有完全分解,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MgO、CaO,故B说法错误;C、图中ab间任一点(不包括a、b两点),说明了氢氧化镁没有完全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故C说法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2.0-x)g,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清反应的先后关系,由于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所以氢氧化镁先分解,氢氧化镁分解完后,等加热到高温时碳酸钙分解。8将一定质量的硫酸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盛有锌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2、关于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最多有三种物质B若滤液呈无色,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C滤液的质量可能小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D若滤液中含有硫酸铜,滤渣中可能有两种物质【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解答】解:A、如果硫酸过量,溶液中含有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铜四种溶质,故A错误;B、根据金属活动性优先于硫酸铜反应,后与硫酸反应,最后与硫酸亚铁反应,当溶液为无色时,说明硫酸亚铁已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有硫酸锌一种溶质,故B错误;C、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四个反应

13、都会使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增加,故C错误;D、根据反应的情况,溶液中含有硫酸铜,说明锌完全与硫酸铜反应,滤渣可能为铜和没有反应的氧化铜,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28(4分)多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1)图1为空气成分的示意图,物质B的化学式为 。(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物质B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红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空

14、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回答;(2)根据红磷燃烧反应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回答。【解答】解:(1)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由图1空气成分的示意图可知,物质B是氧气,化学式为O2。(2)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答为:(1)O2(2),化合反应。【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空气的成分、红磷燃烧的反应及反应的特点即可分析解答。29(4分)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1)t3时,KNO3的溶解度为 。(2)将t3时KCl的饱和溶液7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0%的KCl溶液,需加水 g(精确到0.1g)。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 (填字母标号)。A托盘天平 B药匙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3)现有t2时KNO3的饱和溶液m1g和KCl的饱和溶液m2g。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填字母标号)。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降温到t1,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l的质量C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